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8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34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种生根剂对"广益"牛鞭草插穗生根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NAA、ABT、IBA三种生根剂各200×10-6,100×10-6,80×10-6,60×10-6,40×10-6浓度对"广益"牛鞭草插穗处理5分钟,通过测定株平均生根数、株平均生根长度、最大根长及其分蘖情况,说明80×10-6的ABT、100×10-6的IBA、200×10-6的NAA能使牛鞭草插穗的生根数分别增加72%、318%、254%,根长分别增加103%、724%、548%,鲜根量分别增加88%、128%、88%。证明生根剂对牛鞭草插穗成活生根有促进作用,应在生产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选自福建、浙江等5个油桐主产省(区)76个油桐优良单株无性系在金华试验点的生长表现,按照其中已测定含油率、产果量和其它性状的65个油桐无性系样本,建立了生产力评级的Fisher判别模型,该模型对分属Ⅰ、Ⅱ、Ⅲ、Ⅳ4个产油量水平的各无性系的回判正判率分别达到了100%、100%、82%、100%。进而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未进行气干果含油率测定的其它11个无性的生产力等级。据此,从76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4、48、54、56号4个高产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及其进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和相关鱼类的部分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出6对扩增引物,通过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和引物行走(Primer walking)法测定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结构与进化分析。圆斑星鲽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17273 bp,其基因序列及构成都与其他硬骨鱼基本相同,包括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非编码区(控制区和WANCY区)。在22个tRNA基因中,tRNAGln、tRNAAla、tRNAAsn、tRNACys、tRNATyr、tRNASer(第2个)、tRNAGlu和tRNAPro的编码基因位于L链上,其余则位于H链上。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了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具有完整TAA终止密码子的ND1,COⅠ,ATP8,ND4L,ND5,而其他蛋白编码基因则具有不完全终止密码子。在L链上,ND6是仅有的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圆斑星蝶的控制区包含1个终止相关序列区(ETAS)、6个中央保守序列区(CSB-A、B、C、D、E、F)和3个保守序列区(CSB-1、2、3)以及长串联重复区(Tandemly repeat sequence)。用NJ法和MP法对5个目22种鱼mtDNA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圆斑星蝶与石鲽关系最近,鲽形目的鲆、鲽类与鲈形目的科(Carangidae)、鲷科(Sparidae)鱼类亲缘关系较近,而同属于鲽形目的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没有和任何目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圆斑星蝶的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DQ403797,控制区单元型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DQ834444~7。  相似文献   
4.
模糊综合评价法判断重庆花椒种植区土壤肥力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重庆花椒地土壤质量状况及空间特征,采集重庆主要花椒区45个土壤样品,测定pH值、容重、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共13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半变异函数分析各指标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各养分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14.8%~171.4%,该区域养分含量分布很不均衡;有效磷、有效铁、有效硼、有效硫的空间相关性较弱,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有效锌和有效铁的隶属度最高,其值分别为0.89、0.91,有效硼和有机质的隶属度较低,其值为0.15、0.34,说明花椒地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较丰富,但有效铁和有机质含量较缺乏;整体上该区中等肥力水平占51.1%,中等偏上肥力水平占42.2%,中等偏下肥力水平占6.7%,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在空间上呈现球状半变异函数,拟合程度极高。  相似文献   
5.
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种子生产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幼穗分化的天数与每穗种子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播种愈早,幼穗分化天数愈多,种子产量愈高。南京地区留种的多花草麦草的最佳播期为8月20日至9月10日。二棱期是多花黑麦草通过春化阶段的形态标志,也是幼穗能否分化完全的转折点。单棱至护颖分化期是影响种子粒数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猫尾草的栽培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猫尾草种植过程中的整地、单播、混播、灌溉、病虫害、刈割和施肥、轮作、种子及其生产方面的栽培管理等情况进行初步论述,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覆膜旱作稻N、P、K养分利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路兴花  吴良欢 《土壤通报》2002,33(6):421-42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覆膜旱作稻体内N、P、K养分浓度、吸收动态及N肥利用率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生育期覆膜旱作稻N、P、K养分浓度及吸收量均高于水作稻,尤以生育中后期较为明显;覆膜旱作稻全生育期N、P、K养分吸收量明显高于水作稻,分布在籽粒中的N、P、K养分含量也有所提高,而在整株中的占有率差异不大,N肥利用率提高12%左右。  相似文献   
8.
吸水剂提高群众杨的抗盐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盐敏感的群众杨,研究在盐胁迫条件下吸水剂对树木抗盐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的是德国Stockhausen化学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吸水剂:Stocksorb 500 XL(钾-聚丙烯酸脂-聚丙烯酰胺共聚体).土壤中施用0.5%吸水剂(干重)提高了群众杨的抗盐性.在盐胁迫期间,吸水剂处理显著抑制了有害盐离子Na+和Cl-在苗木叶片中的积累,提高了苗木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N)和光合速率(Pn),使苗木能够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活性,保持了活性氧清除能力.NaCl处理苗木在处理后25 d叶片出现盐害,Stocksorb 500 XL型吸水剂使苗木盐害出现的时间推迟20 d.吸水剂能调控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主要源于吸水剂对盐分的缓冲作用和离子选择吸附作用:①Stocksorb 500 XL自身超强的吸水能力起到了稀释土壤盐分的作用,形成了植物根系生长的低盐环境;②通过对离子的选择吸附,吸水剂胶体富积了钙和镁,屏蔽了Na+离子.另外,Stocksorb 500 XL自身含有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K+.所以,根系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无疑将减少对有害盐离子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而增加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最终提高了植物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毛竹林降雨的林冠截留动态过程发现,当小雨量时,林冠截留曲线与林外降雨曲线吻合;当中、大雨量时,在降雨的中后期林冠截留曲线偏离林外降雨曲线,林冠截留量近乎为零。在林冠截留达到饱和的条件下,会出现截留量是负数情况;透流、干流形成和结束时间都晚于林外降雨,它们的波峰和波谷一般滞后林外降雨,透流雨相对于林外降雨振动频率低,平均振幅也较小,不同降雨量下的动态累计透流率和干流率随时间变化以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橡胶盔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近年来在西双版纳地区对橡胶树造成严重危害。本试验采用田间定株观察和人工气候箱饲养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温度对橡胶盔蚧卵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在西双版纳地区没有越冬现象,1年发生4代,各代历期变化为60~110d,每雌平均产卵1345粒。在18~32℃范围内,该虫卵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9781***),36℃时卵不能孵化。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3.40℃和69.76日·度。最佳防治适期为从当年第1代初孵若虫始盛期即2月下旬到4月上旬低龄若虫高峰期结束,每10d进行1次药剂防治,连续防治4~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