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甘宁老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近年来由于气候、人类开发资源等自然和人为原因 ,使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升高。选定年降水量、年均温、蒸发量等 8个指标 ,定量评价各县 1 970 - 2 0 0 0年的脆弱度状况 ,结果表明榆林、延安两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 ,脆弱度存在空间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时间段上的波动幅度不大。陕甘宁老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不稳定性 ,对外界干扰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安组砂体展布与隐蔽油藏分布是加快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陕北斜坡宁条梁-乔沟湾地区延安组延91油组为例,利用岩芯、露头、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斜坡带曲流河沉积微相展布与砂体分布规律,应用地质综合评价法,预测与评价了有利目标。结果表明,该区延91油组主要有曲流河河道、河漫滩和决口扇等3种沉积微相,发育多条主河道,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砂体厚度4~20m,呈条带状分布,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基本一致,在纵向上连续性好,而在横向上连续性相对较差,河道砂体孔隙较发育,渗透率较高;Ⅰ类目标2个,预测含油面积为22.91km2,地质储量为903×104t;Ⅱ类目标5个,预测含油面积为57.47km2,地质储量为2654×104t;Ⅲ类目标7个,预测含油面积为103.28km2,地质储量为3545×104t。砂体这种分布模式对预测隐蔽油藏分布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曲流河河道砂体带上寻找隐蔽油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延安精神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精神支柱,用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出把延安精神作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重要内容,加强延安精神的研究与宣传工作,让延安精神走进校园,并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以延安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方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3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填埋、焚烧+填埋、堆肥+填埋)进行优选。针对延安市区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城市特征以及方案论证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别从技术、经济、环境、管理、政策等5个层次,选取15个准则作为比选的依据。以选择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案为目标层,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运用三标度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对可以定量的因素直接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各层次间的判断矩阵,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系数向量,并由单因素评价子集建立隶属函数和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各个备选方案的总评分值,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焚烧+填埋法是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承受及社会可接受的最优方案,其次为填埋法,堆肥+填埋的方案可行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延安市城市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建立了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延安市不同类型城市森林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各类型城市森林综合健康指数为0.32~0.82,各类型森林间健康状况差异较大,风景林为良好,防护林、行道树为较好,纪念地、专用绿地为一般,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地较差。城市森林健康水平取决于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目标和技术,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改良森林群落结构,是改善和维持城市森林健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改进后刘纪远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别从总体评价、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时间序列研究等3个方面对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显示:总体而言,2007年全市及其各区县土地利用程度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方面,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出纬度和垂直分异规律,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经度分异规律,且随...  相似文献   
7.
50年来延安市县域经济差异发展变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着重研究了延安市 5 0年来区域经济差异发展变化的趋势。文章从两个方面 ,即全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状况与市内各县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状况 ,分析了延安市 1 95 2年— 1 998年区域经济差异的特点。研究表明 5 0年来延安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为显著 ,呈现出快速、非均衡发展的特点。这主要与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最后 ,文章探讨了针对延安市县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的调控 ,使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而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延安市现有树木进行调查和整理,并对其观赏价值和在城市绿化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开发利用乡土树木资源不仅可改善延安城市生态功能,而且是实现园林地域特色性、创造延安独特景观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地市级城市延安的旅游市场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旅游形象设计已成为区域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优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和形象设计等分析方法,在对延安市旅游业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延安市的旅游市场形象定位,提出了神圣、神秘、神奇,成功、胜利,黄文化等特色理念;构建了视觉、行为识别系统;并对延安市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角度探讨延安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 ,计算分析了 1 95 2~ 2 0 0 1年延安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1延安市的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 ,是延安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延安市的综合承载力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 ,并且保持着下降的趋势。3延安市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4针对上述问题 ,应采取调控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资源、控制人口增长等对策 ,以推进延安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