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6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伪狂犬的重要传染来源。病毒从病猪的鼻液、唾液、乳汁、尿中排出,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的伤口及配种等途径感染。母猪感染后6—7天乳中可排毒,持续3—5天,仔猪经过哺乳感染。妊娠母猪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2.
3.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临床特点是发病速度快,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加快、眼鼻分泌物增多,病情时好时坏,死亡率可达20%。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生长肥育猪的一种新型呼吸道疾病,该病具有多病原性的特征,病毒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病毒(PCV2)、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毒(PR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等;细菌主要有:副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等:还有支原体、弓形体、猪蛔虫等;环境因素包括NH3、H2S、CO2、温度、湿度、卫生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传播较广,病情严重,也较难控制,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的大批死亡.损失严重。现将一起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PCR技术检测猪伪狂犬病毒及其潜伏感染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研究合成了伪狂犬毒糖蛋白gp50基因引笺,该引物能够扩增糖蛋白gp50基因中434-651之间的217bpDNA片段,该片段含 SalI酶切位点,应用引物对几种不同的伪狂犬病毒株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全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本病对猪的危害很严重,引起仔猪的高发病率,成年猪症状轻微,常呈现隐性带毒,成为新的传染源,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动物血清中伪狂犬病病毒抗体,在伪狂犬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的免疫效果上有一定意义.为了有效控制和消灭此病,急需快速、准确、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便于广泛推广应用的诊断方法和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方法.本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以ELISA试剂盒形式能检查出猪血清中伪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方法,以便进一步调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和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毒中和试验的病毒回归试验表明,病毒攻毒液的实际剂量与理论剂量不完全一致.建议在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中增加对病毒攻毒实际剂量范围的规定,以使结果的判定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1对引物从含有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的质粒pNS1上亚克隆NS1基因,将NS1基因插入到中间转移载体pUSK中,获得重组中间转移质粒pUSK—NS1。将pUSK—NS1与伪狂犬病毒Ea株TK/gG/LacZ^ 突变株基因组共转染真核细胞IBRS-2,通过空斑纯化得到了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株TK/gG^-/NS^ 1。经检测,重组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NS1蛋白。该重组病毒可作为猪乙型脑炎和伪狂犬病双价基因工程疫苗用毒株。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猪伪狂犬病毒(PRV)gB抗原检测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侧向层析(LFA)技术,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颗粒大小为31.5 nm胶体金,再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抗PRV gB单克隆抗体10D4,在硝酸纤维素膜的质控带和检测带处,分别包被羊抗鼠IgG二抗和单克隆抗体6E9,组装成LFA方法通用胶体金层析试纸条。经测试,该试纸条最低能检测出1:640倍稀释的,TCID_(50)为1×10~(8.6)/0.1 mL的灭活PRV抗原,并与古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室温干燥密闭的条件下,该试纸条至少可保存10个月。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试纸条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敏感、特异,易于判定,适合基层PRV的大面积普查和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由于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缺乏、或对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原因,使部分伤者未及时就诊、或在接种狂犬病疫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程接种、以及未联合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伤口处理不规范等,都可对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有效性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又称阿氏病,是由疮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犬及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和神经炎为特征。人也可感染本病,但一般不引起死亡。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起犬的伪狂犬病流行病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概况2014年1月17日,平顺县青羊镇张井村某村民来电说该村死亡犬20多只,自家和邻居家的犬正发病,要求前去诊治。该病初期体温升高40℃以上,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喜转阴暗角落;中期迅速消瘦,食欲废绝,渴欲剧增,狂吠不安,撕咬各种物体,两目惊恐,对呼唤无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