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83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林业   1492篇
农学   2483篇
基础科学   666篇
  1675篇
综合类   15967篇
农作物   1955篇
水产渔业   1184篇
畜牧兽医   8462篇
园艺   2928篇
植物保护   395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573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800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573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1819篇
  2013年   1809篇
  2012年   2591篇
  2011年   2745篇
  2010年   2295篇
  2009年   2557篇
  2008年   3310篇
  2007年   2337篇
  2006年   2310篇
  2005年   1909篇
  2004年   1096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3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晓鸣 《中国饲料》2021,1(3):151-151
饲料添加剂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初期,基于动物营养理论和饲养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提高动物的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饲料添加剂不再局限于微量营养素,逐渐扩展到酶制剂、生物添加剂、功能性寡糖、生物活性肽、核苷酸、甜菜碱、有机微量元素等新型饲料添加剂,这为饲料的配制研发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马蓝高产栽培方法。[方法]收集云南、贵州马蓝与四川芦山县马蓝对比,并从种植密度、栽种期和追肥方面开展研究。[结果](1)芦山县马蓝在株高、茎基直径、叶长、叶宽、分枝数、产量和含量上优于云南、贵州马蓝;(2)种植密度以30cm×40cm为宜;(3)适宜栽种时间为9月~11月;(4)三次追施复混肥40kg/亩、50kg/亩、50kg/亩,马蓝产量高。[结论]在9~11月,采用30cm×40cm的密度种植,并于3月底4月初、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分别追施复混肥(尿素:复合肥=1:1)40kg/亩、50kg/亩、50kg/亩,芦山县马蓝能够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4.
5.
为探讨主干形核桃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基础,选择8年生主干形新温185核桃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氮肥与甲哌■耦合模式,研究其对核桃品质和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整个生育期内核桃结果枝节间增长长度在同等氮肥条件下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成熟期A2B3处理下核桃节间增长长度出现最低,为0.43 cm。在核桃的4个生育期内均出现随土层的深度增加而土壤含氮量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油脂转化期20~40 cm土层土壤含氮量均低于同期对照,在16.31~34.03 mg/kg范围内变化。A2B3耦合处理下核桃果实三径、单果质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均高于对照,而单宁含量却最低,为1.19%。甲哌■的喷施浓度为800 mg/L、氮肥施入水平为3 271.73 kg/hm~2时,可显著提高核桃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6.
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有效评价土壤氮素含量可以促进配方施肥的发展。提出主成分分析、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PCA-Attention-LSTM)来监测土壤的氮素含量。采用PCA(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影响土壤氮含量的关键影响因子,降低模型向量输入的维数,利用注意机制突出预测中的关键输入特征。在Keras深度学习框架的基础上搭建PCA-Attention-LSTM的网络模型,实现对未来2 h土壤氮含量的精监测。最后,以黑龙江省依安甜菜养植基地的数据对土壤氮含量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与RNN等其它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的效果更好,基于PCA-Attenlion-LSTM网络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119、0.020、0.156。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可以应用于土壤氮含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深松结合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不同器官钾含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常规旋耕(T_1,CK)、深松(T_2)、深松施用有机肥(T_3) 3个处理,测定了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成熟期不同器官的钾含量。结果表明:T_3处理的玉米茎钾含量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均为最高,其中大喇叭口期指标值与T_1处理差异显著,而在收获期低于其他2个处理但差异均不显著;叶片钾含量全生育期始终高于T_1处理、低于T_2处理,其中与T_2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在灌浆期指标值明显高于T_1处理;苞叶钾含量始终低于T_1处理,与T_2处理相比灌浆期较高、收获期较低,但差异均不显著;轴钾含量在灌浆期最高、收获期最低,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灌浆期和收获期玉米子粒钾含量均最高,且与T_1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灌浆期指标值也明显高于T_2处理。综合分析认为,深松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前期各器官尤其是玉米子粒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8.
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统计分析土壤氮、碱解氮、磷、有效磷、氧化钾、速效钾等的含量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加以研究,最终开展研究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氮和碱解氮在研究区内以丰富为主,且两者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高达0.85,可能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磷及有效磷在区内主要表现为较缺乏-缺乏,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人为活动有关;氧化钾在区内分布主要表现为较丰富-中等-较缺乏3种,呈正态分布,孤峰河两侧分布差异明显,速效钾在区内零星分布,特征不明显;区内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以三级(中等)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45%.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根据商品肉鸡肉小鸡的营养需要,用米糠粕作为载体,配制5%预混合饲料,满足肉鸡需要的钙、磷、氯化胆碱和氨基酸(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如下处理:处理1,添加复合维生素(不包衣);处理2,添加复合维生素(包衣);处理3,在处理1(不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处理4,在处理2(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试验结果表明:①30 d时,包衣维生素组的VD含量显著高于不包衣组(P0.05),VB_1的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可提高2.7%;而VA、VE、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复合微量元素组的VD和VB_1含量显著低于不添加组(P0.05),而VA、VE、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0 d时,与不包衣维生素相比,包衣维生素组的VA和VE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VD、VB_1、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②相对值比较分析表明,包衣维生素组的VA、VD、VE、VB_1和VB_2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添加微量元素后,VA、VD、VE、VB_1和VB_2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③随着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VA、VD、VE、VB_1、VB_2和VB_6的存留率均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包衣维生素30 d和60 d时VA、VD、VE、VB_1、VB_2和VB_6等的存留率均高于不包衣组;添加复合微量元素后,预混料30 d和60 d的VA、VD、VE、VB_1、VB_2和VB_6等的存留率有所降低。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呈降低趋势,而维生素包衣后,其含量和存留率提高,稳定性更好;添加微量元素后,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均呈降低趋势,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