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山楂圆柏锈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圆柏锈病病原为亚洲胶锈菌,冬孢子在圆柏属,锈孢子和性孢子在山楂属和梨属树木上。从担孢子产生到性孢子12-20d,到锈饱子35-40d,到冬孢子近2a。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冬孢子17-20℃,担孢子15-23℃,锈孢子10-25℃,各种孢子均在相对温度50%以上和蔽荫或黑暗条件下萌发,直射光,全光抑制萌发,冬孢子胶化充分,6h即可出现担孢子,担孢子在适温适湿时,1h即可萌发,担孢子寿命暂短,活孢子传播距离近,百菌清等药剂喷杀锈孢子和松焦油柴油混液涂圆柏病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山楂黄酮的薄层色谱分离鉴定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山楂(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 major N.E.Br)黄酮类化合物新的薄层色谱分离鉴定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展开剂,利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能使山楂黄酮完全分离。从山楂叶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斑点,山楂果中得到7个黄酮斑点,但二者的斑点不完全相同。与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为展开剂的聚酰胺薄层色谱法比较发现,微乳薄层色谱法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Sporophyll formation in two alariaceous plants, Undaria pinnatifida and Alaria crassifolia , was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 nutrient requirements. The sporophylls of U. pinnatifida formed zoosporangia when they had N and P contents greater than 1.4 kgN/m3 and 0.74 kgP/m3. This indicates that these values are the critical nutrient levels for zoospore formation in U. pinnatifida . In the sporophytes of A. crassifolia , many sporophylls with zoosporangia showed nutrient contents higher than 6.25 kgN/m3 and 1.70 kgP/m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 pinnatifida can form zoospores at lower levels of N and P contents than A. crassifolia . Both species often formed zoosporangial sori on the blades in the late period of each reproductive season. The fertile parts of the blade showed N and P contents higher than the critical levels.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 blades have the capability to form zoosporangial sori if there is a 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s for zoospore formation. The zoospore formation on the blade seems to be accomplished by an overflow of excess nutrients from sporophylls into the blade, or by accumulating sufficient nutrients to form sori even if the sporophylls are not formed.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剂量多效唑对‘敞口’山植进行土施或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其可明显抑制新梢生长,节间缩短,节数减少,叶面积减小,而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明显促进花芽分化而降低座果率。喷施50 ppm 赤霉素一次,可提高座果率但不消除多效唑对营养生长的抑制作用。处理可使果实变小,果形变扁,对果中糖、酸、果胶和 VC 含量无明显影响。讨论了适宜用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楂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属100个品种为试材,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特征与分类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楂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特征与其自然分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作为山楂属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4种山楂初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试验,找出生产上既能获得早期丰产又能保持较长的结果周期的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大面积推广应用以833株/hm2(3m×4m)的林分密度比较合理。为充分利用地力和获得单位面积最大收益,初植密度1666株/hm2(2m×3m),配以疏伐,最后达到833株/hm2(4m×3m)。  相似文献   
8.
山楂在广东省河源紫金县有一定的产业规模,每年推广相当数量良种山楂嫁接苗。文章总结了山楂嫁接苗培育技术,包括砧木培育、嫁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微波辅助提取山楂叶片果胶,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山楂叶片为材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果胶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再采取3因素3水平进行组合设计.[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到的3个因素的最佳水平为:pH l.5,微波处理时间2 min,料液比1∶130 g/ml.通过分析得到了山楂叶片果胶提取率与3个影响因素pH、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极显著,模型拟合较好.最终得到最佳提取工艺:pH为1.87,微波处理时间为2.11 min,料液比为1:124.34 g/ml,果胶提取率的预测值为6.59%.[结论]研究可为工业生产山楂果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裙带菜幼孢子体的营养细胞2n配子体的产生过程及其发育特点、性分化、发育成熟时间,进行了2n配子体间及与正常配子体的杂交,培育出3n、4n幼孢子体。测定了不同倍性幼孢子体的生长。观察到3n幼孢子体的染色体数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