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水产渔业   380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尾皇冠鱼的生态习性及繁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红尾皇冠鱼(Aequidens,rivulatus)属慈鲷鱼科(又称丽鱼科、口孵鱼科)(Cichlidae),是一种体型中等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原产于厄瓜多尔西部及秘鲁中部水域。该鱼体态壮硕威武,性成熟后,尤其是雄鱼,色彩较为艳丽,加之容易饲养和繁殖,所以有不少水族爱好者喜欢饲养它。笔者于  相似文献   
2.
沧州市的大菱鲆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苗种需求量在增加,生产健康、白化率低的苗种成为关键,通过调整生产条件和各项物理指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大菱鲆苗种生长的需求,适时投喂开口活饵料以及延长鲜活饵料投喂时间,适时进行饵料转换,以及得力的水质调控措施,生产的苗种成活率可达到86%,白化率2%~3%,同批苗种规格整齐,体形完整,伤残苗、畸形苗和白化苗较少,苗种供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不同脂肪源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7,(4):29-35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的猪油(1组)、豆油(2组)、豆油-鱼油混合物(3组)及鱼油(4组),配制成软颗粒饲料,饲喂红罗非鱼稚鱼60 d,不设对照组。结果表明:12组、3组红罗非鱼稚鱼的末均体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1组(P0.05),1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肥满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组鱼体的生长性能最好;2各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分别与相应组饲料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1组鱼体与饲料之间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最大;3红罗非鱼稚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和饲料脂肪酸组成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鱼体肌肉中的大类脂肪酸(如SFA、MUFA等)的相对含量高于相应饲料,而C182n6、C183n3及EPA的相对含量均比饲料中的低很多,肌肉DHA的含量比饲料高很多;42、3组鱼体肌肉中富含C182n6和C183n3,尤其是C182n6相对含量高达14.49%~21.75%,显著高于1、4组(P0.05),3、4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则富含EPA及DHA,生长性能较好的2、3组鱼其n-3/n-6为0.19~0.74。试验表明,豆油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3、4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富含HUFA。  相似文献   
4.
陈英波  朱少敏 《科学养鱼》2012,(5):37-39,93
七彩鲑鱼被誉为冰水皇后,在中国又被称为美洲红点鲑。桂林是广西主要的虹鳟养殖基地,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冷水资源,解决仅有虹鳟养殖的单一局面,为桂北乃至南方山区利用冷水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探索一条新的路子,桂林市水产研究所与资源县科技情报  相似文献   
5.
高白鲑稚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白鲑稚鱼饲养期间的稚鱼形态、体长、体重以及投饲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31日龄的高白鲑稚鱼平均体长达到11.53mm:30日龄的高白鲑稚鱼平均体重达到约0.00854g:鱼苗体长的相对生长在中后期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其体长和时间的关系为:Y=0.0043X2—0.0756X+9.6991。  相似文献   
6.
绿鳍马面纯(Navodons eptentrionalis Gunther),属纯形目,革纯科,马面纯属。属于温水底层鱼类,食性杂,喜欢集群,游泳能力较弱。它以肉质鲜嫩、肝脏价值高而著称,鱼皮和卵巢也可以进行加工利用,倍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物饵料依然是仔稚鱼的主要营养来源,商业化生产这些生物饵料需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而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所以难于保证培育苗种的需要。因此,大力研究开发营养全面,价格低廉,适合水生动物幼体摄食与消化的人工微粒饲料,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活饵料,对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多  相似文献   
8.
水产动物微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动物幼体微颗粒饲料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文中综述了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几种微颗粒饲料造粒工艺,包括微黏合工艺、微包膜工艺、聚合反应工艺、相分离技术造粒工艺、物理机械法造粒以及混合法造粒工艺。微颗粒饲料制粒工艺是微颗粒饲料产业乃至水产育苗行业的关键技术,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制粒工艺技术研究和水产动物幼苗营养及消化生理研究的综合进展。  相似文献   
9.
1983年在辽宁省营口县建一虹鳟鱼场发现一种虹鳟稚鱼肠道真菌病,每年五月发病,主要危害3 cm左右的稚鱼,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给苗种生产带来损失。病鱼腹部膨胀,於前腹部及肛门前形成两处白色突出部。解剖可见胃肠外包有一条白色脂肪状组织,后肠变粗,色白,內部充满真菌菌丝及孢子,致使肛门堵塞不能排便,不久便死亡。肠内菌丝宽10—13μ,长约200—400μ,有分枝及隔膜,但大部分不明  相似文献   
10.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研究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4.7~45.1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4.7 mm个体脊索为无分节的长圆柱形;5.3 mm个体随着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脊柱开始发育;7.1 mm个体髓弓与脉弓延伸形成髓棘与脉棘,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并从前往后硬骨化;22.9 mm个体脊柱形成40~43枚椎骨(躯椎15枚,尾椎25~28枚)。矛尾虾虎鱼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第二背鳍与臀鳍、第一背鳍与腹鳍。4.8 mm个体可见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和乌喙骨-肩胛软骨,以及部分骨化的匙骨;16.8 mm个体肩带开始骨化。腹鳍支鳍骨最早在8.9 mm个体出现,在17.0 mm个体开始骨化。6.6 mm个体脊索上方中部与肛门后端分别出现13和11枚软骨质的支鳍骨;第二背鳍先于第一背鳍出现,背鳍支鳍骨与臀鳍支鳍骨分别在13.0 mm和12.1 mm个体中开始由前向后骨化,第二背鳍与臀鳍第1枚鳍条分别在22.7 mm和20.6 mm个体中锐化成背棘与臀棘。5.8 mm个体最早出现2枚尾下骨,随着脊索末端向上弯曲,10.9 mm个体尾鳍基本成型,共有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1枚尾椎髓体、1枚侧尾下骨和3枚尾下骨,且第2枚与第3枚尾下骨已愈合完全,24.3 mm个体尾鳍骨化基本完成。矛尾虾虎鱼仔稚鱼骨骼发育研究结果对其分类鉴定和早期发育功能趋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