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紫霞湖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19 ~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 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导因子,光照强度和鱼类捕食可能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湖北省三道河水库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三道河水库6个采样点(Ⅰ~Ⅵ)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8科、13属、21种,其中枝角类5科、9属、14种,优势种为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透明溞(Daphnia hyalin);桡足类3科、4属、7种,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浮游甲壳动物年平均密度为92.6个/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36.9个/L和55.7个/L;平均生物量为1.126mg/L,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0.737mg/L和0.389mg/L。浮游甲壳动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差异明显,采样点的密度和生物量由高到低为Ⅱ>Ⅵ>Ⅲ>Ⅰ>Ⅳ>Ⅴ。  相似文献   

3.
分析采煤塌陷水体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水体水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在淮南潘谢矿区选择潘集和谢桥2个采煤塌陷湖泊,于2016年逐月采集浮游甲壳动物并同步采集水样分析水质。2个湖泊共观察到浮游甲壳动物10属16种,潘集8属13种、谢桥9属12种,其中象鼻溞属、秀体溞属、中剑水蚤属、温剑水蚤属在这2个湖泊中出现频率均较高并成为主要优势种。潘集、谢桥浮游甲壳动物年均密度分别是5.5、4.9个/L,其丰度在生长季(春、夏、秋)较高。潘集和谢桥TN浓度分别为2.0、1.9 mg/L,TP浓度分别为0.08、0.07 mg/L,总体上位于IV~V类水质;叶绿素浓度分别为16.8、14.9 mg/m3。高密度渔业活动可能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丰度远低于一般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重要原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可能是导致2个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导因子,光照强度和鱼类捕食可能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水环境因子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水质改变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采用前置库技术及生物绳与湿地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对无锡市亲水河进行生态修复,对2014年6-12月生态修复期间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出浮游甲壳动物24种,其中枝角类10属、11种,桡足类11属、13种,主要优势种类为角突网纹溞(Creiodaphnia cornut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爪哇小剑水蚤(Microcylops javanu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亲水河生态示范区内浮游甲壳动物的最大密度和生物量(1005.00个/L、8617.1μg/L)均出现在8月,最小值(1.80个/L、11.4μg/L)出现在11月和12月。生态修复后,亲水河中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由前置库区的892.6μg/L上升到生态修复区的1018.5μg/L。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温度(r=0.530,P0.01)、营养盐[磷(r=0.365,P0.01)与氮磷比(r=-0.477,P0.01)]和叶绿素a(r=0.450,P0.01)含量对浮游甲壳动物总丰度有显著影响。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亲水河不同修复阶段的浮游甲壳动物的丰度差异较大,并且表现为生态修复区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前置库区。相关分析发现,浮游甲壳动物密度与水体中总磷和叶绿素含量、温度以及氮磷比等显著相关,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亲水河前置库、生物绳与湿地植物联合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消减河流中营养物质含量,提升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值得在类似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前置库技术及生物绳与湿地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对无锡市亲水河进行生态修复。为了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水环境因子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水质改变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对2014年6-12月生态修复期间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出浮游甲壳动物24种,其中枝角类10属、11种,桡足类11属、13种,主要优势种类为角突网纹溞(Creiodaphnia cornuta)、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爪哇小剑水蚤(Microcylops javanu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亲水河生态示范区内浮游甲壳动物的最大密度和生物量(1005.00个/L、8617.1 μg/L)均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1.80个/L、11.4μg/L)出现在11月和12月。生态修复后,亲水河中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由前置库区的892.6 μg/L上升到生态修复区的1018.5 μg/L。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温度(r=0.530,P<0.01)、营养盐[磷(r=0.365,P<0.01)与氮磷比(r=-0.477,P<0.01)]和叶绿素a(r=0.450,P<0.01)含量等对浮游甲壳动物总丰度有显著影响。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亲水河不同修复阶段的浮游甲壳动物的丰度差异较大,并且表现为生态修复区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前置库区。相关分析发现,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与水体中总磷和叶绿素含量、温度以及氮磷比等显著相关,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亲水河前置库、生物绳与湿地植物联合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消减河流中营养物质含量,提升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值得在类似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田生态拦截沟中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5-10月,对安徽省巢湖市炯炀镇西宋村示范基地农田生态拦截沟中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浮游甲壳动物21属、27种,其中枝角类11属、13种,桡足类10属、14种.结果显示,生态拦截沟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浮游甲壳动物的优势种类也由拦截前的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窄腹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转变为拦截后的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 cornuta)、隆线溞(Daphniacarinata)和台湾温剑水蚤,生物量由拦截前的44.90 μg/L上升到拦截后的912.50 μg/L;此外,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体长与水体中总溶解磷对数(lgTSP)和氮磷比(TN/TP)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而浮游甲壳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在水生植物生物量最高的生态拦截沟中段最高.