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2篇
  44篇
综合类   418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77篇
畜牧兽医   48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措施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补饲不同配方酶制剂对犊牛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健康无病、6- 7月龄间断奶的公牛犊 30头 ,随机分成 3组 ,即对照组 CK、试验组 TE1和 TE2 ,每组 1 0头。对照 CK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 TE1和 TE2 组分别补饲0 .1 %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 E1和由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 E2 ;试验 60 d,测定加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CK组相比 ,TE1组日增重提高 7.51 % (P<0 .0 5) ,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 7.0 0 % (P<0 .0 5)、1 .2 3% (P<0 .0 5) ;TE2 组增重提高 4.2 0 % (P<0 .0 5) ,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 3.86% (P<0 .0 5)和 0 .31 % (P>0 .0 5) ;试验组犊牛断奶后对粗饲料的适应性有所增强 ;两组酶配方中 ,以纤维素酶为主的 E1效果优于 E2  相似文献   
3.
本文估计了褐壳蛋鸡洛岛红(AA)和浅花苏赛克斯(BB)在正反反复选择(RRS)下的近交系数,分析了近交对选择标准饲料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和繁殖性状的影响。试验群体由两纯种及其正反交组合和相应的对照组组成。经过7个世代的RRS和近交试验,试验组AA和BB(括弧里为对照组1AA和1BB)用系谱材料计算出的平均累积近交系数分别为2.58%和3.23%(9.33和8.17%)或每代为0.43%(1.35%),用有效群体含量估计出的AA与BB的相应数值为2.91%与2.83%(5.84%与5.92%)或每代为0.42%(0.86%)。1%近交系数导致的孵化率和饲料利用率的近交衰退较严重(0.5%和0.4%),其次是产蛋性状(约0.3%),而体重和蛋重只有0.1%左右。在本研究中,通过连续7代的RRS与合适的留种率等措施,成功地将闭锁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3%以下的低水平,消除或减轻了近交对饲料利用率等重要经济性状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废弃烟叶中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中含有大量珍贵的天然成分,可供提取出来反添加到卷烟中,能够有效改善、提升卷烟品质。概述了烟叶中主要有效成分,综述了废弃烟叶中有效成分提取的主要方法,展望了废弃烟叶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后备公猪的科学选育及利用直接影响猪场制种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体现规模化猪场的制种技术与水平。文章针对后备公猪选育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从如何选种选育、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后备公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择健康育成期水貂208只,其中200只为试验组,8只为对照组,采用二因子试验设计:一个因子为半胱胺的不同添加量,分别按每千克体质量添加10、40、70、100、130 mg半胱胺;另一因子为半胱胺的不同添加间隔时间,分别为1、3、5、7、9 d 5个时间间隔.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了半胱胺对育成期水貂体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光谱分析的新方法,伴随着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法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行业,极大地提高了各行业信息化水平。基于近红外光谱在家禽养殖领域的应用现状,本文总结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饲料成分检测和禽肉检测中的应用。在饲料检测和家禽肉类检测方面,通过将禽肉样品的光谱信息与质量指标的参考值相关联,建立了预测饲料和待测肉类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计算速度快等优点。本文还归纳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品质检测和肉类品质检测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近红外光谱在家禽养殖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可能性。同时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和畜产品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To develop a simple and fast method for scree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s from processing by-product and waste, direct quantitative PCR (qPCR) kit-Taqman which omitting multi genomic DNA preparing step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8 oil crop processing by-products and wastes including 10 soybean and 8 cotton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from food processing factories. Compared with 2 commercial direct qPCR kits, conditions of DNA releasing procedure and PCR amplification were optimized. Element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at the initial step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ingredient testing procedure via direct qPCR. GM event ident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positive samples by initial screening. Totally 5 screening elements (P–35S, T-NOS, Cp4-epsps, bar and pat) for soybean materials and 6 screening elements (P–35S, T-NOS, NPTII, Cry1Ac, bar and pat) for cotton samples were detected. In GM event identification, MON531 and MON1445 were found in cotton materials. Results were further confirmed by real-time PCR with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he direct qPCR system proposed by this research was convenient for rapid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GM ingredients in oil crop primary by-product and waste.  相似文献   
9.
为了激发学生对《饲料卫生与安全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引入了参与式教学法。通过吸纳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采用体现学生主体的有效教学活动形式、实行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成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激发了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LAMP+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开发饲料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芯片。针对牛、羊、猪、鸡的16srRNA靶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软件进行4种肉类LAMP引物设计。在LAMP优化试验、芯片优化测试、特异性验证试验和芯片应用测试中,进行最佳引物筛选测试和特异性测试。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肉类最佳引物特异性强,最佳反应温度为65℃。芯片特异性验证试验的归一化荧光曲线显示,试验结果准确、特异性稳定。对饲料市场购买的16份样本中检测出的动物源性成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验证,符合率100%。微流控检测芯片的开发与应用为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提供新方法,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