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57篇
  28篇
综合类   557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野败型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室内幼苗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野败型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和一般常规稻种子在一定浓度的A(盐类化合物)、B(酸类化合物)试剂溶液里进行光照培养,利用其色素代谢差异使幼苗鉴定器官芽鞘和不完全叶表现色泽不同而达到鉴定野败型杂交稻种纯度的目的。通过2a与海南和当地正季生产鉴定相比较,结果显示:用本研究鉴定结果与当地正季生产鉴定结果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1(汕优63)和0.9002(协优10号),同时,1a多的生产应用亦表现很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现阶段我国野败型杂交稻种纯度室内鉴定问题而替代海南种植鉴定  相似文献   
22.
在岩心、电性资料基础上,从单井相入手,识别出多种沉积特征,认为勒3区块七克台组属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可分为4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水下溢岸及席状砂,并分析了沉积演化,建立了沉积相模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较好,是主要的储集砂体,而席状砂孔渗较差,连片性不好,是次要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23.
环境再生产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立论的着力点林业发展过程中 ,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森林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国家利益与森林经营者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生态系统恢复和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随处可见 ,上述矛盾相互交织已经严重影响到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影响到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持与改善。因此 ,综合采取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所带来的矛盾和困难已经刻不容缓。其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理顺和协调森林所有者、经营者与受益者的利益关系 ,为林业发展提供稳定的…  相似文献   
24.
以太钢为例,论述了钢铁企业小型绿地的成因,和小型绿地在工厂绿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小型绿地设计及建设中应当注意和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4 0、3 15和 1 11倍 ;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根 茎比分别为 0 1992、0 193 1、0 1673、0 3 5 75和 0 2 680。这可能是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杉木对地下营养空间激烈竞争的一种适应现象。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相似文献   
26.
普通木麻黄抗逆无性系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室内初步筛选出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普通木麻黄12个无性系的基础上,在木麻黄青枯病重病区长乐县大鹤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从中进一步选择出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平20—4、P10—33、501、601、701,其平均死亡率分别仅为7.2%、8.0%、0.8%、15.4%、6.4%,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从总体考虑,选出的5个抗性无性系中,最佳是501,其次是平20一4。  相似文献   
27.
用岭估计研究以RS和GIS为基础的森林郁闭度估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估计(LS)及岭估计(R)原理,利用平均残差平方和准则,从样地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中,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筛选出影响郁闭度估测的主要信息。在分析LS估计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岭估计建立郁闭度估测方程。实例分析表明,当在影响郁闭度估测的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岭估计比LS估计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从拟谷盗虫尸中分离到一株对鞘翅目害虫光肩星天牛幼虫毒杀作用明显的Bt菌株Bt886。幼虫死亡率高达 6 0 % ,存活者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经过晶体形态特征和杀虫谱分析 ,初步确认该菌株属于cry3类。比较cry3类基因的保守序列 ,利用一对cry3特异引物成功地从Bt886菌株中克隆到了一段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GEM -T载体上。测序分析发现该片段与cry3Aa1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确定来自毒蛋白编码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该菌株的质粒上。  相似文献   
29.
分别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和最佳线性预测方法预测了泡桐属植物的育种值。结果表明,根据亲缘相关距阵对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结果没有显著影响:数据量较大时,可用小区平均值取代单株值,同时也可用最佳线性预测代替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预测育种值;预测育种值与真正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与预测育种值之间的方法或误差方差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可用前者作预测育种值的精度指标。通过比较毛泡桐种源所预测育种值之间的方差和误差方差可以得出:在对研究材料评选时,最佳线性预测比最小平方估算法具有优越性,但当重复数大于5次,每个小区内的植株多于6时,这两种预测方法的精度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0.
福建柏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福建柏 (Fokieniahodginsii)是柏科 (Cupressaceae)福建柏属的唯一种 ,为我国特有的第一批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因其生长较快、材质较好、栽培管理较容易、病虫害较少 ,因此是值得推广的优良用材树种 (杨宗武等 ,1 998;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 ,1 983;高兆蔚 ,1 994)。近年来 ,福建柏作为珍贵建筑材树种和抗逆性强的造林树种已越来越被重视 ,在南方各省区已成为杉木二代更新不可多得的好树种 ,推广前景广阔 (盛炜彤等 ,1 992 )。因此 ,开展福建柏的遗传改良研究 ,选育优良的遗传材料供生产推广应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笔者从 1 998年开始进行福建柏优树选择、子代测定等工作。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仅有少量有关种源试验苗期阶段的报道 (曾志光等 ,1 998;侯伯鑫等 ,2 0 0 0 ;郑仁华等 ,2 0 0 1 ;杨宗武等 ,2 0 0 1 ) ,而对优树子代测定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 999年 1 0月中旬至 1 1月上旬 ,对 1 998— 1 999年在福建省和湖南省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