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快速且方便地在无电信运营商信号区域实现船舶气态污染物排放的快速遥测,根据船舶气态污染物排放特点,设计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船舶气态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且使用无人机搭载监测系统近距离监测了目标船舶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系统使用无线LoRa数据传递技术,解决了在无信号区域不能传递数据的问题,经试验测试:监测系统在气态污染物浓度大于20×10-9时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海事部门对船舶气态污染物高精度快速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船舶大气污染物中以NO_X控制难度最大,重点针对船舶废气中NO_X发生量核算方法和减排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控制港口氮氧化物提供量化依据,并对未来船舶废气中NO_X减排措施主要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目前对灰霾来源的研究中,对船舶尾气的研究目前正起步。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0525对葛洲坝船闸处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进行了解析监测,结合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得出了船舶尾气排放对灰霾形成有较大影响,贡献率约占7%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期间,对于生产环节能耗监测的需求,目前生产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监测方法,监测岸桥和场桥的装卸环节各工作机构的具体能耗及能效工况,并对监测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于监测能耗进行了分析,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依据,绿色港口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空气污染中社会关注度最高的PM2.5为例,按照国标方法以手工监测为基准通过比对分析,对我国当前3种主流的PM2.5自动监测仪设备存在的误差进行了比较,测试了各种仪器的准确度,为选用现代化的空气自动监测设备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在港口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施工设备就是耙吸挖泥船这种设备,耙吸挖泥船的安全与否关系着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效率,对这两方面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结合实例对耙吸挖泥船在港口的安全施工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实际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以此来保证工程可以顺利开展,供其他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串口的调试和软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船舶中使用设备的串口通讯的硬件、软件实现和调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虽然用的是船舶中的例子 ,但所述的方法是通用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板厚偏差在线监测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采用智能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进行人造板厚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设计。通过对人造板板厚偏差控制要求的分析,确定了以超声波测试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人造板厚度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广泛应用于油污溢油风险评估中的一种方法。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主要用来评估船舶溢油风险的不确定性,同时用来解决船舶溢油风险评估中“样本少、信息少”的特性。如果只采用模糊法进行风险评估会引起信息丢失的缺陷,而灰色理论评价法又不能实现重复利用面模糊评价的特点,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适当建立一种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应用于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可为长江沿岸港口主管机关加强船舶溢油风险监控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交通运输行业能耗巨大,通过对港口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分别构建了港口能耗影响因素体系,并在对港口用能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应对北美植物保护组织植物检疫措施第33号标准,笔者将我国口岸2011-2017年利用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性信息素监测种群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包括具体监测口岸信息、诱捕器数量、年诱捕量,分析各口岸年平均诱捕量与当地平均气温、平均湿度和平均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间因素和气候因素共同决定了舞毒蛾发生情况,在R^2=25.1%水平上,空间因素单独贡献了6.9%的影响,而气候因素单独贡献了10.3%的影响,两者综合影响了7.9%;温度和湿度两个气候因子对舞毒蛾发生影响较大。亚洲型舞毒蛾在口岸5 km陆地范围内广泛发生,舞毒蛾输出风险依然存在,应建立国内外有害生物发生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以便更好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家具信息化制造水平显著提升,但由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家具企业自动化程度有所差异,绝大部分工人生产作业仍普遍采用体力和脑力劳动并存的作业模式,这势必会导致工人的体力与脑力双重疲劳。