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68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1117篇
林业   3249篇
农学   1370篇
基础科学   1802篇
  3624篇
综合类   16180篇
农作物   1081篇
水产渔业   1031篇
畜牧兽医   4824篇
园艺   2194篇
植物保护   883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831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797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997篇
  2018年   763篇
  2017年   996篇
  2016年   1141篇
  2015年   1224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1794篇
  2012年   2002篇
  2011年   2043篇
  2010年   1616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618篇
  2007年   1263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5512篇
  2004年   2373篇
  2003年   1533篇
  2002年   846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3年   4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20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养殖户反映,刚刚引进的绒山羊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排稀便、咳嗽等症状。采用林可霉素、银黄提取物注射液、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3~5 d好转,但采食量相比正常羊只仍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该村有20余户都是在10月末开始引进羊只进行一个冬天的饲养,第二年春天出栏。圈舍饲养情况大多是利用自家的院子、菜园子简单围栏,设置几个饲喂槽。  相似文献   
3.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2020年12月18日—21日,部农机化司组织开展2020年第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司领导班子及各处处长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议》的说明基础上,紧紧围绕部党组关于粮食生产、农产品保供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建设等工作要求,梳理总结了2020年农机化工作情况,谋划提出了2021年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大,各地用肥需遵守相应的施肥原则。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当地应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当地施肥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还要减少基蘖肥施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施氮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注意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基肥选用p H较低的复合肥或复混肥,追肥少用或不用尿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1981—2018年旺苍县及其周边共计16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ArcGIS统计分析旺苍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并对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旺苍县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时间和生长期内积温、年日照时数总量都呈上升趋势,具有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降水量有下降趋势,呈北多南少分布特征.干旱频次波动较小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春旱、夏旱频次都呈西多东少特征,伏旱高发区在旺苍南部.暴雨频次随暴雨等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各级暴雨的空间分布均呈北高南低特征.秋绵雨频次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少西多.研究结果为提高旺苍地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及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崇左国家气象观测站1957—2017年共61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崇左市年平均气温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崇左市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5 7℃/a,并在1990年发生向暖突变。春季增温速率最缓慢,秋季增温速率最快;夏、秋季的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对全年平均气温增加趋势的贡献大。近61年来,崇左市年均气温以5年以下的振荡周期为主,20世纪70—90年代呈现出8年及1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且以8年左右的周期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氮奠定科学基础,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6级丰缺指标为≥48,20~48,8~20,4~8,2~4和<2 mg·kg-1,土壤全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1.4,0.8~1.4,0.4~0.8,0.2~0.4和<0.2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7,10~17,6~10,3~6,2~3和<2 g·kg-1。当紫花苜蓿目标产量9~18 t·hm-2、氮肥利用率40%时,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第1~6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68~135,135~270,203~405,270~540和338~675 kg·hm-2。  相似文献   
8.
分别于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花溪河流域典型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不同水体的补给来源、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同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主要水文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月亮湖水库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D和δ~(18)O整体上呈现平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2)地下水的δD和δ~(18)O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西部水田/水库集中区富集,东部旱地集中区贫化,土地利用对研究区环境水文过程影响明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常规资料对晋城市城区2016年7月18—19日强降水过程的天气概况、形成条件、环流形势、致灾因子、预报预警工作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暴雨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86—2016年平度市气温资料,对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1年来平度市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升温达1℃,且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达1.7℃,对该地区气温的升高贡献较大;年平均最高气温波动虽然较大,但其升温幅度仅为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