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89篇
  210篇
综合类   1231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413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81.
接种用松材线虫分离种群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10月以来开展了“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育种技术的开发”的项目工作,为选拔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树,确保接种用的松材线虫虫源,对松材线虫分离种群的繁殖、致病力和增殖能力作了研究。对不同地区采取由松材线虫致死的19棵当年枯死木样品,用贝曼漏斗法从中分离出19个松材线虫分离种群,在25℃条件下,成功培养16个分离种群。在2a生黑松苗上进行接种,测定松材线虫的致病力。55d后在野外试验区的感病率为26.1%~97.6%,大棚试验区的感病率为84.4%~100%,野外与大棚内的加权平均感病率差20%以上,显示出松材线虫致病力由气温增高和土壤干燥而增强。分别对16个分离种群以相同的接种头数在PDA培养,其繁殖面积的快慢不同;以大量繁殖为目的,在同量的小麦培养基中以相同的接种量,各自的繁殖量也不同,每培养皿的繁殖量为98万~176万头。根据试验结果,选用致病力最强、繁殖力较强的广朱3B松材线虫分离种群作为接种用松材线虫的接种虫源。  相似文献   
82.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适应性报告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1974~2000年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省漾濞、永平、昌宁等地进行引种试验和扩大引种试验表明,该树种生长量以第7年最大,金华和绍兴品种结果多,产量高;山站2号和兴林13号各项丰产指标均低,株产量少;结实大小年明显,金华品种为2年一周期,绍兴为3年;与原产地浙江相比,品质较好;在中亚热带生长和开花结实表现很好。美国山核桃与国内外在良好管理条件下的产量和质量基本相同,适宜于云南省栽培。从而为云南省增添了一个新的经济林木树种,填补了核桃分布下限没有好的油料干果树种可供发展的空白。  相似文献   
83.
3种阔叶树育苗技术及苗木生长规律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闽楠,蓝果树,东京野茉莉的育苗试验,研究苗木生长规律,掌握生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4.
辽东地区森林可被燃物载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辽东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调查,搞清楚了一些常见的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平均载量情况,同时对油松人工砘林、落叶松人工纯林和天然阔叶杂木林3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型,按不同林分密度、林龄、坡向和坡位等因素,进行地被可燃物载量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辽东中、北部地区载量大于辽东南部地区;林分密度和林龄愈大,则载量愈高;南坡载量大于北坡,北坡最小;坡位愈高,则载量愈小。  相似文献   
85.
扭角羚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报告四川省野生扭角羚自然生存过程中致病性细菌的检测及生物学特征。试验对发病死亡扭角羚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及分离,对分别从肝脏、脾脏和肺脏分离得到的4株优势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rDNA分子鉴定,判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这4株菌对供试小白鼠均有致病性。测其LD50,分别为2.9×107、2.9×107、4.5×107和1.1×108 CFU/只。4株分离菌对供试的先锋霉素等敏感,对阿米卡星等中度敏感,对红霉素等耐药。推测这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导致扭角羚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 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 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出高产抗性强的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联合体玉米区试的10个品种进行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病害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0个品种对茎基腐病和穗腐病的抗性总体都强,对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总体都弱;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名第一的太育184对茎基腐病为高抗,对穗腐病为抗性,对大斑病为中抗,综合抗病性好;综合排名第二的RF1915的玉米产量最高。在玉米选育时要综合考量,选育出适合地域种植的最佳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8.
研究林药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Jack)Benth.]外植体的消毒方式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与不同组培方式对猴耳环组培苗生根及成活的影响,筛选出猴耳环外植体最适宜的消毒方式是先用75.00%乙醇处理1 min,再用5.00%的次氯酸钙溶液处理25 min,萌芽率能达70.00%;最适宜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IBA 0.40 mg/L+NAA 0.10 mg/L,在该浓度下传统组培的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70.30%及92.20%,无糖组培的生根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100.00%及99.90%,最佳的种植基质体积配比为河沙+泥炭土(1∶1)和黄心土+河沙+泥炭土(1∶1∶1)。用无糖组培方式进行猴耳环苗期生根,比传统组培生根率更高,根系更发达,更适合进行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9.
对在陕西省和安徽省审定的冬小麦品种西农109进行栽培技术措施探索,为其在关中地区乃至黄淮南片冬麦区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于2018-2020年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地农作物试验示范基地开展,通过探索不同播期、播量以及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对冬小麦西农109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调控影响,综合分析得出:10月10日播种、157.5 kg/hm2的播量与144~168 kg/hm2氮肥水平栽培措施更适宜西农109小麦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90.
类胡萝卜素是园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次生代谢物和色素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高价值的天然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一直是园艺植物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的差异是造成园艺植物色泽和营养成分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是进行定向改良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已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代谢通路上基因的启动子和编码区变异是造成类胡萝卜素代谢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变异遗传机制的研究策略、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变异类型及变异对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