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2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林业   1997篇
农学   1298篇
基础科学   883篇
  1749篇
综合类   8550篇
农作物   883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2272篇
园艺   2026篇
植物保护   772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66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156篇
  2010年   1017篇
  2009年   1071篇
  2008年   1069篇
  2007年   988篇
  2006年   885篇
  2005年   923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根碱对奶山羊生产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泌乳日龄、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西农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血根碱组饲喂全混合日粮+400 mg/kg血根碱。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血根碱组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血根碱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之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血根碱组的血液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性粒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之间其他血细胞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4)血根碱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之间其他血清免疫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血根碱可以提高奶山羊产奶量,改善机体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栽培代数的木麻黄(第1代FCP、第2代SCP、第3代TCP)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运用BIOLOG微平板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分析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多代连栽响应。结果表明,不同代数的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连栽后木麻黄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显著下降。在6类碳源中,除胺类外,其他5种碳源均呈现FCP>SCP>TCP。PLFA分析共检测到11种PLFA生物标记,FCP土壤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总量明显高于SCP和TCP,3个代数土壤中含量最高的PLFA生物标记是i16:0、a15:0和18:1ω9c。土壤中特征微生物含量差异明显,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真菌和放线菌。随栽植代数增加,细菌含量减少,真菌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呈现FCP>TCP>SCP,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密切相关。可见木麻黄连栽显著影响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因此根际土壤微生态失衡可能是导致木麻黄连栽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系表型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数量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粮食安全供给压力,育种学家亟需培育高产、高效作物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基于根性状的品种培育改良可有效提高作物水分、养分利用率,但根系表型观测的困难性极大地限制了育种进程.随着自动化控制、成像和传感器以及图像解译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根表型信息系统性收集已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一系列适用于室内或田间的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根系二维或三维结构测定技术;系统阐述了主流的根表型参数提取图像分析技术和软件;探讨了基于根表型平台的根性状筛选应用于新品种培育的成功案例,并对高通量根表型平台的进一步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插装阀在静止状态下,由于静摩擦的原因,导致阀芯与阀套出现卡滞现象;在运动状态下,由于压差和阀芯微偏移的原因造成阀芯与阀套发生磨损;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带有导流槽的插装阀阀芯。基于缝隙流动和液压卡紧分析,建立插装阀阀芯与阀套间隙的CFD优化仿真模型,通过N-S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卡紧力方程联立得到阀芯与阀套间卡紧力的推导公式。基于CFD仿真模拟分析,比较新型阀芯与原阀芯不同模型间隙的切线应力、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入口压力为12 MPa时,原阀芯的切线应力在12 000 Pa上下波动,大于新型阀芯切线应力4 200 Pa;在入口压力为8 MPa时,原阀芯的切线应力在7 200 Pa上下波动,大于新型阀芯切线应力3 000 Pa;且原阀芯切线应力的波动范围远大于新型阀芯。新型阀芯在阀套间的受力更加平稳,磨损更小。研究结果为插装阀优化以及减少能量损失和改善润滑条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旨在了解河南省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进化和基因组特征。2018年4月,从河南省某一出现疑似流感症状猪群中采集鼻拭子样品150份用于分离病毒,对分离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同时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研究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获得1株H1N1亚型病毒[命名为A/swine/Henan/NY20/2018(H1N1)]。遗传进化表明,其HANA基因属于欧亚类禽H1N1分支,PB2、PB1、PANPM基因属于2009甲型H1N1分支,NS基因属于经典H1N1分支。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为PSIQSR↓GL,具有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在小鼠肺和鼻甲有效复制并能引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本研究分离到1株3源重排H1N1亚型病毒,对小鼠呈现一定致病力,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SIV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条锈菌高感品种铭贤16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45、-40、-35、-30、-25、-20℃7个不同温度梯度,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离体处理后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35~-20℃低温下,条锈菌夏孢子可存活10 d,接种寄主小麦后病叶率2.36%~74.39%,平均严重度0.13%~4.21%;-40℃下可存活8 d,病叶率1.23%~2.78%,平均严重度0.01%~0.29%;-50℃下可存活6 d,病叶率1.04%~1.39%,平均严重度0.01%~0.17%。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夏孢子致病力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夏孢子离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致病力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盆花月季'仙境'为试材,采用根部浇灌方式,设置0(P0)、10 (P10)、20(P20)、30(P30)g·柱-14个磷供应水平,研究了磷水平对盆花月季'仙境'根系生长、不同器官氮磷养分吸收、叶片SPAD值以及开花品质(花朵数量、花径、花朵干质量等)的影响,以期为月季养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磷不同供应水平明显改变了'仙境'的根系形态,P20和P30处理较P0和P10处理,总根长增加了81%~111%,总根表面积扩大了133%~196%,细根总长度增加了95%~119%.植株不同器官(新生叶片、新生枝条和根系)生物量和氮、磷养分积累量表现出与根系生长类似的趋势.与P0和P10处理相比,P20和P30处理单株花朵数量增加128%~206%,叶片SPAD值增加16%~21%.与对照P0相比,P10、P20和P30花径分别增加12%、19%和24%.植株总根长与总氮和总磷吸收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盆花月季'仙境'对不同磷供应水平表现出高度的根形态可塑性,适宜的磷供应水平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提高开花数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桑树受涝后 ,生理机能普遍减弱 ,表现为枝条生长速度缓慢 ,桑树开发发黄 ,根尖萎缩 ,须根逐渐腐烂。结合洪灾后桑树管理 ,笔者试验了用不同种类的肥料作根外施肥对涝后桑树生长的影响 ,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桑树   15年树龄湖桑 32号 ,受涝 10天左右。1.2 供试肥料及浓度   0 5 %的尿素溶液 ,1%的草木灰浸出液 ,0 3%的食用醋酸溶液 ,清水为对照。1.3 试验方法   1997年 7月 11日在同一地块里选择四株条件基本相同的桑树分别用“1、2、3、4”给予标记 ,调查每株桑树的枝条数、条长。用 0 5 %尿素溶液喷施 1号桑树 ,…  相似文献   
9.
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 ,是根据芦笋的生长发育规律 ,在芦笋休眠期创造适应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进行假植栽培促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般 667m2 栽 2万株左右 ,产量可达 2t以上 ,经济效益在 4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培育健壮芦笋根株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培育健壮优良的芦笋根株 ,因为根内的养分积累愈充足 ,促成栽培的产量就越高。一般假植栽培需采用定植后 1~ 3年的根株 ,并选用早熟、多茎、生育快的绿芦笋品种。培育健壮的芦笋根株 ,必须抓好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工作。1 1 培育壮苗 为缩短根株培育时间 ,夺…  相似文献   
10.
红芽香椿根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芽香椿的椿芽优质高产,食用价值大,而且该类型的适应性强,既可灌丛式栽植,又可作材菜兼用的乔木经营。但因其很少结种,致使苗源短缺,制约了红芽香椿的发展速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并取得成功。今根据试验结果,写成本文,仅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