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38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从区域与城市两个尺度水平 ,对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城市景观进行研究认为 :在大尺度水平上 ,区域景观生态特征对城市景观特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而城市景观强大的功能流对区域景观产生干扰作用。城市景观的空间扩展与演化 ,既受区域景观特征的影响 ,也是区域景观演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在小尺度空间上 ,景观功能区、景观斑块与廊道的格局与功能 ,对城市景观格局动态以及维持城市景观多样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利益追求下形成的景观文化 ,将深刻地影响到区域与城市景观演化的方向与过程。  相似文献   
2.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近年来由于气候、人类开发资源等自然和人为原因 ,使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升高。选定年降水量、年均温、蒸发量等 8个指标 ,定量评价各县 1 970 - 2 0 0 0年的脆弱度状况 ,结果表明榆林、延安两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 ,脆弱度存在空间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时间段上的波动幅度不大。陕甘宁老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不稳定性 ,对外界干扰较敏感。  相似文献   
3.
210国道榆林至陕蒙交界段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分析榆林至陕蒙交界段生态环境对公路及公路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公路建设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对公路建设前后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状况进行了预测 ,最后提出水土保持与防沙护路的方案。结论是 :只要把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该公路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很小的 ,而且 ,由于公路建设本身的需要所采取的防沙护路措施 ,会使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更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榆林沙区湿地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出榆林沙区湿地保护利用研究对策,根据榆林北部毛乌素沙区湿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本着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处理好工业开发区生态化生产与湿地保护利用的关系;注重污水排放控制与维护水质;进行湿地保护与水土保持,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新春  屈雷 《家畜生态学报》2007,28(5):76-78,85
对榆林市不同生态环境下散养鸡的寄生虫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发现鸡寄生虫14种,隶属8科10属,其中外寄生虫6种,分别属于3科5属,鸡内寄生虫8种,分别属于5科5属,其中线虫5种,绦虫3种,吸虫1种.分析了各类虫种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及优势虫种,并对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鸡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在调查寄生虫感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榆林沙区自然环境恶劣,植被稀少。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不仅要应用乡土树种,还要引进外来优良树种,以丰富榆林市的树木资源,使绿化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而如何将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协调应用是关键所在。只有在保护好乡土树种资源的同时,有原则、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引种,使之不发生生物入侵,才是正确的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沙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积极开发榆林沙漠旅游资源,有利于全面推进榆林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榆林沙漠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榆林沙漠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北地区榆林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榆林市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雯  张雄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4):213-217,222
[目的]揭示膜下滴灌(MG)、露地滴灌(DG)、沟灌(GA)、交替隔沟灌(JG)、漫灌(CK)5种灌溉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榆林沙区的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4年田间试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水分生产率计算方法。[结果](1)MG处理的春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其他灌溉方式。在各生育期,MG处理的春玉米株高、茎粗和叶片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DG,GA和JG,且显著高于CK(p0.05);(2)在整个生育期,MG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灌溉方式,且显著高于CK(p0.05);(3)MG处理的春玉米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其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同其他4种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是榆林沙区玉米生产中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25-28
<正>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全区12个县(市),总人口321万,农业人口283万,总土地面积4.36万km~2.榆林地区以长城为界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8%,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9mm.区情特点是:经济相对落后,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资源极为丰富,是国家重点开发、可持续利用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