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 研究黄淮西部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对气候环境条件的响应,探讨气象因子与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黄淮西部高粱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不同间作系统对糜子光合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筛选适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糜子与绿豆最佳间作模式,以期为糜子高产高效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2018年连续2个作物生长季,在陕西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设置4种间作模式,包括2行糜子间作2行绿豆间作(2P2M)、4行糜子间作2行绿豆间作(4P2M)、4行糜子间作4行绿豆间作(4P4M)、2行糜子间作4行绿豆间作(2P4M),单作糜子(SP)和单作绿豆(SM)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糜子绿豆间作系统下糜子地上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地下土壤水分分布和利用效率,分析糜子产量效益。【结果】 与单作糜子相比,间作处理使开花期糜子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2.9%—13.5%、5.0%—32.3%、1.3%—6.3%和2.1%—8.7%,2P4M和2P2M处理使其达到最大值,提高了糜子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糜子//绿豆显著增加糜子旗叶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L)及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使其间作糜子增强对光能的捕获和转化能力,减少无效的漏光损失和热量损耗,提高对高光的利用能力。间作复合系统降低糜子土壤含水量,且中层(60—140 cm)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上层(0—40 cm)与下层(160—200 cm),这与复合群体作物根系深浅搭配具有直接关系。间作有利于提高糜子的水分利用效率,2年间2P2M、4P2M、4P4M和2P4M处理平均分别比单作增加11.5%、2.3%、20.8%和30.1%,促使水分利用最大化;间作处理下的糜子生物量和产量也显著上升,4P2M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增加6.7%,2P4M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增加36.8%,增产效果明显,且间作绿豆作为劣势作物产量降低幅度较小,所创造出的土地利用率最大。【结论】 糜子与绿豆间作能够增强糜子地上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延缓叶片衰老,同时改善西北旱作农业区糜子地下土壤水分利用环境,提高农田土地和水分生产力。2P4M间作模式具有最高的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优势,适合于西北旱作农业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数据和实践参考。将90只黄羽肉杂鸡随机分成3组(I组、II组、III组),I组饲喂基础日粮,II、III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mg/kg和1 000mg/kg黄芪多糖,试验期42d。结果显示,II组与I组相比,能显著改善半净膛率(P0.05)、胸肌率(P0.05)以及红度(a*值)(P0.05)、黄度(b*值)(P0.05)、滴水损失(P0.05)和烹煮损失(P0.05);III组与I组相比,能显著改善屠宰率(P0.05)、半净膛率(P0.05)、胸肌率(P0.05)、腿肌率(P0.05)以及红度(a*值)(P0.05)、黄度(b*值)(P0.05)、pH值(P0.05)、滴水损失(P0.05)、烹煮损失(P0.05);III组在胸肌率、腿肌率以及烹煮损失方面显著高于II组(P0.05),在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以及红度、黄度、亮度、pH、滴水损失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500mg/kg和1 000mg/kg黄芪多糖均能够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且1 000 mg/kg的添加剂量显著优于500mg/kg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MEDPH奶牛乳头专用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消毒试验、现场消毒试验及同类产品的对比试验,测定了其杀菌效果。实验室消毒试验表明,MEDPH奶牛乳头专用消毒剂使用液(含有效碘0.04%)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01%(使用液4倍稀释)、0.01%(使用液4倍稀释)、0.02%(使用液2倍稀释);最快有效时间为15s,杀菌率达99.99%,杀灭指数大于10 4。现场消毒试验表明,该消毒剂使用液对奶牛乳头表面细菌杀菌率达99.99%,杀灭指数大于10 4,且对奶中乳头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对比试验表明:其杀菌效果和使用效果均优于"碘伏",与"滴宝"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对乌蒙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将120只乌蒙乌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的复方中草药。结果显示,Ⅰ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增重、腿肌率、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日均耗料量、料肉比、胸肌红度(a*值)、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增重、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pH均显著提高(P0.05),日均耗料量、料肉比、胸肌与腿肌红度(a*值)、胸肌黄度(b*值)、胸肌亮度(L*值)、胸肌与腿肌滴水损失率、胸肌蒸煮损失率、胸肌与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增重、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日均耗料量、料肉比、胸肌红度(a*值)、胸肌蒸煮损失率、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能改善乌蒙乌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提高乌蒙乌鸡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最适添加剂量为0.1%。  相似文献   
76.
利用鱼类种群调研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在甬江溪口段收集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个体样本,研究该区域宽鳍鱲种群的年龄组成、性比、个体大小以及繁殖力等种群结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甬江溪口段宽鳍鱲种群由3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为优势年龄组;雄性个体中2龄组占雄体总数的55.5%,雌性个体中的2龄组占雌体总数的63%;(2)宽鳍鱲全长(L)的分布区间为7.0~14.0 cm,8.0~12.0 cm的个体占总数的87.83%;(3)体重(W)分布范围为4.0~36.0 g,其中体重5.0~13.0 g的个体占总个体数的72.75%;(4)根据不同性别(性别难辨、雌、雄、群体)拟合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关系式:W_(ui)=1×10~(-4)L~(2.4917)、W_♀=2×10~(-5)L~(2.9337)、W_♂=3×10~(-5)L~(2.8471)和W=4×10~(-5)L~(2.8035);(5)雌雄个体比例127∶238与理论值1∶1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重量法计数得出种群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平均值为(2 850.39±2 107.49)粒,分布区间为532.00~13 717.89粒,其中1 000~3 000粒占绝对优势(65.12%);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54.39±234.47)粒/cm,分布区间74.93~1 541.34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平均值为(363.73±178.55)粒/g,分布区间为91.25~1 027.56粒/g;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地区间宽鳍鱲种群结构和繁殖力的异同。  相似文献   
77.
78.
为了推进工厂化芽苗菜生产的发展,探索芽苗菜周年稳定供应的途径,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升单位面积产量,特采用国外引进的工厂化芽苗菜生产设备,探索荞麦芽苗菜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经过反复试验,形成了标准化的荞麦芽苗菜周年生产流程;在保证荞麦芽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光、水、气等因素需求的同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对浸种催芽、人工补光、生产周期等指标进行了反复的试验与优化,总结出播种前遮阴晾干种子表面水分,播种后第4天用含有远红外(FR)光谱的LED灯组对芽苗进行补光照射,以及荞麦芽苗菜每茬生产周期为8 d,全年可生产45茬以上等技术标准,取得了荞麦芽苗菜全年产值超900万元、年效益超90万元的可观业绩,实现了芽苗菜周年生产、稳定供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79.
罗艳 《花卉》2020,(8):238-2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林业成为了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林业本身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理念,需要实现各方面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林业质量。新形势下,林业的发展对其相关的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最好途径,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林业本身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对其创新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0.
在动物防疫中,基层防疫一直是作为重难点而存在的,但是在实际的基层防疫中往往面临着重重阻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有效性,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