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32篇
基础科学   2篇
  75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拮抗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B8在野外水稻叶面上的定殖情况及拮抗作用,由自然选择和Tn5诱变从B8产生了一株抗菌素抗性突变体BX8.BX8能在含利福平达400μg/ml或卡那霉素达300μg/ml的LB培养基中生长.实验表明该抗菌素抗性的产生没有降低BX8的拮抗活性.该抗性比较稳定,在无抗菌素培养基中培养.BX8至少分裂生长60代内抗性不变.  相似文献   
2.
AIM:To establish cell line FL-POLκ- and to study the role ofPOLκ(polymerase kappa) on genetic stability.METHODS:A mammalian expression vector expressing antisense POLκ gene fragment pMAMneo -amp--POLκ was constructed by cloning the 1 690-1 918 fragment of POLκ gene into the mammalian expression vector pMAMneo-amp- in antisense orientation. FL cells were fransfected with this antisense RNA expressing vector and selected by G418. Based on the shuttle-plasmid pZ189, the mutation assay was made.RESULTS:The spontaneous mutation frequency of supF tRNA gene in the plasmid replicated in the FL- POLκ- was 11.2×10-4, while it was 4.9×10-4 and 3.7×10-4 in the control cells FL and FL-M, respectively.CONCLUSION: POLκ playe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enance of genet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3.
茶薪菇原生质体制备及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茶薪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再生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以溶壁酶的去壁效果最好 ,不同酶组合可提高去壁效果 ,酶解液在 2 0 %时原生质体释放量很高。酶解适宜温度为 30℃ ,培养 4~ 5d的菌丝酶解 3h释放的原生质体最多。以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及再生率均较高 ,再生率达到 5 %左右 ,经紫外线照射 2 0s,致死率即达 70 %以上  相似文献   
4.
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牧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空间诱变育种已成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经过卫星搭载,生物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变异,经过地面选育、筛选和固定变异,培育新品种.在植物方面,国内外已利用该技术培育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及菌类等高产、优质新品种(系).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开创了育种的又一新途径,其在牧草育种的应用还不多,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弱毒株是利用交叉保护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关键限制因子。通过对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强、弱毒株)的全长及部分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筛选出在亲本强毒株PRSV-LM的P1和HC-Pro基因上的8个可能与致病性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位点(I_(309)、K_(481)、K_(598)、R_(728)、F_(753)、L_(754)、N_(787)和D_(944))。采用定点突变和Gibson拼接法,分别成功构建了4种含有2个突变位点(L_(754)和N_(787))、4个突变位点(I_(309)、K_(481)、F_(753)和D_(944))、6个突变位点(I_(309)、K_(481)、F_(753)、L_(754)、N_(787)和D_(944))和8个突变位点(I_(309)、K_(481)、K_(598)、R_(728)、F_(753)、L_(754)、N_(787)和D_(944))的PRSV-LM全长c DNA侵染性克隆突变体:p Gprsvm~2、p Gprsvm4、p Gprsvm6和p Gprsvm8。经人工接种、病症观察和RT-PCR检测,4种突变体克隆均能系统性侵染非转基因番木瓜植株,除克隆p Gprsvm~2的病症表现与亲本强毒株PRSV-LM一致外,其他多位点突变的克隆p Gprsvm4、p Gprsvm6和p Gprsvm8在番木瓜植株上的病症严重程度出现依次减弱,而克隆p Gprsvm8的病症最弱,且延迟2周发病。本实验初步验证了6个氨基酸突变位点(I_(309)→S、K_(481)→Q、K_(598)→E、F_(753)→L、R_(728)→I和D_(944)→N)与PRSV-LM的病症表现及致病力相关,其中K_(598)→E和R_(728)→I可能是影响致病性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8.
9.
李雅华  张启航  王姣  安东  刘新 《核农学报》2020,34(9):1873-1880
为了得到高产吲哚-3-乙酸(IAA)菌株,采用紫外(UV)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的方法,对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产IAA并具有溶有机磷性状的促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获得的目标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菌株经UV诱变和DES诱变均能有效提高其IAA产量。诱变条件为 UV(15 W,30 cm)照射1 min或2 mg·mL-1 DES处理30 min时,得到1株高产IAA的菌株UV19,其IAA产量为33.77 mg·L-1,是出发菌株产量的299.48%。菌株UV19经10代继代,其产IAA能力和溶有机磷性状稳定遗传。菌株UV19产IAA培养发酵优化条件为10%装瓶量、初始pH值8、培养温度25℃、接种量3%、培养时间96 h、含500 mg·L-1色氨酸的LB培养基,优化后IAA产量高达75.47 mg·L-1,为优化前的2.23倍。本研究结果为菌肥及生物法生产IAA提供了基础材料及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以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SCRGVG UAS∶∶axr3-1为材料来进行EMS诱变。通过外源施加激素DEX诱导GVG/UAS系统启动axr3-1在静止中心表达,导致静止中心发生分裂。通过构建EMS突变体库,得到2 616份M2代候选突变体家系。对M2代种子进行初筛得到43个候选家系。经过复筛,获得22个具有稳定表型的突变体家系。根据表型相似性将候选家系分为5类,共6组。将候选家系进行组内杂交,根据F1代植株表型是否与亲本相似,获得2对等位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将为研究干细胞小生境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