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6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善E1级胶合板用UF胶粘剂预压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氧化淀粉在树脂合成后期、API在调胶时加入分别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改性UF对胶合板预压强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比改性后胶合板的预压性能和改性后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API量的加大,胶合板的预压性能得以提高;而氧化淀粉改性后则随着量的加大,一定范围内胶合板的预压性能得以提高,加入量继续加大后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剂在刨花板表面的分布状况,胶的分布越均匀,胶合面积越大,胶合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就越好。在目前刨花板生产中,胶液大多以液流形式施加,再通过刨花之间及刨花与拌胶机简体之间的强烈摩擦,使胶液分散到刨花板表面上。采用这种施波方式,胶液的分散度受到了一定限制。发泡树脂胶,由于发泡,其体积一般为未发泡时的2~6倍。施加发泡胶,将大大增加刨花的胶合面积,有利于减少用胶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还可以以骨架形式填充刨花之间的空隙,制造出低密度刨花板。发泡树脂胶从发泡方式讲一般可…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脲醛树脂包覆水性涂料微胶囊,并将微胶囊按不同质量分数加入水性涂料中,研究不同微胶囊质量分数对木器表面水性裂纹涂层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微胶囊芯壁比分别为0.30、0.45、0.60、0.67、0.75,加入水性裂纹涂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4.0%、7.0%、10.0%、13.0%、16.0%,结果表明:微胶囊芯壁比为0.67时,微胶囊分散均匀,粒径在3μm左右,呈粉末状,包覆效果最好。当微胶囊加入面漆的质量分数为4.0%时,漆面性能较好,附着力为二级,光泽度在60°下为10.9,抗冲击力为15 kg·cm,色差为1.0,硬度为H,对微裂纹愈合程度较佳。  相似文献   
4.
涵虚 《国际木业》2012,(7):53-54
哥伦比亚林产品公司在2012创新设计大赛中以其无甲醛的PureBond技术成果荣获了国际木材产品协会(IWPA)的创新设计奖。这项获得了环保奖励的技术使用大豆蛋白取代传统的脲醛树脂来制造装饰用阔叶材胶合板。  相似文献   
5.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囊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探讨了影响微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优化了微囊化条件,并就其与毒死蜱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乳液(SMA)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总体系的2.5%),乳化条件为1 500 r/min搅拌30 min,60 min内调节体系pH值至2.5,反应后期升温至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毒死蜱微胶囊外形较好,平均粒径为8.9 μm,分散系数为0.182 6,包封率高达99.54%。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乳油和微胶囊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初始LC50值分别为2.05和 3.02 μg/mL;而在自然环境中放置32 d后,乳油对该虫的毒力下降较快,LC50值为100.23 μg/mL,而微囊悬浮剂毒力仍保持较高水平,LC50值为15.63 μg/mL。表明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兼具速效性高和持效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状态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及其配比、不同分散乳化时间、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以聚丙烯酸钠(PAAS)和苯乙烯-马来酸酐(SMA)按4∶ 1(质量比)混合作乳化剂,1 500 r/min搅拌,分散乳化60 min,酸化90 min,50℃固化90 min作为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的优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 μm左右、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包封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7.
黏度是脲醛树脂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黏度的控制对脲醛树脂的使用具有直接影响。从胶合板用脲醛树脂的特性出发,以终摩尔比为1.05的配方进行树脂合成,通过对脲醛树脂终点黏度和使用过程中的黏度进行研究,得到了适合胶合板的终点黏度和脲醛树脂的合理使用黏度。  相似文献   
8.
中温合成PVA缩甲醛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用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同时介绍了中温合成PVA缩甲醛改性脲醛树脂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脲醛树脂固化剂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多组分复合型固化剂研制的初步结果。该复合型固化剂除NH4Cl组分外,尚含有木材表面活化剂A、甲醛清除剂B和其它助剂C。其中表面活化剂A通过提高木材与胶粘剂之间的交联程度而提高胶合强度,同时该表面活化剂也有助于提高树脂固化速度;甲醛清除剂B可进一步降低板材甲醛释放量;助剂C可提高热压过程中板坯芯层温度,这对提高热压效率和提高胶粘剂固化程度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辊筒涂饰法适用于小型木制件,但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有一定曲率凹面的木制件通常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及辊筒涂饰的工艺做了初步的尝试,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