研究表明,农田生态拦截沟中的水生植被具有拦截农业氮磷营养盐面源污染和庇护浮游甲壳动物的能力.浮游甲壳动物可以通过吸收和储藏水体中的磷造成水体中生物有效利用磷含量的下降和氮磷比的上升,进而影响藻类生物量并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对尤溪街面水库的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8科13属16种,其中枝角类5科7属8种,桡足类3科6属8种。枝角类优势种为突额湖仙达溞和长肢秀体溞,桡足类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浮游甲壳动物平均密度为43.58ind/L,平均生物量为477.43μg/L。浮游甲壳动物种数由蓄水前的8种增加到16种,广布中剑水蚤和透明温剑水蚤在蓄水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对白洋淀浮游甲壳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白洋淀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浮游甲壳动物34种,隶属于9科19属,其中枝角类(Cladocera)19种,桡足类(Copepoda)16种。物种多样性季节性明显:枝角类优势种在春、夏和秋冬季依次为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而桡足类优势种在冬春季为英勇剑水蚤(Cyclopidae strenuus),在夏秋季为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inae macruroides)和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sihokurnsis)。物种多样性春秋季较高,夏季和冬季较低。浮游甲壳类个体密度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判定白洋淀的水质为中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杨丽丽  刘其根 《水产学报》2013,37(6):894-903
为了解以鲢鳙占优势的千岛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与水温、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千岛湖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3个地区的浮游动物种类、数量以及环境因子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7—2008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15种,其中原生动物16种、轮虫51种、枝角类23种、桡足类25种。浮游动物密度在春季(2007年:840.9/L,2008年:850.5/L)形成高峰;生物量在春季(2007年:1.89mg/L,2008年:0.837 mg/L)和秋季(2007年:1.63 mg/L,2008年:0.802 mg/L)形成双高峰;现存量从河流区至湖泊区依次递减。河流区和过渡区的浮游动物密度均于4 m水层达最大值,湖泊区于8 m水层达到最大值。各位点4~12 m水层的大型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透明溞、蚤状溞、球状许水蚤等和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长额象鼻溞、颈沟基合溞、台湾温剑水蚤等的生物量较高。原生动物、桡足类生物量与溶解氧显著正相关;轮虫、枝角类生物量与总氮、硝态氮、浮游植物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溶解氧、温度、总氮、总磷、硝态氮是影响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透明溞在2—6月份主要受到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上行效应的影响较大,而其他月份主要受水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云龙湖水库沉水植被重建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富营养化水体云龙湖水库利用小型围隔系统研究了沉水植被的重建对浮游甲壳动物的影响。沉水植被重建后,围隔内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得到提高。栽种沉水植物的围隔浮游甲壳动物平均密度为124.3个/L,平均生物量为1.46 mg/L;对照围隔浮游甲壳动物平均密度为93.5个/L,平均生物量为1.20 mg/L;大库浮游甲壳动物平均密度55.7个/L,平均生物量为0.48 mg/L。围隔内生物多样性也有所增加,出现了大库中消失的物种,如奇异尖额溞和透明溞。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养殖池塘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讨浮游甲壳动物对不同生态类型和水环境营养状况的响应情况,于2014年对上海地区的鱼、虾和蟹3种类型养殖池塘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结果共检出18种浮游甲壳动物,隶属于11科14属,蟹塘、虾塘和鱼塘出现的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数分别为16、15和12种。蟹塘浮游甲壳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最高,虾塘次之,鱼塘最低,依次分别为35.2、28.9和7.4 mg/L;年平均丰度也是蟹塘>虾塘>鱼塘,分别为348、302和72 ind./L;3种池塘共同的优势种为广布中剑水蚤、微型裸腹溞和无节幼体。群落多样性指数方面,蟹塘的浮游甲壳动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1.17,0.84),虾塘次之(1.15,0.65),鱼塘最低(1.06,0.60);鱼塘浮游甲壳动物种间均匀分布程度(0.58)较蟹塘(0.48)和虾塘(0.48)高。水质理化指标方面,3种养殖池塘水体在盐度和CODMn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数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丰富度与BOD5呈显著负相关。参照生物多样性指标结果,并结合富营养状态的综合评价方法,评判上海地区3种养殖池塘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蟹塘最轻,鱼塘次之,虾塘最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余姚市主要内河(余姚江、临周江、长泠江和湖塘江)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受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进行4次调查,分析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鉴定浮游甲壳动物39属67种,其中桡足类35种,枝角类32种,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数秋季最低,春、夏、冬季稍高且季节波动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密度和生物量时空分布上,春季与其他季节差异显著,长泠江与其他江差异显著。优势种季节更替较为明显,仅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四季共有优势种。溶解氧、水温和浮游植物密度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从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分季节在3个采样点对沙颍河阜阳段的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沙颍河阜阳段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20种,其中枝角类11种,桡足类9种;枝角类中各季节均为优势种的有蚤状溞(Daphnia pulex)和大型溞(D.magna);桡足类中各季节均为优势种的有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在春季(4月)最高,冬季(1月)最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30~2.13,初步评价表明沙颍河阜阳段水质处于轻度-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海河下游天津段浮游生物的分布特征,在海河下游七个区域共设置28个调查站位,于2013年5月、7月、9月对各站位表层水体的浮游动植物丰度、生物量进行采样调查和分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117种,浮游动物20种,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8.145×104cells/L,主要优势种为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颤藻(Oscillatori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Turp.)de Bréb)、纤维藻(Ankistrodesmus),以蓝、绿藻为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7.679×104 ind/L,主要优势种为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Liévin,))、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相似文献   

17.
