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6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09篇
  84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地雷达地波法测定红壤区土壤水分的参数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通报》2020,(2):332-342
探地雷达地波法是一种农田尺度快速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有效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方法和卫星遥感方法在含水量监测上的不足。但地波法在红壤地区进行含水量反演的最佳参数仍未确定,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位于南方红壤区江西省鹰潭市孙家流域为例,采用地波法对区域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探测:先使用共中心点法确定所用雷达的系统延时、有效反演深度,并利用Topp、Roth、Ferre和朱安宁四种常用的经验模型由介电常数ε反演土壤含水量;然后通过固定间距法进行区域性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测量,确定雷达测量时的最佳天线间距。这一系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实测值是用烘干法校正的管式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测定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律定地波法在红壤区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反演深度、最优模型和最佳天线间距等参数。结果表明:60 MHz探地雷达地波法反演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时精度最高,误差最小;Roth经验模型更适合于红壤地区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反演,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22 m3m-3;地波法的最佳天线间距为1.0 m,能够准确地反演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对雷达的探测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在1.0 m天线间距下,旱地上的反演精度优于果园,旱地和果园的RMSE分别为0.004和0.020 m3m-3。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总体部署,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辽宁省部分)"的初步设计、监测站点的建设以及验收工作。辽宁省共建成自动水位监测站点455个,监测站点覆盖了全省14个地级市,控制面积达62 118 km~2,全部实现了水位数据自动传输,提高了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精度,形成了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对辽宁省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以及对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产间距即产犊间隔,也称胎间距,指奶牛两次产犊的间隔天数。母牛产后配种天数一般情况下不高于100天,也就是说奶牛产间距应在360天以内,最理想的是一年产一犊.实现乳犊双丰收,使母牛维持正常的生产周期和正常的生理机能,保证母牛健康,延长利用年限。但是在农村散养的奶牛,由于散养管理差,往往造成产间距过长,两年一胎或三年两胎。缩短农村奶牛产间距。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王枣的结果特点,结合传统树形中的整形方法,采用松塔形整枝。使用此法,配合得当的技术管理,第1年单株产鲜枣1千克左右,第2年株产3千克,第3年10千克,第4年20千克,第5年株产25千克。在技术熟练的情况下,产量会更高。具体方法如下:第1年枣树发芽后,留2~3个壮枣头,为第1层主侧枝。当所留枣头长至2~4个二次枝时摘心,其余新生枣头全部留枣吊摘心,对于个别没有枣吊的新生枣头应从基部剪除。在以后的整形过程中,新生枣头的摘心方法也是如此。第2年在原有每个主侧枝上选留2个壮枣头,长至3~4个二次枝时摘心。同时,在中心干中央选留1个新生壮…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型渔船(船长20~35米)捕鱼作业信号灯至今未能达到《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89年修订本)》的要求。本文根据光学原理,对号灯间距分辨率进行了多次测试和研究,并根据我国渔船客观实际提出了小型渔船号灯设置最佳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免耕条件下玉米播种施肥时,采用自然回土方式存在的种肥间距不稳定、种子覆土量不足等问题,采用主动覆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方法】设计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利用EDEM对该装置的作业性能进行离散元仿真,研究圆盘直径、圆盘入土深度、圆盘张角、排种管前后间距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对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圆盘直径(150,175,200,225,250 mm)、排种管前后间距(60,80,100,120,140 mm)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10,135,160, 185,210 mm)为试验因素,利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分析各关键因素对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与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对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了影响种子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圆盘后方开口间距、排种管前后间距、圆盘直径;最优组合是圆盘直径201 mm,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03 mm,排种管前后间距115 mm。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与仿真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63%和11.45%;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较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分别增加了14.30%和19.30%,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21%和7.26%。【结论】所设计的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满足种肥分施要求,为后续种肥分施技术与装置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2015,(3):344
<正>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研发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因打孔盗油等原因造成的管道突发泄漏。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认定为中国石油自主创新重要产品。特点:●融合压力波、音波和流量信号,误报率更低●音波传感器实现微弱信号检测●自动报警,准确定位●手动阀室、低功耗解决方案满足长站间距监测●针对管道特点专业定制,系统配置灵活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恒源煤矿侏罗系煤系地层基本无水,主要充水水源为新近系独山子组的孔隙-裂隙含水层,但是主井筒开拓时,开始涌水量很小,继续向下开拓时,井筒涌水量超过1000m3/h。计算了煤层"两带"高度和新近系含水层与下覆煤系地层间距,研究表明:煤系地层与新近系水体间并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具体的涌水来源尚无定论,估算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为160.74m3/h,正常涌水量为53.58m3/h。  相似文献   
9.
煤层可采性分析是井田煤层开采前的重要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煤层开采的整体规划、资源利用率等,因此需高度重视。以范各庄井田为例,探讨12下煤层的可采性。12下煤层与12煤层间距不稳定,且自身煤厚变化大,因此从相邻煤层间距变化及煤厚两个角度分析12下煤层的实际可采范围及资源总量,最终核定12下煤层的地质储量853万吨,可采储量552万吨。  相似文献   
10.
机播小麦不同施肥方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机播小麦种肥施肥方式,进行了田间试验。选择肥料相对种子的施肥位置、施肥深度和施肥量作为3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肥料相对种子位于侧位或正位的位置对产量的影响次之,施肥量对产量影响最小。正交试验数据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正位深施肥,肥料与种子间距为5cm左右。因为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其他因素很小,从降低投入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应该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