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543篇
基础科学   45篇
  397篇
综合类   2208篇
农作物   440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319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以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 300~1 400 m处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腐殖质质量分数,分析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阔叶混交林、竹林、杉木林次之;胡敏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杉木林最低;富里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竹林最低。除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无统一规律外,4种林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蔗糖酶活性土壤随土层加深皆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土壤密度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除磷酸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外,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腐殖质特征的影响较土层深度更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保持系NJCMS1B的花芽为试验材料,利用试剂盒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了糖分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和总ATPase、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抗坏血酸氧化酶(A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保持系NJCMS1B,总ATPase、PEPCK、AO和CAT活性在不育系NJCMS1A中显著下降;糖分含量、SPS和SOD活性在不育系NJCMS1A中下降水平不显著;POD活性在不育系NJCMS1A中显著上升。根据结果分析推测,与能量代谢或胁迫响应等相关的物质或酶活性在不育系NJCMS1A中的亏损现象可能是NJCMS1A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其特点为危害重、分布广、难防治,每年对大豆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种植大豆抗性新品种是防治SCN目前最为有效的措施,研究大豆对SCN侵染的应答机制,是培育大豆持久抗病品种的前提,对加快抗线虫品种选育及SCN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大豆对SCN侵染的组织细胞学应答机制;介绍了大豆在SCN侵染后酶系变化及酚类代谢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从分子水平阐明了SCN侵染后大豆的基因转录变化,差异蛋白及DNA甲基化的应答机制,以期为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百脉根单株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百脉根单株的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长度(X2)、分枝节间数(X3)、分枝茎粗(X4)、侧枝数(X6)、侧枝长度(X7)、侧枝节间数(X8)、侧枝茎粗(X9)对单株产量(Y)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枝数(X1)、自然高度(X11)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而分枝叶柄长度(X5)、侧枝叶柄长度(X10)则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分枝长度(1.121 6)>分枝节间数(0.346 3)>侧枝长度(0.114 6)>分枝数(0.106 4)>分枝茎粗(0.084 6)>侧枝节间数(0.034 2)>侧枝茎粗(0.028 9)>侧枝数(0.021 6)>侧枝叶柄长度(-0.043 6)>分枝叶柄长度(-0.065 4)>自然高度(-0.748 2).  相似文献   
5.
超微气泡增氧灌溉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粳稻秀水09和杂交籼稻两优培九、国稻6号为试验材料,在2007和2008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超微气泡增氧灌溉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增氧灌溉处理具有分蘖发生快,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等优点,尤其在生育后期表现出较大的干物质积累优势。增氧灌溉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其中秀水09分别增产8.45%(2007)和6.23%(2008)、国稻6号增产9.13%、两优培九增产7.49%。而且增氧灌溉明显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及结实率,但对水稻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绢丝昆虫茧丝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 6种绢丝昆虫的茧壳为材料 ,对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家蚕品种间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差异极显著 ,外层丝中含量较多 ,F1代的含量呈双亲中间型 ,偏向于含量较多的亲本 ,雌雄间含量无显著差异 ;家蚕茧丝蛋白酶抑制剂对热稳定性较强 ;天蚕绿茧、野蚕的茧丝中有少量的蛋白酶抑制剂存在 ,蓖麻蚕的茧丝中有微量蛋白酶抑制剂存在 ,天蚕黄茧、柞蚕茧、樗蚕茧的茧丝中基本无蛋白酶抑制剂存在。  相似文献   
7.
Through rearing tests and observation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biologicalcharacters and mating behavior of Dahurian casebearer(Coleophora dahurica Flkv.)adults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Results discovered that the time of emergense of male adultswas 24h to 36h earlier than that of female adults.The peak of sex pheromone secretion ofthe female adults appeared of 24h to 42h after the emergence.The reaction of male adultson the sex pheromone was most sensitive during 30h to 48h after emerged,so the earlieremergence of the male adults was favorable to mating.The phenomenon of repeatedmating did not exist in female adults,but the male adults could mate for several times,with maximum of 4 times.There was a definite behavioral reaction during the matingperiod of male and female adults,and the certain period of feeding and mating times couldaffect the adults longervity to a certain degree.  相似文献   
8.
花粉中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粉中酶的研究王开发张玉兰张盛隆(同济大学花粉应用研究中心)酶是影响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是摄入生物体内的营养成分进行分解、合成时起催化作用,而称为生物催化剂。但酶与其它催化剂不同,能在机体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起催化作用,使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处于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硝酸还原酶与氮素利用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和在作物育种中应用的某些最新进展。氮吸收、利用等性状的生理和遗传特性极其复杂,受环境影响很大,对其进行遗传改良需考虑多种指标。对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与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的争论很多,有些研究表明 NRA 可作为品质、产量性状的选择指标,有些则相反。逆境条件下 NRA 的变化非常敏感,NRA 可能与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蜂胶高生物活性黄酮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静  李熠  薛晓锋  蔡阳 《中国蜂业》2005,56(3):9-10
本文探讨了蜂胶总黄酮中最具活性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官能结构特征与功能关系、可能的功效,进而提出了如何看待蜂胶总黄酮含量高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