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粗度对浆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纤维质量分析仪研究针、阔叶木浆打浆后的纤维形态,观察打浆后的纤维粗度及测定手抄片的性能。结果表明,打浆能改变纤维的粗度,从而影响手抄片的物理性能和不透明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程的偏度参数统计的LiDAR数据滤波对地形起伏城区滤波适应性不强的弱点,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结合渐进形态学开运算和偏度平衡法的LiDAR数据滤波方法,该方法的原理就是将所有引起高程的突变转换成全由植被、建筑等非地面点引起,而不是由地形高程引起的,这个转换的中间量就是高差,即将高差作为偏度系数的统计对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不仅延续了参数统计法无需阈值的优势,而且对城区滤波更具适应性、合理性和稳定性,能够明显地提高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3.
PWM变量喷雾系统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PWM变量喷雾作业过程中喷头不连续作业,喷雾的均匀性特别是喷雾机运动方向上的均匀性较难控制,为此通过高速电磁阀、不锈钢压力罐、压力传感器、气泵、调速输送带等构建了一套动态PWM变量喷雾实验平台,并对该平台动态喷雾雾滴分布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水敏试纸作为获取动态雾滴分布状态手段,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以区域内雾滴覆盖率的变异系数作为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判定指标,评估了在不同PWM控制信号频率、不同PWM控制信号占空比及不同喷雾压力下的单个喷头动态雾滴分布均匀程度。经实验表明,变异系数随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增大而减小,控制信号频率对动态喷雾雾滴分布均匀性有较大影响,变异系数随控制信号频率增大而减小,喷雾压力对变异系数影响较小,喷雾压力越大变异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4.
覆膜滴灌条件下棉花根层土壤盐分时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膜下滴灌棉田主根区土壤盐分的时间变异特性,基于2013—2014年田间实测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平均相对偏差和标准差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层土壤盐分的时间稳定性,并进一步确定了可以反映各土层土壤平均含盐量的代表性测点。结果表明,研究区域0~40 cm土层土壤盐分随时间序列的变异性只有少数几个测点属于强变异,其余均属于中等变异;在棉花主根层(40 cm)内,土壤盐分的时间稳定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强后略微减弱趋势,在30 cm土层深度稳定性最强,平均相对偏差浮动范围最小、且其平均标准差最小;反映各土层平均含盐量的代表测点分布较为集中,可选取代表地块对区域土壤含盐量进行估算(决定系数R2为0.791 2~0.917 1)。棉田主根层土壤盐分时间稳定性研究有利于指导田间灌溉;选取少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测点可为区域合理布设土壤盐分监测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The amount of additiv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nce for tree height and field survival,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its were estimated using data from half-sib progenies of Swedish and Finnish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plus-trees, assessed in 18 single-tree plot progeny trials. The progeny trials were established in northern Sweden and comprised 9-13-yr-old, Finnish polycross progenies or Swedish open-pollinated progenies. In total across the trials, 71?630 individual trees from 888 famil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t the overall level, the additive genet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anged between 3.1 and 16.3% for height and between 0 and 27.9% for survival, with averages of 9.5% and 14.2%, respectively. Narrow-sense heritabilities were moderate to low, with averages across trials of 0.11 for height and 0.06 for survival. At the within-population level, estimates of 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height and survival were mostly large and positive, with an arithmetic mean and standard error across trials of 0.47±0.39.  相似文献   
6.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739份绿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独立性检验、变异系数测定及相关分析。缫表明:(1)粒色与粒大小及种皮有无光泽呈极显著相关。(2)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主茎分枝数的变异度大,株高及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荚长、生育期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变异度较小。(3)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丹9046和C8605-2是基础来源完全相同的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研究它们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的结果表明,丹9046和C8605-2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的变化可以调节森林水文过程。本文以广元市碗厂沟的5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水位资料,分析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流域径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森林植被的不断恢复,(1)流域降水转化为径流的数量(即径流系数)降低;(2)在相同的雨量级与相似的雨强情况洪峰得到削弱,洪峰时间延长;(3)在相似的降雨历时的条件下洪水过程线历时增长。  相似文献   
9.
围绕四川竹业资源培植需求,对8个丛生竹竹(品)种引种栽培3 a的生长性状变化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从立竹胸高断面积、竹丛篼幅及冠幅的变异系数变化,探讨了竹丛生长的营养空间拓展及其立地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丛生竹造林3 a的生长增殖已正常地表现出丛生竹无性系种群增长及结构动态,竹林已具备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评价长江流域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的发展水平,分析了2011—2021年度中国长江流域冬麦区单年单点和一年多点小麦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基本苗和最高茎数等性状的试验精确度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麦区单年单点品种试验精确度较好,试验误差变异系数(CEV)在5%和10%以下的试点数占比分别在60%和95%以上,但品种比较精确度(RLSD0.05)在3%以下的试验比例不到10%,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单点品种试验RLSD0.05在10%以下的试点数分别占比约60%和90%。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显著优于单年单点试验,上游和中下游试验平均CEV分别在8%和5%以下。采用试点固定模型时,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试验平均RLSD0.05分别为2.19%和1.49%,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对品种比较精确度的要求;但采用试点随机模型时,小麦品种试验尚无法鉴别出品种间3%的产量差异。试验对生育期、株高、基本苗、千粒重和穗数的RLSD0.05优于产量性状,而最高茎数和穗粒数的RLSD0.05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