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1985-1986年黄海生态调查收集的胃含物资料,本文建立了胃含物平均重量与鱼体重、体长的关系:W=0.1998S^0.769和W=0.0105L^2.253细纹狮子鱼的主要食物为Ti鱼和脊腹褐虾。食物组成随时间和体长不同而变化。小个体的细纹狮子鱼(〈15cm)提食更多虾类和其它甲壳类。细纹狮子鱼的食物个体较小,一般小于10cm。食物大小随体长变化不大。胃含物内食物的平均个数随体长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兰科野生引种花卉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多年生苗和实生苗采用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SOD先升高后降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羊耳蒜实生苗的抗旱性要强于多年生苗。  相似文献   
3.
细纹子鱼(Liparis tanakae)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已成为黄渤海渔业资源的优势种类之一,并在黄渤海生态系统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生态优势种的种群状况及遗传背景进行了解。根据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辽宁沿海不同体色花纹的细纹子鱼辽东湾群体(n=20)和黄海北部群体(n=34)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为623 bp的COⅠ基因片段,其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3%,32.4%,26.9%,18.4%。在2个群体54 ind个体中共检测得到8个单倍型,其单倍型间遗传差异为0.2%~0.6%。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态性指数分别在0.56±0.06和0.70±0.05、0.001 0±0.000 9和0.001 7±0.001 3之间。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群体间无遗传分化。核苷酸不配对分析表明,细纹子鱼群体在50 000~116 000年前经历了群体扩张。  相似文献   
4.
激素处理与塑料薄膜覆盖对斑竹竹鞭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处理、不同覆盖措施、不同育苗时期、不同土壤质地和起苗留鞭等对斑竹竹鞭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激素15种组合处理竹鞭,与对照相比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ABT2号浓度为50mg/kg溶液处理6 h效果最佳;在4种覆盖措施中,以塑料小拱棚最为经济实用,与对照相比,其成活率提高了40,出笋期提早10d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斑竹埋鞭育苗的较好时期;在4种土壤质地中,以砂壤土埋鞭育苗成活率最高,土壤质地影响育苗效果的主次顺序为:砂壤土、壤土、粘壤土、粘土;起苗留鞭育苗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植物石蜡切片法对北方羊耳蒜的形态解剖学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北方羊耳蒜具有明显的阴性耐旱C3植物解剖特征,叶为等面叶,气孔位于下表皮且形状为四列型;根有吸收和贮存水分的根被结构,并具有气腔,根皮层薄壁细胞中有的具有共生菌丝;茎与鳞茎连接处存在特殊的三生结构。  相似文献   
6.
黄海中南部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波  金显仕  戴芳群 《水产学报》2011,35(8):1199-1207
利用2006年1月—2009年7月在黄海中南部进行的7个月的底拖网调查,采集了体长在18~525 mm范围的细纹狮子鱼样品3 005尾。通过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营养级计算等方法,研究了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结果表明,除3月份外,细纹狮子鱼是各月份黄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重要种类;目前脊腹褐虾仍是细纹狮子鱼的优势饵料生物,而方氏云鳚替代鳀成为其优势饵料生物。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和摄食强度都有显著的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体长是导致细纹狮子鱼摄食习性周年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体长增加,细纹狮子鱼发生了3次显著的食性转换,体长在50 mm从底栖动物食性转换为广食性;大于100 mm转换为底层虾食性;大于350 mm转换为虾/鱼食性。不同体长的细纹狮子鱼归属不同的营养功能群,因此,细纹狮子鱼在不同月份的黄海生态系统中处于不同的营养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解剖了中国产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标本,并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骨骼系统、骨骼肌系统及相关神经,包括围眶骨、脑颅、颌骨、悬器和鳃盖骨、舌弓、鳃弓、肩带、腰带、中轴骨架和奇鳍支鳍骨、尾部骨架的10个部分骨骼,以及颊肌、脑颅与悬器-鳃盖骨间肌肉、头部腹面肌肉、鳃弓肌肉、胸鳍肌肉、腹鳍肌肉、奇鳍相关肌...  相似文献   
8.
秦岭南坡北桑寄生生态危害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北桑寄生在秦岭南坡林区的分布式样及危害状况,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林区进行全面踏查及典型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北桑寄生在凤县林区主要寄主为锐齿栎,在锐齿栎林中呈中心辐射状分布,多寄生于成过熟林木上,树龄在40~50年的锐齿栎被侵染的数量最大。被侵染植株总数为样地内各树种总株数的29.03%,被侵染的锐齿栎为样地内锐齿栎总数的36.90%。受害锐齿栎一级分枝平均感染率为49.53%,被寄生枝干呈明显衰退趋势,分枝末端甚至死亡。受害严重寄主生长状况较差。单丛寄生植株最大直径达160 cm,多寄生于寄主冠部偏南。寄生植株平均最大直径与寄主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北桑寄生目前未对凤县林区造成严重危害,但对部分寄主个体的生存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秦岭南坡锐齿栎种群密度及其种子主要传播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北桑寄生的种群数量有可能随之增加,由此带来对森林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梅州市具有悠久的栽梅历史,自从1993年把梅花定为市花后,梅花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品种增多。通过调查发现,在梅州梅花的栽培中,梅花膏药病发病比较严重。通过对湿度、温度等因素与该病的影响的调查研究,提出梅花膏药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58-2010年冬季黄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获得的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生物学数据,对4个不同年代间黄海细纹狮子鱼的空间分布、相对资源密度、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等特征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纹狮子鱼在黄海北部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一侧50 m等深线附近,在黄海中南部1958-1959年集中分布在黄海中部,1985年其分布范围明显扩大,1993-1994年和1999年其分布区域发生北移,高产区集中在36°N以北,2005年重新扩散至整个黄海中南部,2010年主要分布在石岛东南部(35.5-36.5°N,123.5-124.5°E)和江苏南部外海(33.5-34.5°N,123-124°E)的两个区域。出现频率以1985年最高,达87.5%,相对资源密度以1993-1994年最大,为15.5 kg/h。近10年相对资源密度与海表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出现频率和海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1)。1985年、1999-2001年、2005年和2010年平均体长分别为35.1、33.9、33.8 cm和32.3 cm,呈逐渐减小的趋势。除1985年外,雄性平均体长均显著大于雌性(P < 0.05)。各年份性比均与1:1无显著差异,但各体长组间差异较为明显。伴随着Ⅲ期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6.7%-71.8%),细纹狮子鱼性成熟比例(Ⅳ期及以上)逐渐降低(51.1%-2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