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篇
  41篇
综合类   9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巢湖流域沿岸分布着很多圩区,人们在圩内进行各种农业活动,圩区营养盐的输出是造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的输出特征,笔者通过在巢湖流域河网地区选择比较典型的圩区,于2014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探讨在自然降雨-径流的条件下圩区各类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输出特征。2014年稻季共进行了9次排水,排水量总计73.09 mm,径流系数为0.37,9次排水事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3.42、0.22 mg/L,圩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降雨-径流强度是影响营养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稻季生长期内TN和TP的输出量是0.28、0.017 kg/hm2,占稻季施肥总量的1.7%和0.16%。径流量是影响营养盐输出总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施肥量和施肥至排水事件的间隔天数也是是影响营养盐输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重要的输水线之一菜子湖线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12种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s)在沿线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以更好地评估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域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及生态风险情况。结果表明,水体中 OPPs 的总浓度范围为112.8 ~ 1781.4 ng/L,主要以溴硫磷、三硫磷和灭线磷为主;沉积物中 OPPs 的总浓度范围为 290.33 ~ 13105.25 ng/g,主要以灭线磷、治螟磷和毒虫畏为主。相对于我国其他水域,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线水体和沉积物中 OPPs的主要污染物类别差异较大。水体中 OPPs 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溴硫磷、三硫磷和毒虫畏在菜子湖线全域均表现出较高生态风险(RQ > 1),C、D、H 和 K 这4个站点 OPPs 风险较高(RQ > 10000),敌敌畏和治螟磷在大部分水域表现出中等(0.1 < RQ < 1)或低生态风险(RQ < 1)。本研究结果不仅为今后长期追踪评估引江济淮工程沿岸水环境生态质量提供必不可少的本底数据,也为评估菜子湖线水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养殖期间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4年对安徽省巢湖市6个乡镇的池塘、稻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生与流行存在着季节性,其发病率年平均依次为47.3%、59.6%、51.9%、46.7%、60.0%、29.9%,逐月比较发病率最大峰值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感染率年平均分别为66.6%、75.8%、57.8%、52.0%、86.0%、39.3%,死亡率年平均依次为38.3%、44.6%、36.3%、29.6%、43.5%、21.6%;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与出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水温持续偏高呈正相关(r=0.7657、r=0.7385、r=0.7237,P<0.01)。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检测巢湖麻鸭公母群体共144只个体MSTN基因外显子3和内含子2的SNPs位点,分析SNPs与8周龄体重、12周龄体重和屠宰性能(胸肌率、腿肌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3(6375 bp)检测到G/A突变,形成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型,公鸭群体中AA型胸肌率显著高于BB型 (P<0.05);母鸭中AB型胸肌率显著高于AA型和BB型 (P<0.05), AA型腿肌率显著高于BB型(P<0.05);各基因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内含子2(5264 bp)检测到T/C突变,产生的3种基因型分别为DD、DE和EE型,各基因型间体重和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 合并基因型结果显示,ABDD型母鸭胸肌率显著高于AADD型(P<0.05)并且极显著高于AAEE型和BBDD型(P<0.01),ABDD型母鸭腿肌率显著高于BBDD型母鸭(P<0.05);公鸭在各周龄体重上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鸭,但在屠宰性能上普遍显著低于母鸭。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巢湖麻鸭公鸭早期生长速度快于母鸭,母鸭ABDD基因型表现出较高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5.
黄木易  何翔  吴迪  吴杨  王少成 《土壤》2015,47(5):994-1000
基于GIS和遥感平台提取巢湖流域范围,分析了2000-2013近15年来的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①近15年来,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呈现"三减一增"的变化趋势,即林地、农地和水体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呈上升趋势,其中,农地面积下降明显,建设用地面积增幅较大;②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两极分化,弱土地利用程度显著下降,强土地利用程度明显增加。分析表明,2000—2013年的近15年间,弱和较弱土地利用程度的流域面积下降3 429 km~2,占总流域面积24.61%;较强和强土地利用程度的流域面积上升729 km~2,占总流域面积5.23%;③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2000年和2013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全局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值分别为0.802 2和0.753 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巢湖流域土地利用程度不是无序的,而是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LISA图显示土地利用程度的高高值区主要集聚在以合肥市区为核心的周围,低低值区主要集聚在以西南部的大别山森林地区和中部巢湖及沿湖周边。  相似文献   
6.
巢湖沉积物总磷含量及无机磷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巢湖沉积物总磷含量的水平、垂直分布以及磷的无机形态.表明结果: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范围在0.3~1.1 mg/g间,平均含量为0.55 mg/g.总磷含量的水平分布有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河口沉积物总磷的垂直分布出现变化程度的差异.巢湖沉积物无机形态的磷主要以Fe-P、Ca-P为主,两者之和为总磷的80%以上,但Fe-P与Ca-P表现出相异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生中鸭的放养密度及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密度为10只/667 m2、20只/667 m2和30只/667 m2,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将110只巢湖麻鸭随机分为4组,经58 d的稻鸭共生试验表明:稻鸭共生技术具有良好的稻田除虫、除草和防水稻病害效果。在稻田中放养鸭子20只/667 m2具有良好的鸭只生长情况和最高的水稻产量,为最佳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业圩区的排涝以及水环境问题,该研究以江苏里下河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满足里下河圩区设计排涝标准与水质净化要求为目标,构建农业圩区坑塘-排水沟道湿地系统最优水面率数学模型.模型以工程系统总费用现值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泵站涝水外排能力与圩内水面率、水面率上下限、水环境容量与圩内坑塘与排水沟道系统的关系(主要包括圩内坑塘沟道...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以CNKI、维普、SCOPUS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治理方向的发文量最多,其中大多数是从源头控制、中间拦截、末尾治理定性叙述的,模型和现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参考国外通用模型进行验证及负荷估算等。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为巢湖该领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马友华团队等是该领域的核心团队,主要发文期刊有《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学通报》、《水土保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由此发现,巢湖流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方向,其中定性叙述治理措施文献偏多,定量研究治理效果和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模型的创新性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巢湖流域众兴水库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安徽省巢湖流域众兴水库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了解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特征,以期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巢湖流域众兴水库小流域内进行实地的走访调研,对水库周边3个村域的种植、养殖及人居面源污染进行分类调查和核算分析。[结果](1)众兴水库项目区周边3个村落面源污染排放源中,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负荷率最大,污染物排放量达到109.00t,污负荷率最大为57.52%;种植业化肥施用带来的面源污染物总量达25.52t,负荷率为13.47%。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为29.01%,污染物总量达到54.97t。(2)在化学需氧量(COD),TN,TP这3个评价因子中,以COD的污染负荷率最高,达74.26%;TN污染负荷率为21.13%;TP的污染负荷率为4.61%。[结论]小流域内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是威胁众兴水库水源地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构成因子,也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