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利用InCites 数据库选取安徽农业大学ESI的22个学科论文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和计算挖掘出安徽农业大学最有潜力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并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安徽农业大学最有潜力进入全球前1%的ESI学科分别是植物与动物科学和农业科学两个学科。然后从学科结构、学科论文产出能力以及学科影响力等角度深入分析安徽农业大学这两个学科的发展趋势,并为这两个学科早日进入ESI提供决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索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就两种密度(6万及12万基本苗/667m~2)、3种施氮量水平(5、10、15 kg N/667m~2)及其互作对绵杂麦168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密度与施氮量对容重、密度对弱化度、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形成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外,密度与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降落数值、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容重,密度与施氮量对形成时间,施氮量及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弱化度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吸水率与降落数值外,密度为6万基本苗/667m~2的品质性状优于密度为12万基本苗/667m~2的.无论是在低用种量(6万基本苗/667m~2)或者常规用种量(12万基本苗/667m~2)下,绵杂麦168的各品质性状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的趋势,绵杂麦168各品质性状(除吸水率、湿面筋含量外)在施氮量为15 kg N/667m2下都能达到中筋小麦标准.同时对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弱化度与其余品质性状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这五个性状间互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综合考虑用种成本、产量与品质等因素,绵杂麦168的高产优质栽培应在配合其他栽培措施的基础上,以密度6万基本苗/667m~2、施氮量15 kg纯氮/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73.
在大穗型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中首次提出“品种商品性育种”理念,以“矮秆为基础,穗重为中心,抗病为前提,调整株叶型,提高穗粒数”的育种策略为指导,育成绵阳30号、绵阳33号和绵阳35号三个大穗型品种,达到“田间植株有看相,收后籽粒有卖相”的商品性要求,通过品种审定,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86.47万hm2,新增产值9.87亿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本文重点介绍了大穗型品种的选育方法与技术,以及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  相似文献   
75.
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严格地讲,在一定的相对稳定的地质时期内,水土流失受控于两种外力的作用,即涉及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外营力和人类活动.实际上,人类活动并不像地表径流等外营力那样直接参与侵蚀过程的发生,但人类活动的结果使水土流失过程发生了改变,使自然侵蚀过程大大加速.研究表明,在现代地质和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人为活动特别是人为作用造成的天然植被的破坏是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加剧的根本原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速率已由唐代以前7.9%的自然侵蚀速率上升到今天的25%.50年代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53万km~2,1992年公布的遥感技术普查结果是水蚀面积179.4万km~2,40年来已治理53万km~2.也就是说,若不考虑其他原因,40年来以人类活动为主要原因的水蚀面积扩大了79万km~2.因此,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行为是现代加速侵蚀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6.
正脉红螺俗称红螺、红里子、刺螺。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一带。由于其肉肥大、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不断提高。2016年10月-2017年2月,日照市承泰水产有限公司利用冬闲育苗养殖大棚开展脉红螺暂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暂养条件1.暂养场地日照市承泰水产有限公司工厂化育苗养殖基  相似文献   
77.
为了更好地利用四川省区试对照品种绵麦37,对绵麦37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绵麦37的产量变幅为4513.35~5652.75kg/hm2,有效穗变幅为291.75万~342.75万/hm2,最高苗变幅为460.35万~634.65万/hm2,基本苗变幅为191.55万~221.55万/hm2,穗粒数变幅为37.33~48.91粒,千粒重变幅为38.63~47.7g,株高变幅为73.67~93.2cm,成穗率变幅为37.47%~68.56%,生育期变幅为175~188d。除成穗率外,其余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相关分析表明,有19对性状间是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17对性状间是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9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绵麦37的4个主成分的累计百分率达91.34%,其中产量因子的百分率最高(48.61%)。与产量关联系数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数和成穗率,它们对绵麦37产量形成的影响最大。在育种中,绵麦37可以从千粒重和穗粒数方面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8.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突出特点是株高适中,茎秆韧健,耐肥抗倒,穗层整齐,穗子长大方正,穗粒数多;抗旱耐瘠、耐寒性强,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产稳产好,适应性广泛,是小麦高产创建和高产示范的首选品种,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绵麦367和绵麦51的高产潜力,本文重点阐述了两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特点,为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9SB-2.4型牧草补播机适用于轻度、中度退化草场牧草补播改良作业,具有调整简单、使用可靠、保养维护容易、转移运输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0.
程新胜  任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92-1194
进行了乙草胺对烟草生长影响的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乙草胺对烟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同时乙草胺处理的烟苗根系和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比CK低。故乙草胺不能用于防治烟田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