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82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林业   3568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77篇
  195篇
综合类   3932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7523篇
畜牧兽医   1017篇
园艺   201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828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824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63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96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78篇
  1977年   51篇
  1976年   50篇
  1975年   57篇
  1974年   73篇
  197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脾脏组织结构和血脾屏障位置,该研究对其脾脏进行了形态大小、组织学和活体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瓦氏黄颡鱼的脾脏位于腹腔中部,呈暗红色,脾体指数为0.120%~0.273%;对健康脾脏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改良James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脾组织主要由不发达的被膜系统、分界不清的红髓和白髓及由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纤维支架构成。其中网状纤维主要位于脾索和椭球体周围,胶原纤维主要位于脾索;使用台盼蓝活体染色法对健康瓦氏黄颡鱼的血脾屏障部位和功能探索发现,台盼蓝主要位于脾脏的椭球体内皮细胞中,最早出现在注射后的第4小时,随时间推移在椭球体内逐渐累积,24 h后数量显著增加,并持续增加至第72小时。结果表明椭球体内皮细胞是血脾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2.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鱼体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选择贵州荔波的3种洞穴鱼荔波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iboensis)、大鳞金线鲃(S.macrolepis)和越鲇(Parasilurus cochin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运用目标危害系数法(THQ)估算人体经摄食洞穴鱼后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值与标准限值之比的高低趋势为:Zn(0.50)Cd(0.49)As(0.48)Pb(0.39)Cr(0.24)Cu(0.049)Ni(ND),表明各重金属在平均值水平上未超标。而非平均值水平下,各重金属以Cd的超标率为最高(6.7%),但处于低超标率水平(15.2%),肌肉均未超标。此外各组织以内脏的重金属含量最高,肌肉最低。3种鱼类对重金属的累积大小为:荔波金线鲃大鳞金线鲃越鲇。相关性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在3种鱼类各年龄组中的总含量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其中仅Zn与年龄、体重和体长均呈显著负相关。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所有重金属的THQ和复合风险(TTHQ)均小于1,说明荔波村民摄食该3种洞穴鱼不足以造成潜在的重金属健康风险,但Cu和As的总贡献率高达90.12%,为主要风险元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草鱼是我国主养的四大家鱼之一,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病害越来越多,特别是每年早春(3-5月)二龄大草鱼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和病害服务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竹类多样性及其重要价值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竹类属于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全世界约1 500多种。中国竹类的自然分布广阔,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涵盖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21个有竹子分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栽培竹类最丰富的国家,共有竹类植物753种(含22种引进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同时,中国竹类在起源、遗传进化、内部构造、生态及林型等方面均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中国竹类从宏观到微观所展现出的多样性特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从而更好的利用竹类资源服务于人类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起源、生态、林型、物种、形态、遗传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竹类的多样性,为进一步探讨竹类多样性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灌阳县"稻—灯—鱼"种养模式的示范效果以及经济、生态效益,并从水稻品种选择、育秧、开沟起垄、水肥管理、稻—灯—鱼的协调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相应的配套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低山丘陵四笋用高产竹林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发展“四旁”竹,对增加森林覆盖率,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巩固堤岸和房基地,保障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大自然生态平衡,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重要作用。 从目前农村看,材民一般有较宽裕的房前屋居、溪河两岸和村沟谷旁及自留山脚旁。做到千家万户齐种竹是有条件的,应做到谁种谁有、谁管谁收,与菜篮子工程、基建工程和商品经济相挂钩,其潜力无穷,前景广阔,能加速奔小康实现百花齐放万户富”的新局面,更能多快好省发展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9.
岳阳铁山水库有常年养殖水面4.4万亩,库型开阔,阳光充足,天然饵料十分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养鱼条件。但建库后前几年,由于管理体制变更、政策的波动,渔政管理放松,鱼种投放减少,生产秩序混乱,鲜鱼产量每况愈下,到1987年已锐减至5万kg,水库管理所的经济已沦为崩溃的边缘。1988年,岳阳市、县领导与铁山管理局党委共同磋商拯治水库渔业危局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白鲫是一种大型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池塘、湖泊、水库均可养殖。在夏季水温高达36℃,冬季水温低到-2℃,都能安全渡过,并能自然繁殖。白鲫食性广,生长快,易捕捞。自1977年引进我市后,年产白鲫多在700千克/667米2以上,已成为我市池塘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但是,随着引进时间的增长,白鲫近年来出现大规模的出血性传染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来势猛,发病周期长,死亡率高,对我市池塘养鱼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1997~1998年,我们进行了白鲫出血性传染致病菌的研究及该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并研究试制出防治白鲫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