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4篇
  30篇
综合类   76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紫花苜蓿是世界范围内种植量最广的牧草之一,低温干燥是常用的贮存方法,可有效保存苜蓿当中的营养成分。太阳能干燥箱可以为苜蓿提供干燥环境,保证干燥温度。为此,设计了一种立式箱式结构干燥箱,并对其工作原理、制作方式、内外部的结构形式及保温材料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稳流模拟试验台上,利用研制的柴油机试验缸盖、气门口三维流速测量装置,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不同进气道布置方案下的进气门口三维流场,分析了进气门口三维流场产生的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揭示了进气道的布置对柴油机进气门口空气运动影响的变化规律。进气道布置角度的变化对柴油机气门口流场及动量矩流率产生很大影响。各速度的大小和切向速度分布曲线发生较大变化,并随升程的增大而更加明显;对螺旋气道的动量矩流率影响较大,随升程的增加影响增大;对切向气道的动量矩流率影响更为明显,随着升程的增加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分析柴油机螺旋气道几何结构以及气道敏感区域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关系,确定了构建螺旋气道的关键结构参数。提出了一种以气缸盖结构为约束条件,涡流比为设计目标,再进行流量系数优化的螺旋气道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螺旋气道参数化数学模型,开发了一款柴油机螺旋气道数字化建模软件。针对一款自主开发的卧式两缸柴油机螺旋气道的设计要求,采用螺旋气道数字化建模软件建立了螺旋气道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了模型光顺性分析和流通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螺旋气道数字化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通用性,只需提供气缸盖结构、流通性能(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的设计要求,通过该数字化设计方法和建模软件就能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螺旋气道。  相似文献   
4.
解释黑客概念,描述黑客攻击行为,分析黑客攻击的流程。详细介绍了攻击前准备阶段工作,各类攻击信息的收集方法和途径,从开放端口分析、系统漏洞扫描、公开的信息、社会工程学四个方面介绍了信息的收集。常用端口介绍,常见系统漏洞列举。  相似文献   
5.
渔船雷达是渔船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复杂气象条件下,具有不受能见度影响进行全天候观测的优势。从雷达信号向可判读图像信号的反演过程中,对雷达照射夹角间的缺失数据进行重建是反演过程中计算和时间花费最大的部分。依据渔船反演过程中的特性,将统计力学模型引入到雷达图层轮廓的重建计算当中,应用最大后验概率马尔可夫随机场框架实现了渔船雷达的快速雷达图像反演过程。文章成果对于减少反演时间,提高雷达刷新率,及时准确地发现海上强对流灾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青岛前湾港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港口监测设备布点位置,通过试验验证,论证了监测设备距船舶的距离、风向与船舶航行的测试夹角、湿度、环境温度等参数对港口船舶运行过程中烟气扩散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确定了影响船舶气态污染物监测的关键因素,为在我国港口搭建船舶排放监测系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舟山渔场人工鱼礁投放海域生态环境前期评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虞聪达 《水产学报》2004,28(3):316-322
根据2002年6-7月在舟山渔场朱家尖外侧开展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本底调查所获的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环境资料及以往有关文献中对该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朱家尖外侧拟投人工鱼礁海域的海水理化因子和海洋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以评估该海域是否适于投放人工鱼礁.结果得知:该海域底质为粉砂质粘土,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水深为14~19m,温、盐度季节变化明显、透明度较高、水色相对较清,水质绝大多数指标符合国家一、二类水质标准,海域适合沿岸岛礁性鱼类如石斑鱼、褐菖、鲈鱼等的栖息生长,历史上渔业资源丰富,也无工厂废水排放,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大污染,因此,可以为良好的投放人工礁之场所.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蟹苗汛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 (河蟹 ,Eriocheirsinensis)蟹苗汛期预报的研究结果。蟹苗汛期决定于河蟹胚胎及溞状幼体发育的生物学因素、水温条件和潮汐?そ诘暮有芳性?2月底 3月初交配抱卵 ,5月初孵出溞状幼体。 1970~ 1981年的资料表明 ,从 3月 1日河蟹开始交配抱卵至大眼幼体 (蟹苗 )回归淡水 ,约需 12 77度日。按这一标准估算 ,在± 2d的变差下 ,12年中有 11年的发汛起始日在估算范围内 ,而若允许将变差时间提高到± 3d ,则 12年中的发汛起始日全部在预测范围内。长江口的大眼幼体要入江 ,必须借助潮汐的动力。而在潮汐半月周期的潮位曲线上 ,只有从起汛期至大汛期 (农历廿七到初三 ;十二到十八 ) ,潮位逐日上升 ,蟹苗才有可能从河口浅海进入江段。综合考虑度日和潮汐两个因素 ,即可预报蟹苗发汛的起始日  相似文献   
9.
智利外海渔场竹筴鱼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在智利 2 0 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海的渔场周年探捕调查 ,对智利竹鱼 (Trachurusmur phyi)单位努力量渔获量 (CPUE)的构成和季节变化及其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竹鱼在智利外海分布广 ,30°~ 43°S ,78°~ 87°W海区均可形成拖网作业渔场。南半球冬季竹鱼密集分布区较偏南 (38°~43°S) ,8月密集分布区向北偏移至 35°~ 40°S,春季鱼群继续向北洄游至 30°~35°S ,并开始分散索饵 ,集群性较差 ,到翌年秋季再集群向南洄游 ,在 38°~ 43°S ,78°~ 85°W形成越冬场。CPUE以冬季最高 ,春、秋季次之 ,夏季最低。冬季以 6月份平均CPUE最高 ,达 1 5 .1 8t/h ,夏季以 3月份平均CPUE最低 ,仅 1 .1 2t/h。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examines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and extent of biomass build-up among commercially important groupers, snappers, grunts, parrotfish and surgeonfish in a network of four marine reserves in southwest St. Lucia, Caribbean. Reserves constituted 35% of the total reef area originally available for fishing. Protection was instigated in 1995 after a baseline survey with annual or biennial censuses performed until 2002. Each survey consisted of 114 fifteen minute fish counts in reserves and 83 in fishing grounds, at depths of 5 m and 15 m in a 10 m diameter counting area. Estimates of number and size (cm) of target speci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fish family biomass.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ree-way ANOVA in a before-after-control-impact pairs (BACIP) design. All famil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iomass over time at nearly all sites. Increases were greater in reserves than fishing grounds, except for grunts, and responses were strongest in parrotfish and surgeonfish. The combined biomass of families more than quadrupled in reserves and tripled in fishing grounds between 1995 and 2002. During this period coral cover declined by 46% in reserves and 35% in fishing grounds. Multiple regression showed that neither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nor habitat deterior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rates of biomass build-up. The key factor was protection from fishing, which explained 44% of the variance in biomass growth. A further 28% of the variance was explained by sedimentation, a process known to stress reef invertebrate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rate of biomass build-up. St. Lucia’s reserves succeeded in producing significant gains to fish stocks despite coral cover and structural complexity falling steeply over the period of th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