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副梢处理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以3~5年生赤霞珠葡萄(CabernetSauvignon)为试材,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副梢处理:只留顶端1个副梢、副梢绝后处理、花序以上反复摘心、副梢全留。2年的结果表明:副梢全留(所有副梢全留2~3片叶反复摘心)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高。因此,相对多留副梢叶片,改善了叶幕叶龄结构,提高了果实品质,有利于枝梢成熟。  相似文献   
2.
400班氟硅唑乳油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昌黎县十里铺乡耿庄村进行。该地葡萄白腐病常年发生较重。试材为赤霞珠葡萄,篱架栽培,树龄4年,株距0.5m、行距2.5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两季葡萄花色苷的组分差异。【方法】以成熟期‘赤霞珠’冬果和夏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检测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并监控不同发育期浆果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赤霞珠’冬果果粒质量小于夏果,但果皮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夏果;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共检测到17种花色苷,而夏果中检测到16种;成熟期‘赤霞珠’冬果果皮中的花色苷总量及大多数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赤霞珠’冬果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酰化修饰及甲基化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结论】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与夏季相比,一年两收栽培区南宁下半年较长的光照时间、较少的极端高温(≥35℃)及更为干燥的气候是酿酒葡萄冬果成熟度高、花色苷总量及稳定花色苷含量都显著高于夏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南宁地区下半年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酿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4.
曹翠 《农村科技》2015,(4):32-33
<正>一、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最佳药剂,为药剂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对3种供试药剂进行小区试验。二、试验条件1.防治对象及供试作物防治对象为葡萄霜霉病,供试作物为酿酒葡萄赤霞珠。2.环境条件试验地设在玛纳斯县试验站,土壤肥力中上等,历年作物长势良好,按当地中高产酿酒葡萄栽培措施管理。葡萄于2011年定植,2013年667米2沟施尿  相似文献   
5.
冯文华  代红军 《北方园艺》2016,(13):104-106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对组培快繁中的取材部位、消毒方法、不同激素用量、是否带叶继代培养等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以半木质化,0.1%升汞溶液消毒8min的茎段接种,成活率高,污染率低;并且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蔗糖20g·L~(-1)+琼脂7g·L~(-1)。  相似文献   
6.
曹芳玲 《北方园艺》2016,(19):152-156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生长的优质"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终止发酵法,研究了酿造低醇甜红葡萄酒的关键工艺技术。结果表明:酿造低醇甜红葡萄酒,原料达到技术成熟度的含糖量为218.3g·L~(-1),总酸含量为6.6g·L~(-1);酿造最优参数为原料在18℃低温浸渍60h;发酵温度控制在25℃;有效抑制酒精发酵的SO2浓度为200mg·L~(-1),温度降至0℃;明胶澄清葡萄酒的最佳使用量为60mg·L~(-1);葡萄酒感官综合分析平均值87分,B级酒,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7.
以三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通过控制灌溉量,以黎明前叶片水势(ψb)反映胁迫程度,设置无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3个处理,研究了'赤霞珠'葡萄新梢基部(叶1)、下部(叶2)、中部(叶3)、中上部(叶4)、上部(叶5)叶片的糖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以期明确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不同叶龄叶片糖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中度水分胁迫处理下,葡萄新梢不同叶龄叶片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处理前期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处理中后期还原糖含量高于对照组;重度水分胁迫处理下,葡萄新梢不同叶龄叶片蔗糖含量低于对照组、还原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在处理前期,叶3~5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后期各叶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低于对照组;中度水分胁迫可以提高叶3~5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而重度水分胁迫降低了不同叶龄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水分胁迫可以提高叶3~5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不同叶龄叶片蔗糖合成酶(SS)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中度水分胁迫有利于不同叶龄叶片糖分的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调查了2012—2014年昌黎产区酿酒葡萄"赤霞珠"霜霉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在昌黎产区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出现,7—8月是发病高峰期;对葡萄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和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温度、降雨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对葡萄霜霉病发生影响较大,昼夜温差和日照时数对该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赤霞珠葡萄着色后,每隔3d取样测定其浆果品质,结果表明:赤霞珠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采收延迟不断上升,且在10月12~15日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21.9%~22.5%);色素含量随着采样期的延迟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在10月9日达最高峰(6.25单位/g);维生素C含量呈"低—高—低"的倒"V"字的变化趋势,9月27日达到峰值,以后又逐渐降低;出汁率在9月21日最高,到9月27日迅速下降,10月3日以后变化比较平稳,但均在80%以上;单宁含量在9月21日至10月30日波动较大,从9月30日至10月6日的变化比较平稳,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在河北省昌黎地区,赤霞珠葡萄的最适采收期为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厂形叶幕形赤霞珠葡萄果实苹果酸的积累代谢规律,为葡萄有机酸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厂形树形的基础上,设置对照直立形叶幕及2种高度的厂形叶幕,检测赤霞珠果实成熟过程苹果酸等有机酸的变化及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厂形叶幕与直立形叶幕相比,降低了果域环境温度0.8℃与1.5℃.厂形叶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