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了近年来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及我国学者评估的案例,对森林碳汇评价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摘要:2009年引进“天红2号”苹果,4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天红2号”苹果在贵州省威宁县生长良好,抗性强,易管理,花芽形成好,早果丰产,果面光洁,品质优,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晚熟苹果品种,适合在威宁县及类似气候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花器官性状的影响,以避雨栽培“布鲁克斯”和“萨米脱”2个甜樱桃品种花器官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观察记录各开花物候期并测定统计不同时期花蕾长度和直径、每株植株开花数量、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数量和比例、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等的长度。结果表明,在贵州中部,避雨栽培使甜樱桃各开花物候期提前了3~10d,开花持续天数增加了3~4d;花蕾长度和直径均显著增大;每株植株开花数量和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显著增多,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器官显著减少;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长度等均显著增大。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的花器官性状有明显影响,可提高开花数量和花器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贵州中部4个甜樱桃品种在避雨栽培条件下光合特性,为解析其成花结实障碍和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3年生‘萨米脱’、‘布鲁克斯’、%20‘美早’和‘黑珍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i)、空气相对湿度(RH)、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空气CO2浓度(Ca)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避雨栽培环境中PAR、Ta、RH、Ca和Ti日变化幅度变小,而且PAR、Ta和Ti在中午明显低于露地,Ca中午高于露地,RH在早晚高于露地。避雨栽培下4个大樱桃品种中午期间的Pn均较露地栽培条件下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大樱桃光合特征对避雨栽培因品种差异而响应不同,在露地栽培条件下,4个大樱桃品种Pn均呈现“单峰”曲线,而避雨栽培下‘萨米脱’、‘美早’和‘黑珍珠’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布鲁克斯’仍然是“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较露地提前。气孔限制因素是导致光合“午休”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避雨对贵州中部大樱桃光合特性有明显影响,尽管光照不足是影响贵州中部大樱桃成花结实的重要限制因子,但与光照相比,水分对于大樱桃成花结实影响更大,避雨是解决贵州中部大樱桃成花结实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樱属Cerasus种质的分子标记,利用樱桃LTR引物和ISSR引物,筛选REMAP引物组合,建立了适合樱桃的REMAP标记的技术体系,并利用该标记对来源地基本上为贵州省内的40个樱桃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适宜樱桃的REMAP-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系25μL,MgCl2 2.0 mmol/L、Taq酶0.75 U、引物0.4 mmol/L、模板DNA 10 ng、dNPT 0.4 mmol/L;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检测效果最好。利用上述体系筛选出10对REMAP引物组合,扩增出234个位点,平均多态性比率是92.29%。聚类分析显示,以相似性系数0.69为阈值,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即33种贵州地方栽培品种聚为一类,玛瑙红樱桃与4种野樱桃聚在一类,"红皮"樱桃与"青皮"樱桃聚在一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为了阐明我国西南高海拔区域苹果光合作用对光强度和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后续深入开展该区域苹果光合特性研究提供参考,筛选适合该区域苹果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_2响应的模型。【方法】以‘黔选2号’‘黔选3号’‘嘎拉’‘蜜脆’‘红星’5个品种苹果叶片为试材,进行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_2响应的测定,并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拟合,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模型(M-M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合-CO_2响应曲线拟合。【结果】光合-光响应中,气孔导度的变化影响蒸腾速率的变化,5个品种苹果叶片的光合速率均对强光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其他影响因子相同的情况下,CO_2浓度可能是生产中的实际限制因子。光合-CO_2响应中,5个品种苹果叶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表现为同步变化,但气孔导度的变化并未影响胞间CO_2浓度的值,胞间CO_2浓度的值呈线性增加。