在富营养浅水湖泊中,水体光照强度减弱将导致水生植物严重衰退和一系列理化指标的变化,为了探究这些变化对沿岸带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5年5-11月通过覆盖不同层黑色遮阳布建立4个光照梯度(L1-L4),透光率分别是40.5%、17.1%、7.1%和2.8%,并在每个系统中移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模拟自然条件下沿岸带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对低光压力的响应,分析水体理化指标、苦草和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从L1至L4处理组,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少,其平均值分别为1.27 mg/L、0.99 mg/L、0.95 mg/L和0.45 mg/L,且浮游甲壳动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也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2)与其他3个处理组相比,L4组中锯缘真剑水蚤(Eucylops serrulatus)的生物量百分比有所上升(从5%升高至25%),其他大多种类的生物量百分比都有所下降,其中晶莹仙达溞(Sida crystallina)下降最为明显,由50%降至9%;(3)浮游甲壳动物平均生物量秋季(1.28 mg/L)大于夏季(0.54 mg/L),平均丰度夏季(83.79个/L)大于秋季(53.59个/L)。统计分析表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光照强度、溶解氧和p H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溶解氧和p H的变化与苦草的生长紧密相关。研究显示,光照除了可以直接影响浮游动物的摄食外,还能通过影响浮游动物的栖息环境间接影响其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固城湖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高等水生植物等渔业生物资源的现状调查和历史资料对比,探讨了固城湖当前渔业生物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和群落结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固城湖7月绿藻、蓝藻为优势种,4月时绿藻、硅藻为优势种,群落生物量急剧上升,生物群落趋于小型化。浮游动物群落枝角类以长额象鼻溞、短尾秀体溞、诺氏僧帽溞、蚤状溞为优势种,桡足类除了无节幼体与桡足幼体,以跨立小剑水蚤、中华窄腹剑水蚤为优势种,种类组成显示固城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底栖动物近年来腹足类种类数量减少,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种类和生物量上升。高等水生植物锐减厉害,仅发现少许的菹草和苦草分布,生物量较少。研究结果为加强固城湖生物资源的适度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保护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藻类大量生长导致水体光照强度减弱,水生植物严重衰退。为了解水体光照强度减弱对生活在沿岸带草丛中的浮游甲壳动物分布情况的影响,本研究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水族箱中通过移植苦草并覆盖不同层黑色遮阳布来建立4个光照梯度(L1- L4),其透光率分别是40.5%、17.1%、7.1%和2.8%,来模拟自然条件下沿岸带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对低光压力的响应,分析了水体理化指标、苦草和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从不同的光照处理来看,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少,其平均值分别是1.27 mg/L、0.99 mg/L、0.95 mg/L和0.45 mg/L,丰度和多样性也随光照强度减弱逐渐降低;(2)与其他3个处理组相比,L4组中除了锯缘真剑水蚤相对生物量百分比从5%升高到25%,其他种类都有所下降,其中晶莹仙达溞从50%降至9%;(3)浮游甲壳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在秋季(1.28 mg/L)大于夏季(0.54 mg/L),而夏季(83.79 ind./L)平均丰度大于秋季(53.59 ind./L)。统计分析表明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光照强度和苦草生长引起的水体理化的变化显著正相关,主要是溶解氧和pH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及混合藻(金藻和角毛藻1∶1混合)投喂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研究了微藻饵料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发育的效果有差异,金藻是最佳饵料品种,角毛藻次之,其后分别为巴夫藻、小球藻和混合藻,扁藻不适于作为紫海胆浮游幼体的开口饵料。就饵料种类而言,金藻作为紫海胆浮游幼体饵料的成活率可达(23.12±1.8)%,显著高于其他单胞藻类(P<0.05)。就发育速度而言,以角毛藻和金藻混合喂食的海胆浮游幼体整体发育速度最快,幼体平均体长为(885.25±30.49)μm,显著高于其他5种处理(P<0.05);投喂巴夫藻的浮游幼体前期生长较慢,体长为(337.98±24.56)μm,后期较其他单胞藻类生长快,体长可达(580±32.95)μm,适宜作为紫海胆浮游幼体后期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