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75篇
  162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21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向慕萨莱思基酒中加入枸杞、玫瑰花、藿香、杏干四种辅料,测定添加辅料后慕萨莱思中的黄酮含量及感官评价得分,研究单一添加及复合添加对慕萨莱思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慕萨莱思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结合黄酮含量和感官评价,慕萨莱思中黄酮含量均随四种辅料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单因素试验得出杏干10 g/L、枸杞8 g/L、玫瑰4 g/L、藿香0.4 g/L为最佳添加量,对应的慕萨莱思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30、0.39、0.36、0.31 g/L。随着四种辅料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辅料添加量为:杏干12 g/L、枸杞10 g/L、玫瑰5 g/L、藿香0.4 g/L,此时慕萨莱思中黄酮含量达到0.80 g/L,产品色泽莹润,澄清度高,果香和酒香和谐,典型性突出,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中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8年和2019年4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处理的基础上,用Copula函数构建PCA-Copula评价分析方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测算数据表明,4个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都在0.63以上,且最大值达到0.668,分别高于同期全疆、全国平均水平5.05%、10.15%;主成分分析得出,渠道衬砌率(0.944)、滴灌灌溉面积比(0.746)、作物需水量(0.635)、实际灌溉面积(0.734)等都具有超过60%的正贡献率,而葡萄种植比(-0.586)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0.645)等具有超过58%的负贡献率。利用PCA-Copula分析评估方法得出,作物种植比例和节水灌溉工程状况对十二师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显著(P<0.05),其中葡萄净灌溉定额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42,同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型回归来检验PCA-Copula评价法与熵值法的密切程度,检验结果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87(P<0.05)和0. 52(P<0.001),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适用于研究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多种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与引起梨树褐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等病原菌的有效对靶关系及制定梨树主要病害防治流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叶片法与田间药效方法研究新型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的毒力、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及其田间有效应用,建立替代梨树主要病害传统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流程技术。结果显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在离体叶片法下对褐斑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5%、30 d防效大于80%、90 d防效仍大于60%,兼治轮纹病菌其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辛菌胺醋酸盐、吩嗪α-2羧酸在离体叶片法下对黑星病防效大于90%且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田间药效验证1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0%、30 d防效仍大于75%。噻肟菌酯、硝苯菌酯、丙硫菌唑在离体叶片法下对白粉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铲除效果大于70%、30 d仍大于60%。丙硫菌唑对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吩嗪α-2羧酸同时对褐斑、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针对梨树主要病害发生期,选用新型杀菌剂替代传统杀菌剂制定防治技术流程,其综合防效达到88.94%。不同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在防治梨树主要病害上的应用,能够降低抗药性产生,同时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草鱼免疫保证有效抗原和防止抗原流失,是免疫成功的关键;组织免疫服务队伍是持久普及推广免疫防病技术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5.
椰心叶甲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椰心叶甲不同虫态发育的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存活率。结果表明,椰心叶甲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08℃,有效积温为966.22℃,在海南省儋州市1a发生的理论代数为4~5代。持续过高温度,如32℃不适宜椰心叶甲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天山云杉人工幼林树冠结构以及树冠结构与林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生物学原理,在确定有效树冠的法础上,通过决定林木能力的树冠特征对其人林分间伐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浙农大A系意蜂生产性能考察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杂交一代蜂群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浙农大 A 系意蜂的产育力、群势增长速度、采蜜量等,与平湖意蜂和澳大利亚意蜂无显著差异或基本一致,但蜂王浆高产性能表现突出,产量比平湖意蜂高19.5%,比澳意高42.5%,而且质量指标符合国家规定和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8.
A function was derived to predict fungicide efficacy when more than one application of a single active ingredient is made to a crop, given parameters describing the dose–response curves of the component single-spray applications. In the function, a second application is considered to act on that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athogen population which was uncontrollable at the time of the first applic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lower asymptote of the dose–response curve for the first treatment), plus any additional part of the population which survived the first application as a result of a finite dose being applied. Data to estimate the single-spray dose–response curve parameters and validate predictions of two-spray programme efficacy were obtained from separate subsets of treatments in four field experiments. A systemic fungicide spray was applied to wheat at a range of doses, at one or both of two times (t1 and t2), in all dose combinations. Observed values of the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 for septoria leaf blotch (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 were used to construct response surfaces of dose at t1 by dose at t2 for each culm leaf layer.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from single-spray and zero-dose treatment data only. The model predicted a high proportion (R2 = 71–95%) of the variation in efficacy of the two-spray programmes. AUDPC isobols showed that the dose required at t2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dose at t1, but the slope of the relationship varied with the relative timings of t1 and t2 in relation to culm leaf emergence. Isobols were curved, so the effective dose – the total dose required to achieve a given level of disease suppression – was lower when administered as two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
有效碳数法研究及其在农药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其所含有的有效碳数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给出了20类结构化合物及其所含有有效碳数的关系,并对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十分接近,利用有效碳数法可以设计农药分析实验方案和无标样的情况下测定农药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重庆市不同规模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对出现的中型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小型灌区的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为重庆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进一步提高,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综合考虑重庆的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根据选定灌区的实测数据,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2017年重庆市不同规模灌溉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采用单因素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灌溉系数的主要因素. 1)通过测算, 2017年重庆市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99,小型灌区为0.487,推算全市为0.495; 2)在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中,当地的节水工程和管理状况所占的比例大于自然因素; 3)中型灌区在节水工程的投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均优于小型灌区; 4)自然因素中,降水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