在CO_2浓度满足光合作用底物消耗的情况下,光合有效辐射是苹果叶片发挥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在拟合不同品种苹果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CO_2响应曲线的模型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效果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心苹果的品质特征,旨在明确贵州高海拔区苹果糖心现象形成特点和机制,为糖心苹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黔选3号苹果为试材,比较贵州高海拔区4个发育时期(果实膨大前期S1、可采成熟期S2、食用成熟期S3和生理成熟期S4)果实品质指标,以及果实糖心组织与非糖心组织的糖组分含量、矿质元素和山梨醇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并对果肉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分析。【结果】苹果果实纵径和横径在S1~S3时期显著增加(P<0.05,下同),S3时期较S1时期分别增加22.37%和22.67%;S1时期无糖心形成,S2时期后56%以上的果实均有糖心,S3和S4时期的糖心果率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糖心指数差异显著;果实糖心果率和糖心指数与采摘时期、单果质量、果实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及果皮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去皮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S2~S4时期糖心组织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低于非糖心组织,而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非糖心组织,其含量是非糖心组织的1.10~1.92倍;S2~S4时期糖心组织中SDH活性呈波动降低的趋势,仅S3时期糖心组织与非糖心组织差异达显著水平,非糖心组织中SDH活性也逐渐降低;SOX活性在非糖心组织呈降低趋势,S2~S4时期糖心组织与非糖心组织间均差异显著;成熟果实糖心组织中Ca含量显著高于非糖心组织,是非糖心组织的1.80~2.79倍,K含量除S4时期外,也表现为糖心组织含量高于非糖心组织;Fe和Zn含量除S4时期外,糖心组织含量均低于非糖心组织;Mg含量除S2时期外,糖心组织含量均高于非糖心组织;Cu含量在糖心组织和非糖心组织中均呈下降趋势,但糖心组织Cu含量低于非糖心组织;生理成熟期果实糖心组织和非糖心组织细胞完整,未出现细胞组织破碎现象;2016—2018年9—11月昼夜温差18.43~23.34℃。【结论】贵州高海拔区域苹果成熟期昼夜温差大,叶片输送的山梨醇不能及时转化,从而在果心部位大量积聚,是导致糖心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品质优良的品种(系),为贵州省威宁县苹果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引进贵州省威宁县种植的10个苹果品种(系)(编号Z1~Z10)果实的单果重(T1)、果形指数(T2)、去皮硬度(T3)、可溶性固形物(T4)、可滴定酸(T5)、固酸比(T6)和果实色泽[L*(T7)、a*(T8)、b*(T9)]9项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联合DTOPSIS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10个苹果品种(系)中,单果重、去皮硬度和固酸比指标最小均为Z9(16-112),但其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0.60%;单果重、果形指数、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L*值最大分别为Z3(2-14)、Z1(东71-31)、Z5(秦脆)、Z8(8-31)、Z5(秦脆)和Z9(16-112)。9项果实品质指标的权重值排序为可溶性固形物>去皮硬度>固酸比>果形指数>单果重=a*>可滴定酸>L*=b*。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灰色评判值(Gi)排序为:Z5(秦脆)>Z2(南39-66)>Z1(东71-31)>Z4(147)>Z7(39-134)>Z8(8-31)>Z10(92)>Z3(2-14)>Z6(秦蜜)>Z9(16-112)。D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与理想品种接近度(Ci)排序为:Z5>Z2>Z1>Z10>Z3>Z7>Z4>Z6>Z8>Z9。2种评价方法排名趋势线吻合度较高,在分析过程中均涵盖9项果实品质指标信息,具有可靠的统计学基础,其中Ci值差异大于Gi值差异;通过2种方法的比较建立苹果品质评价预测模型:Y=0.09T1+0.11T2+0.17T3+0.19T4+0.08T5+0.15T6+0.06T7+0.09T8+0.06T9。【结论】DTOPSIS法对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效果较好,通过权重系数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联合DTOPSIS法评价结果排序前三均为秦脆、南39-66和东71-31,可作为优化项目区苹果品种结构的重点品种(系)。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苹果抗旱资源,采用石蜡切片法测定了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CTR、SR、角质层厚度、比叶重、气孔密度、气孔器面积、气孔宽度和保水力等与果树抗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林苹果叶面积最大,叶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值最高,分别为36.87 cm2、233.25μm 和4.03μm;红富士短枝型芽变材料叶面积最小,为22.97 cm2,但比叶重最高,为9.96 mg/cm2;红富士叶片比叶重最低,叶片角质层厚度最小,分别为6.55 mg/cm2和2.81μm,但气孔宽度最大,达3.26μm。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叶片12 h 的失重率为35.10%~47.28%,红富士叶片保水力最差,而王林苹果叶片保水力最强,其抗旱力为王林>天红2号>红富士短枝型芽变材料>红富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