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6篇
  82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建冰  李作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57-8758
稻作文化在我国南方源远流长,很多稻作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笔者就稻作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围护结构对基坑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合肥地铁一号线明光路站,施工过程中,由于车站3号出入口为出土口,原计划的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无法实现,更改为钢支撑,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NX,建立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道支撑采用钢支撑代替钢筋混凝土支撑对围护结构的侧移值影响不大,钢筋混凝土支撑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要比钢支撑好,对今后类似工程变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然环境下马铃薯叶片病害识别率低和晚疫病斑定位难的问题,基于大田环境中采集的马铃薯叶片图像,首先对马铃薯叶片病害进行识别,对比AlexNet、VGG16、InceptionV3、ResNet50、MobileNet五种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InceptionV3模型的识别效果准确率最高,可达98.00%。其次对马铃薯叶片的晚疫病斑进行检测,提出一种改进型的CenterNet-SPP模型,该模型通过特征提取网络获取对象的中心点,再通过中心点回归获得中心点偏移量、目标大小等图像信息,训练后的模型在验证集下的mAP可达90.03%,以F1为评价值分析对比其它目标检测模型,CenterNet-SPP模型的效果最好,准确率为94.93%,召回率为90.34%,F1值为92.58%,平均检测一张图像耗时0.10 s。为自然环境下马铃薯叶片病害识别和检测提供较为全面的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现状与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节水农业是华北平原的研究热点。笔者就农田深层土壤水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农田深层土壤水的研究趋势。在华北平原,应进行亏缺灌溉条件下周年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效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迁移学习的无人机影像耕地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用地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无人机技术以其方便、高效、具有低空云下飞行能力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的调查中。但无人机影像普遍光谱信息较为匮乏,因此很难准确、快速地提取出耕地信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迁移学习机制的耕地提取方法(TLCLE)。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剔除线状地物(道路、田埂等),然后,通过引入迁移学习机制将DCNN特征训练过程中得到的特征提取方法迁移到耕地提取中,最后,将所提方法与利用易康(e Cognition)软件进行耕地提取(ECLE)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影像1、2,TLCLE方法耕地提取总体精度分别为91.9%、88.1%,ECLE方法总体精度分别为90.3%、88.3%,2种方法提取精度相当,在保证耕地地块完整、连续性上TLCLE方法优于ECLE方法。  相似文献   
6.
鸡(土从)连续发酵生产营养酱油,其最适接种量为20%,发酵时间7d;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发酵液,可显著提高氨基态N和总N含量,氨基酸生成率达62.8%。  相似文献   
7.
Information is needed about root growth and N uptake of crops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to increas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hort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differences in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itrogen (Ninorg) affected root growth and N uptake of a variety of horticultural crops.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each over 2 years with shallow or deep placement of soil Ninorg obtained by management of cover crops. Vegetable crops of leek, potato, Chinese cabbage, beetroot, summer squash and white cabbage reached root depths of 0.5, 0.7, 1.3, 1.9, 1.9 and more than 2.4 m, respectively, at harvest, and showed rates of root depth penetration from 0.2 to 1.5 mm day?1 °C?1. Shallow placement of soil Ninorg resulted in greater N uptake in the shallow‐rooted leek and potato. Deep placement of soil Ninorg resulted in greater rates of root depth penetration in the deep‐rooted Chinese cabbage, summer squash and white cabbage, which increased their depth by 0.2–0.4 m. The root frequency was decreased in shallow soil layers (white cabbage) and increased in deep soil layers (Chinese cabbage, summer squash and white cabbage). The influence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inorg on root distribution and capacity for depletion of soil Ninorg was much less than the effect of inherent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es. Thus, knowledge about differences in root growth between species should be used when designing crop rotations with high N us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8.
针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饲草产量低、品质差问题,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深松浅旋程度:深松30 cm+浅旋5 cm(S1Q1),深松30 cm+浅旋10 cm(S1Q2),深松40 cm+浅旋5 cm(S2Q1),深松40 cm+浅旋10 cm(S2Q2),深松50 cm+浅旋5 cm(S3Q1),深松50 cm+浅旋10 cm(S3Q2)以及不做处理(CK)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评价其改良效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浅旋能够不同程度降低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和叶茎比。其中,S2Q1处理可降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S2Q2处理可提高紫花苜蓿分枝数、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经PCA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叶茎比和粗蛋白贡献率较大,牧草相对饲喂价值和中性洗涤纤维贡献率较小;深松浅旋S2Q2处理能够获得较高的紫花苜蓿干草产量(6505.44 kg·hm-2)和粗蛋白含量(20.74%);综合性状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S2Q2,S1Q2,S2Q1,S3Q2,S1Q1,S3Q1,CK。由此说明,深松40 cm+浅旋10 cm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草地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毛竹扩鞭成林新竹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林周边扩鞭成林试验表明,不同扩鞭成林措施对扩展区域内新竹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不同措施对新竹株数、扩展范围的影响极显著,对退笋率、胸径的影响显著,对新竹高的影响不显著。施肥措施的新竹扩展范围大、退笋率低;深翻垦复措施的新竹株数多;复合措施的效果更好。随着坡位的降低,毛竹扩鞭成林的新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均呈变好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扩鞭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深松对苏打盐碱化旱田改良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长江  李取生  李秀军 《土壤》2007,39(2):306-309
通过对不同深度深松对经过微咸水淋洗改良的中度和轻度苏打盐碱化旱田的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含盐量和pH等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经过淋洗改良的中度和轻度苏打盐碱化旱田的土壤体积质量、含盐量和pH,明显改善其土壤理化形状,有效地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措施可作为苏打盐碱土改良与持续利用的有效耕作方式加以实施;深松方法以效果极为显著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垄垄沟深松40cm,中耕时垄沟深松30cm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