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40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涛 《甘肃农业》2020,(2):22-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解决农业短腿、农村短板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2.
泾河近30年来污染日趋严重。通过分析泾河下游枯水期可降解污染物的自净特征,建立了河流点源捧污和侧向污染物均匀补排条件下的水质衰减模型,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求自净特征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上海白莲泾河段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取黄浦江南码头上1个断面和白莲泾上的3个断面,于每月大、小潮当日采集各断面水样,获得了该河段的各项水质指标。2007年10月,白莲泾河道断流,泵闸工程实施。根据监测结果,以DO、BOD5、CODMn、TN和TP为指标参数,利用标准类别指数评价法对建闸工程施工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发现:TN、TP是白莲泾河段的最主要污染指标,TN的权重系数均超过40%,甚至50%,均为劣Ⅴ类;TP的权重系数均超过10%,甚至30%,其含量是地表水Ⅳ类标准的0.8~5.6倍。总体上,白莲泾河段3个站点的水质劣于黄浦江站点,而施工前水质优于施工后。施工前,大潮期白莲泾河道IV类水比例为29%,较小潮期(8%)高出21%。建闸施工后,大小潮期间出现劣V类水的比例分别为87%和88%,潮汐对白莲泾河段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的泾河流域植被覆盖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快速、准确的获取流域植被覆盖状况信息是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的重点。以MODIS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泾河流域各个子流域的植被覆盖程度进行了对比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各个子流域的植被覆盖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北部的环江、东川、蒲河等子流域植被覆盖程度普遍较低,需要重点保护;流域东南部的汭河、达奚河、三水河、城固河、四郎河、干流区等子流域的上游局部山地植被覆盖比较好,但广大的下游黄土丘陵区植被覆盖中等,破碎化严重。且退化植被呈零散状广泛分布,应成为流域植被建设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泾河流域土壤侵蚀现象及其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泾河系黄河的一大支流,共对于黄河全年流量与输砂量的影响至大且巨,因此黄河本流的除害兴利工作,势不能与泾河的除害兴利措施以及泾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相分割。1954年春为了有系统的了解该流域的自然环境、目前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况与其发展规律等,以便拟定合理开发计划起见,特组织綜  相似文献   
6.
据对泾河流域“2003·08”暴雨进行的调查,在此次暴雨中,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蓄水保土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梯田,其蓄水、保土效益分别是80年代以前梯田的1.63倍和1.40倍;人工林草当覆盖度大于40%时即有明显的蓄水保土效益,且效益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淤地坝的蓄水拦沙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的泾河流域日蒸散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散发是陆地水分和能量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遥感数据与传统蒸散发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泾河流域2006年3—10月日实际蒸散量进行动态模拟,并利用LAS站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遥感的P-T方法估算地表实际蒸散发可获得较好的效果。2)泾河流域蒸散发空间上,总体趋势为"南高北低;东西两侧山区高,中部平原低";林地蒸散量最高,其次为农田,最低的是草地。3)时间上,泾河流域蒸散发呈单峰型分布,7月、8月份的蒸散发量最高。4)月均气温、月降雨量和月均植被指数与月均蒸散发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8,0.5,0.7左右,表明温度、降水和植被是影响泾河流域蒸散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探讨泾河上游地区植被耗水的变化情况,利用泾河上游4个典型站点近45 a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日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对ETo的日、月、年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ET0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泾河上游ET0的日均值和月均值与大气温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与风速的相关程度最低,ET0日变化和月变化均呈现为相似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夏季7月份.近45年来,只有隆德ET0年值呈显著性增加,其他站ET0年值变化不明显.固原的夏季,隆德的冬、夏、秋季的ET0呈显著性变化,其他站各季节变化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柴继弢  张瑞成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105-106,116
分析了泾河较大支流、干流水量沙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平均降水量变化较小,径流量、输沙量衰减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金秋,500亩的成熟玉米犹如挡在泾河岸边的青纱帐,把泾河两岸遮了个严严实实。 9月28日,一台玉米收割机游弋在“青纱帐”中,杀出一条路来.不到一个上午,10余台汽年顺着这条路装载着粉碎好的玉米秸秆和成熟的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