作业疲劳不仅会引发职业健康风险,还会严重影响作业绩效,甚至导致重大人因失误。在作业疲劳研究中,工人脑力疲劳的研究成为重点,而认知能力是衡量脑力疲劳的关键性指标。为了探究家具数控岗位工人的体力作业负荷强度对认知绩效和认知心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先对16名健康大学生进行体力疲劳诱发实验,再进行心算测试,同时监测其心率变异性和行为学指标的变化,从而研究认知能力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强度下,被试的认知绩效、唤醒程度和紧张情绪较低,认知能力有所抑制;中高强度下认知绩效与认知紧张情绪都有所增强。因此,采用心率手环等监控设备将工人的体力负荷控制在中高强度内,并配合适当的排班与岗位轮换制度,可以维持较好的认知绩效水平,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本研究旨在为现代家具制造作业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实现降低职业健康风险、提高作业绩效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木材变湿蠕变测试普遍存在的环境参数(温湿度和风速)控制方式和控制精度不足、蠕变变形量测试灵敏度和精度不足、数据智能采集和处理以及系统安全防护不足等问题,在集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一套木材蠕变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境气候箱、蠕变测试机架、木材蠕变变形量及干缩湿胀测试单元、荷载同时装卸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系统保障和防护单元6个部分。该系统可在温度为0~70℃、相对湿度为10%~98%、风速为0.3~5.6 m/s时对木材或木基材料的普通蠕变和机械吸附蠕变进行长时间稳定的测试、记录,蠕变变形量及木材厚度方向的干缩湿胀检测精度为±0.01 mm,数据采样间隔在1 s~24 h范围内可调。与现有木材蠕变测试系统相比,本系统在多参数自动同步获取、数据采样精度、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风速可调性等方面有独特优势。通过前期对木材112 d循环变湿蠕变量、干缩湿胀量及环境温湿度参数的观测和测试结果分析,证实该套检测系统可对木材的蠕变挠度、干缩湿胀量、环境温湿度等参数进行长期连续稳定的检测、记录和显示,所有测试指标均能达到设计预期。同时,由于该系统具有多参数协同检测和精度较高等特性,使得实测木材变湿蠕变比采用喷蒸变湿处理试件所获蠕变测试结果在局部地方存在明显差异,如吸湿过程中的木材静曲挠度并不都是反向减小,而是取决于吸湿速率和外荷载的竞争关系,从而为木材静曲变湿蠕变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有力证据。该系统的研制为精确可控变温变湿环境下木材蠕变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木材干燥应力连续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建民  余雁  刘志军 《木材工业》2004,18(3):1-3,13
本文在卡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木材干燥应力连续监测方法,并设计了所需的配套装置。该方法采用涡流传感器对干燥过程中卡普片的矢高进行连续测试,同时通过计算机自动采集、存储数据。结果表明:矢高与干燥时间存在精密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达到0.99以上,从而实现了木材干燥应力的自动与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5.
阐述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取得的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指标内容日益丰富,调查和监测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监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改善,监测成果产出和应用广泛等成就;针对监测体系中存在的监测周期长、指标不完善,系统未整合优化、效率不高,专项监测和评估有待完善,定位观测及网络建设有待加强,仪器设备缺乏、监测手段落后,人才缺乏、软硬件设备不足等问题;从总体思路、建设目标、监测指标、监测体系组成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和组织管理、经费投入、联动机制、人才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对高能耗设备进行节能监测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以导热油(蒸汽)为导热介质的回转式刨花干燥机节能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提出了评定刨花干燥机节能监测水平的合格指标和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17.
由于林火监测方式多样、信息标准化程度低、林火监测技术自成体系等原因,很难实现各林火监测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尤其是对林火现场的实时监测很难达到理想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建设思想,综合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无线射频传感器网络监测和自动气象站监测等多种林火监测平台,建立一个松散耦合的森林火灾火情监测的协作运行体系,并进行了一次林火现场点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多智能体的思想建立的松散耦合林火协作监测体系可采集丰富的火场数据,实现对火场多方位的描述,为林火现场实时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输电线路沿线林火监测的必要性,梳理了林火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机理,分析了 输电线路沿线林火监测可见光监测技术、红外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激光雷达监测技术、气体 监测技术、燃烧音监测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分析认为采用现有单一林火监测技术容易造成沿 线火点的迟测误测漏测;通过两种或多种技术耦合、优化现有监测设备及监测算法等方式能达到及时、 准确地监测林火,展望了输电线路沿线林火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简要回顾了我国木工机械发展历史,介绍了我国木工机械、人造板生产设备的总体发展水平,指出了我国木工机械、人造板生产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所在,提出了我国木工机械及人造板生产设备"十二五"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