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07篇
  96篇
综合类   1181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插装阀在静止状态下,由于静摩擦的原因,导致阀芯与阀套出现卡滞现象;在运动状态下,由于压差和阀芯微偏移的原因造成阀芯与阀套发生磨损;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带有导流槽的插装阀阀芯。基于缝隙流动和液压卡紧分析,建立插装阀阀芯与阀套间隙的CFD优化仿真模型,通过N-S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卡紧力方程联立得到阀芯与阀套间卡紧力的推导公式。基于CFD仿真模拟分析,比较新型阀芯与原阀芯不同模型间隙的切线应力、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入口压力为12 MPa时,原阀芯的切线应力在12 000 Pa上下波动,大于新型阀芯切线应力4 200 Pa;在入口压力为8 MPa时,原阀芯的切线应力在7 200 Pa上下波动,大于新型阀芯切线应力3 000 Pa;且原阀芯切线应力的波动范围远大于新型阀芯。新型阀芯在阀套间的受力更加平稳,磨损更小。研究结果为插装阀优化以及减少能量损失和改善润滑条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夫妻双方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户籍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婚后的主观幸福感。夫妻双方的年龄差距越大,生活幸福感越弱,且这种影响更多地存在于男性和农业户籍人口中;夫妻双方的受教育程度差距虽然有利于女性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却会恶化男性的主观幸福感;夫妻双方的收入差距越大,生活幸福感越强,且对于女性和农业户籍人口而言,收入差距对生活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夫妻双方都是农业户籍相比,夫妻双方都是非农业户籍的幸福感更强。夫妻双方的个人特征差异对婚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与户籍差异。  相似文献   
3.
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财产性收入对提高贵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试图探索提高贵州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海南半干旱地区芒果间作柱花草及作物效益初探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1998~2001年在海南东方干旱半干旱燥红土芒果与柱花草及作物间作示范区的实践表明,在芒果园间作扁豆、柱花草、番薯和花生可显著提高芒果挂果率,芒果收入比芒果单种分别增加97.79%、98.53%、54.41%和48.28%,果园综合收入比芒果单种分别增加108.55%、98.53%、97.98%和91.58%,同时,果园间作可显著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的含量和土壤pH值,间作扁豆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3.3%,间作柱花草使土壤全氮增加43.92%,速效磷增加78.16%,从而达到了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管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趋利行为使得在企业收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的股东及经营者,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或侵蚀他人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为了保证分配的效率和公平,防止他人利益受损,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本文认为,需要从财务角度对企业收益的内部分配进行规范,建立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收益内部分配的管理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Many crop growth models requir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Consequently, model simulations can be obtained only at a limited number of locations, i.e. at weather stations with long-term records of daily data.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crop production at country level, we present in this study a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crop growth model outputs. As case study, we interpolated, simulated and aggregated crop growth model outputs of sorghum and millet in West-Africa. We used crop growth model outputs to calibrate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environmental covariates as predictors. The spatial regression residuals were investigated for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residuals together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oretical crop yield at all locations using kriging with external drift. A spatial standard deviation comes along with this prediction, indicating the uncertainty of the predi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land use data and country borders, we summed the crop yield predictions to determine an area total. With spatial stochastic simulation, we estimated the uncertainty of that total production potential as well as the spatial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e compared our results with the prevailing agro-ecological Climate Zones approach used for spatial aggregation. Linear regression could explain up to 70%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yield. In three out of four cases the regression residuals showed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potential crop production pe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Zones approach was in all countries and cases except one within the 95% prediction interval as obtained after yield aggregation. We concluded that the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can estimate a country’s crop production, including a quantification of uncertainty. In addition, we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geostatistics to create tools for crop modelling scientists to explo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yields and spatia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o assist policy makers with tangible results on yield gaps at multiple levels of spatial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7.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住房问题严重,是我国社会不公平的集中表现和原因所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住房政策改革及实施力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潘明明 《北方园艺》2021,(7):154-161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动力,但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受到城乡市场分割的门槛调节。该研究借助2001—2017年全国30个地区(因数据缺失,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未涵盖,下同)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就城乡市场分割调节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向好,但地区间差异悬殊;(2)土地规模化经营驱动农业生态效率改善,但存在城乡市场分割门槛调节,弱市场分割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强市场分割地区作用相反;(3)城乡市场分割调节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主要通过限制农产品、劳动力、资本城乡合理流动,削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发展意愿和能力途径展开;(4)我国多数地区城乡市场分割水平偏高,区域发展中城市资源偏向和工业优先发展突出,需进行及时改革。该研究可为政府制定绿色农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欲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产业、地域环境等因素协调其所在地的经济收入是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结合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地形特征等可能产生人均纯收入差异的空间因子,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人均纯收入差异驱动力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调控及经济建设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第一产业类型和二三产业发展程度是造成当地人均纯收入差异的关键驱动力;交通便利程度、水资源供给能力、高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当地人均纯收入差距;并且这4个因子与前2个产业因子对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得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q=0.30)以及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较小(q=0.37)是限制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所在地巴彦温都尔苏木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交通不便(q=0.11)及海拔较高(q=0.15)等地域环境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巴彦温都尔苏木与周边区域的人均纯收入差距。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当地的下一步发展应重视以下3个方面:1)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适当发展传统畜牧业转型;2)将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为特色品牌进而推动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旅游的发展;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10.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64-20166
分析了农民内源性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困境,认为其根本障碍在于农业的先天弱质性、从农主体的素质滞后性和农业外在体制的缺陷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知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