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27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用经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铁染法,测定了二花脸猪血浆转铁蛋白多态类型,分析了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并探讨了猪血浆转铁蛋白多态性与产仔性能和增重速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用剩余初乳代替全乳培育犊牛是近年来奶牛业中的新课题之一。本文通过1986—1987年的犊牛饲养试验,对犊牛的饲料采食量、生长发育、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发酵初乳培育的犊牛与用常乳培育的犊牛相比:(1)耗奶少培育成本低,每头犊牛节约鲜奶415公斤,节省饲料费233.15元。(2)生长发育良好,尤其早期补喂犊牛料,促进了瘤胃的提早发育。(3)抵抗力强、发病率低,成活率高。(4)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对葛根提取物品质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0、2.8、5.7、8.3、10.6 kGy)和电子束(0、2.4、5.1、7.7、10.3 kGy)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研究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能有效降低葛根提取物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5.1 kGy时,葛根提取物均达到《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需氧菌总数为103 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102 CFU·g-1);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7.7 kGy时,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降至10 CFU·g-1以下。此外,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未检出。2种辐照方式均对葛根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特征峰的相似度达到1.0,且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0.5%,表明2种辐照方式对葛根提取物指纹图谱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葛根提取物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种辐照方式均不会对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产生显著影响,不影响葛根提取物的有效性及质量稳定性。该研究为2种辐照技术,特别是电子束辐照在葛根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灭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种子对大花紫薇生长发育中光合效率的影响,以大花紫薇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0、20、60、100、140、180 Gy)进行辐射处理,测量不同处理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及光合指标的变化,研究其对紫薇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20、60 Gy处理较对照和其他处理叶绿素质量分数更高,更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60、100 Gy处理较对照和其他处理潜在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合效率更好;各时期光合性能指数与综合性能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随时间的增加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60 Gy较其他处理性能指数高。由此得出,60 Gy辐射处理有利于大花紫薇光合色素的产生与积累,较好的增加电子传递效率,有利于光合系统的运转和能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颈静脉灌注精氨酸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3×3复式拉丁方试验设计,选择6头体重、胎次、泌乳期、泌乳量和体况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2头),分别为酪蛋白组(对照组)、精氨酸组(灌注37.66 g/d)、丙氨酸组(与精氨酸组等氮,灌注77.24 g/d);每个试验期为22 d(7 d灌注+15 d间隔),在每个试验灌注期的最后1 d晨饲前采血,测定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精氨酸组的奶牛血清中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白球比、白细胞介素1(IL-1)浓度显著高于丙氨酸组(P0.05),但是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E(Ig E)、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灌注精氨酸能够通过提高血清总蛋白、Ig G及IL-1、TNF-α的浓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泌乳奶牛机体的免疫力和胎儿的被动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velop an assay for the direct measure of porcine 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 (pCBG) and to confirm age-related changes in plasma pCBG concentra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CBG from plasma was perform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HPLC–DEAE anion exchange techniques. Analysis by SDS–PAGE revealed two polypeptides (54 and 59 kDa) having similar amino acid homology (>50%) to previously reported sequences of seven mammalian species for the first 33 amino acids. Porcine CBG (20 ng/well) was immobilized to microtiter plates and standards or samples added along with rabbit antiserum developed against the purified pCBG. Goat anti-rabbit IgG-alkaline phosphatase conjugate was added followed by p-NPP substrate. The resultant color development was read at 405 nm. Intra- and interassay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n=26) of a pooled sample were 10 and 15%, respectively. Age-related changes (P<0.001) in plasma pCBG concentration (n=203) from day 3 through 168 of age confirmed that, in the pig, changes seen in the percent distribution of cortisol among protein bound and free forms around day 28 of age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BG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7.
8.
为阐明DNA甲基化对奶牛乳腺泌乳功能调控的机制,研究了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 Aza dC)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0.1、0.5、1.0、5.0μmol/L的5 Aza dC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处理,用EpiQuikTM DNA methyltransferase assay试剂盒进行甲基转移酶活性检测,采用CASY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SP )技术检测了PPARγ启动子的甲基化特征,qRT PCR法检测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μmol/L的5 Aza dC对奶牛乳腺细胞生长无毒性,处理96 h甲基转移酶活性极显著降低,奶牛乳腺细胞的PPAR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降低,PPARγ表达升高。表明5 Aza dC可降低奶牛乳腺细胞中PPARγ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促进PPARγ表达。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对苋菜种子进行辐射,观测其对苋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实验设计的辐射剂量范围(20-200Gy)内,对苋菜种子有刺激生长的作用,20Gy有利于苋菜种子发芽,60~80Gy有利于苋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棉枯萎抗性定向培育对棉籽球蛋白与棉紫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同源的抗枯萎病品种西农87岱16抗和感枯萎病品种原岱16棉花种子的生化成分及其性质差异.结果表明,抗病性不同的两类品种的种子球蛋白的种类,不同分子量球蛋白的合成比率及次生代谢物棉紫素的含量都有较大变化.本项研究结果支持定向培育法是一种科学的棉花抗病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