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137篇
基础科学   63篇
  443篇
综合类   1717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206篇
畜牧兽医   1225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降低某尾矿堆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对该尾矿堆河堆场之下的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封闭阻隔处置。综合考虑尾矿堆的安全稳定性、环境污染现状、水利防洪等因素,提出了采取阻隔屏障、临空面支护隔离及防渗膜+黏土+种植植物覆盖等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从而达到污染源头削减与生态恢复协调控制效果,为尾矿和污染土壤的环境原位风险防控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尾矿液单一胁迫下对其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在探讨狐尾藻对Pb耐性机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狐尾藻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以及干质量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在100%Pb尾矿液处理下地下部的干质量较对照下降显著(P0.05)。此时,地上部干质量较对照也呈下降趋势,但整体幅度不大,说明狐尾藻幼苗的生长整体受到明显抑制;随着Pb尾矿渗出液单位浓度的升高,幼苗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且整体均低于对照。在纯Pb尾矿液处理条件下,Chla、Chlb和Car的含量比对照下降了14.6%、29.6%和23.2%;所有处理中幼苗地下及地上部相对电导率与Pb尾矿液浓度成正比且均高于对照。各个处理的地上及地下部Pro含量随着Pb尾矿液浓度增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地上和地下部的AsA含量和GSH含量变化呈低浓度上升,高浓度下降的趋势。在25%Pb胁迫处理下,幼苗中AsA含量在地上和地下部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P0.05),较对照增加了93.5%和89.8%。而地上和地下部GSH含量较对照增加了35.7%、4.36%。数据表明,狐尾藻对Pb胁迫下的环境有一定的抗性,可被用于Pb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马兵 《中国种业》2020,(7):74-75
铜麦6号是半冬性品种,株型半紧凑,田间长势好,在旱地、盐碱地、水地均可种植。对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旱薄、抗盐碱地的小麦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湘西州2000年和2015年两个年份采集的土壤样品有效铜数据为研究对象,其中2000年土壤样品为446个,2015年为1 242个,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湘西州烟区土壤有效铜的描述性统计特征、时空变异格局。结果表明,从基本统计特征和分布频率来看,15年间湘西州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值由1.05 mg/kg上升到1.89 mg/kg,上升幅度达80%,不同等级的土壤样品有效铜分布频率变化较大,与2000年相比,2015年土壤有效铜适宜等级的样品比例减少了32.35个百分点。同时,极低、低、高和极高等级的样品比例分别增加了1.93、1.49、12.00和16.93个百分点,表明烟区土壤有效铜含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从时空变异来看,15年间,土壤有效铜块金效应增大,随机性因素对土壤有效铜空间变异影响增强,土壤有效铜分形维数减小,表明有效铜呈现出更多较大尺度上的变异特点。从时空分布的变化来看,2015年土壤有效铜含量高和极高等级的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33.94%和10.94%;而适宜等级则大幅下降,比2000年下降了45.01%。  相似文献   
5.
对粗蛋白质消化率来说,不同铜源对其未见显著影响(p<0.05,表4)。但不同形式的铜在仔猪日粮中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极显著(p<0.05),其中有机铜加硫酸铜组以及碱式氯化铜组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硫酸铜组最低。这可能是因为以有机或碱式氯化铜形式存在的铜改变或改善了铜的吸收途径,从而提高了铜的表观消化吸收率。但是同时添加有机铜和碱式氯化铜的混合组却降低了铜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硝酸—高氯酸的湿灰化前处理方法处理饲料样品,测定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铜和铁的含量,同时采用干灰化法(国标法)检验测定结果,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湿灰化法可以达到国标干灰化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在测定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铜和铁含量时硝酸-高氯酸湿灰化法可以代替国标法。  相似文献   
7.
余商 《油气储运》2009,(12):10-10
近日,欧盟发布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1253/2008,规定允许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鸡的增肥,其最大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含水量为12%)中铜元素含量为25毫克,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Ⅰ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每1kg饲料中添加125-250mg铜,能够上调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Ⅰ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雏鸭铜中毒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喂给铜12.16mg/kg(对照或1组)、850mg/kg(2组)和1050mg/kg(3组)日粮7周。结果表明,后两组雏鸭分别于3周龄和2周龄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并出现死亡;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变性,大小不等;血清铜含量和肝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铜对肉仔鸡的营养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铜是肉用仔鸡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对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简要介绍肉用仔鸡对铜的吸收、代谢,铜的生物学功能、饲料中适宜的添加水平以及不同铜源对肉用仔鸡的营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