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8篇
  9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29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刺槐小皱蝽、豆荚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采取人工捕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2.
池养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是舟山市池塘混养的主要品种之一,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去年5~7月,舟山市定海区出现了池养文蛤大批死亡的现象,笔者接到过无数的求治电话,要求对池养文蛤死亡现象进行防治。现对这次池养文蛤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一、池养文蛤死亡的特点1郾池养文蛤死亡往往是大批的,传染速度很快,一般10天左右能引起整塘文蛤都死亡。排干文蛤大批死亡的池塘,整塘发臭,几十米外都能闻到。也有的池塘,文蛤死亡率在20%~60%之间,死亡的都是大文蛤,小文蛤一般不死亡。2郾濒临死亡的文蛤不能…  相似文献   
3.
小皱蝽CyclopeltaparvaDistant一年一代,是刺槐幼林枝杆的主要害虫,近几年在山东危害严重。1993~1994年为开展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进行此项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卵期从越冬后成虫6月中旬产卵始见期开始,每隔7d从林间采集一批当日产卵块,共5批,每批2个重复,每一重复100~393粒卵。卵块罩细纱网,在室内、林中自然变温培养,每天观察记录发育情况。1.2若虫期将越冬后成虫产卵孵化的同一批若虫,有1~5个龄期,每个龄期5个重复,每个重复若虫50~80头,用纱网罩在刺槐嫩枝上,林内自然变温培养,每天观察记录脱皮日期。1.3…  相似文献   
4.
皱环球盖菇的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1991年在合浦县党江乡示范养殖文蛤2280亩,养殖期1年,平均亩产1560kg。1992年示范养殖面积为10498亩,放养体长为3.0~4.0cm的小文蛤,养殖期为310-370天,平均亩产文蛤(带壳)1294.1kg,成活率为85.8%,平均亩纯利2146.3元,投入产出比为1:3.36。  相似文献   
6.
大球盖菇又名称皱球盖菇,是联合 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一 种珍稀食用菌新品种,也是国际菇类交 易市场上的十大畅销品种之一。该品种 营养丰富,含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维生素PP的含量是甘蓝、 番茄、黄瓜的10倍;具有高蛋白、低 脂肪、多糖含量高的特点,能预防冠心 病、助消化、抗肿瘤、缓解疲劳,深受 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三头牛的腮腺囊肿,并叙述和讨论了其化学疗法及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8.
9.
10.
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栽培历史悠久 ,主要靠扦插和嫁接等方法无性繁殖 ,导致病毒长期积累和重复感染 ,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病毒侵染葡萄后 ,引起葡萄树势衰退(甚至树体死亡 ) ,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 ,经济寿命缩短 ,嫁接成活率降低 ,繁殖材料生根能力差 ,树体抗性减弱等许多不良后果。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从2 0世纪 4 0年代开始研究葡萄病毒病 ,并于 195 6年成立了“国际葡萄病毒学会” (TheInternationalCouncilforStudyofVirusesandVirus likeDiseaseofTheGrapevine ,简称ICVG) ,该组织至今已召开了13届国际会议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葡萄病毒病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