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林业   457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26篇
  24篇
综合类   1665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426篇
畜牧兽医   1074篇
园艺   345篇
植物保护   3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0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渔业》2021,51(3)
为了解曝气联合投加菌藻对湖泊水体的生态效应,于2019年7月24日-10月16日,在白洋淀沟壕中开展了曝气联合投加菌藻的水体生态修复试验,对比分析了修复水体和未修复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试验期内,曝气联合投加菌藻修复技术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能显著降低水体亚硝态氮(NO~-_2-N)浓度,同时明显减少了上下水层的溶解氧差异,对打破水体上下分层具有明显效果;进行生态修复的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逐渐由枝角类的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向桡足类的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桡足幼体(Copepodid)和无节幼体(Copepod nauplii)转变,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生态修复区内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和密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综合结果来看,曝气联合投加菌藻修复技术能显著降低湖泊水体的亚硝态氮浓度,打破水体上下分层状态,同时使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和密度明显降低,使其物种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在海棠湾近岸海域采集了浮游生物样品,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海棠湾近岸海域浮游甲藻共9种,其中有害种4种,均为赤潮生物,分别为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渐尖鳍藻和倒卵形鳍藻是腹泻性贝毒种,微小原甲藻是蛤仔毒素种,海洋原甲藻则是常见赤潮种.  相似文献   
3.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4,55(1):11-11
2002年欧盟以检出我国蜂蜜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禁止进口中国蜂蜜,并引起其它蜂蜜进口国的连锁反应,我国养蜂业受到很大冲击,这是欧盟逼着中国生产优质蜜,也是好事.  相似文献   
4.
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松针小卷蛾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越冬代幼虫在马尾松人工幼林内呈均匀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用抽样调查方法研究表明,双对角线取样精度最高;并应用 lwaos 方法分析、计算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5.
对白音阿扁叶蜂防治试验,表明采用2.5%的功夫乳油5000倍液、4.5%的高效氯氰聚酯乳油5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都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两种菊酯类药剂成本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小,在防治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1986、1987年在普定城关区的田间调查资料,用9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华东稻铁甲幼虫的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幼虫的聚集是由环境引起的。并提出估计田间种群数量时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无公害蜂产品的生产 ,养蜂者在蜂保工作中应普及推广以中草药为主、中成药为辅的防范措施 ,达到长年蜂种好、蜂群壮、无病需治的目的。为此 ,特将近年应用的有关蜂病防治配方敬献给广大同行一试。1 防治幼虫病a.美洲幼虫腐臭病 :连翘 3 0g,地丁 2 0g,罂粟壳 1 5g,穿心莲 2 0g,柴胡 2 0g,牛黄 3 0g,桔梗 3 0g,独活 3 0g,甘草 1 5g,加水 2 5 0 0mL ,煎熬半小时滤渣 ,取药液加入 3kg 1∶1糖浆 ,可喂 70脾蜂 ,3天 1次 ,3次为一疗程。b.欧洲幼虫腐臭病 :黄连 2 0g,黄柏 2 0g,茯苓 2 0g,大黄 1 5g,金不换 2 0g,穿心莲 3 0g,银花 3 0g,雪胆…  相似文献   
8.
~~杧果毒蛾和莲雾毒蛾幼虫头宽、体长和摄食量测定及其增长规律的研究@刘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571737~~  相似文献   
9.
1、有机茶园主要主要虫害及其防洽方法 (1)茶毛虫.幼虫淡黄色至黄褐色,有毒毛,群集性强,取食叶片呈膜斑或缺刻,在枯枝落叶下或表土结茧化蛹,成虫趋光性强.防治时期:各地代数不一,防治时期有异.一般在4月至5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越冬卵块,孵化后摘除群集的虫叶,结合清园,中耕消灭茧蛹,灯光诱杀成虫.②幼虫期喷施茶毛虫病毒制剂500~1000倍液.③喷施Bt制剂500~1000倍液或用植物源农药防治:2.5%鱼藤酮300~500倍液,0.2%苦参碱1000~1500倍液.  相似文献   
10.
家蝇幼虫及其产品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蝇(Musca domestica)属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家蝇科,是世界大部分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家蝇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一对家蝇在4个月中(4~8月份)繁殖的数量,如果完全存活下来可达2×1020只。家蝇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即蝇蛆)、蛹、成虫4个阶段(即一个世代),每个世代约需12~15d[1]。家蝇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几丁质、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以及抗菌活性物质,是一种极其丰富而宝贵的蛋白资源。1家蝇幼虫的营养成分1.1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组成家蝇幼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十分丰富[2,3],据国内外对蝇蛆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