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98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262篇
  160篇
综合类   887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林分为空间单元,动态评估小班尺度潜在森林火灾风险对于火灾预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多年采脂思茅松林分为对象,采集多年未采脂、采脂条件下的林分因子样本,以火源可及性、死可燃物载量、林分易燃性,以及坡度、坡向、地表湿润度为评估变量,构建小班尺度上的森林火险评估模型,分别评估林分在全国火险等级模型下的基础火险值(BHX)、未采脂条件下的静态火险值(SHX)及采脂条件下动态火险值(DHX)。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地图模拟表达采脂活动引起林分可燃物载量和易燃性、火源密度等增加下的火险动态变化格局,并分析林分森林火险等级大幅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林分具有一致的基础森林火险值(BHX),危险性大;林分可燃物条件差异造成的未采脂林分静态火险值差异较大,大部分小班处于高火险等级;林分因采脂经营活动使各小班火险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林分火险等级主要集中在极高火险,火险上升比率大于25%的林分面积超过60%;过度、非规范的采脂经营活动是林分火险等级增加的主要原因。林分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火险评估精细化至不同经营水平下的林分小班尺度,研究对基层林火管理及其它经营措施下火险动态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阔叶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专家群体对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树龄、产量进行柑橘园产量等级经验评估,应用回归方法筛选出柑橘园产量等级的统一量化模式,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可比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饲料与畜牧》2003,(6):10-14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中央控制室含微机的主控制台(或控制箱)及相关仪器、仪表,对饲料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监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环境污染聚类分区及林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大陆29省(市、区)的土地资源、地形、水文、气候、生物、能源消耗、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环境质量现状等资料,应用等级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全国分为9个分区,其中:东北、黄土高原和四川为风沙、侵蚀、酸雨严重污染区;黄淮海平原和云贵高原为盐碱、酸雨重度污染区;东南部平原丘陵山区8省为侵蚀、盐碱、酸雨中度污染区;青藏高原、新疆和海南为高寒、干旱、风暴潮轻度污染区,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相应的林业对策,从而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林业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野生动物的等级心理刘陆先日本生物学家对生活在达卡萨基雅马山上的猕猴,进行过持续8年之久的跟踪观察。他们给猕猴一一编上号码,牢记它们各自的脸孔与其他方面的特征.随时随地能够准确地辨认。研究人员不分昼夜,始终坚持值班,将亲眼目睹的猕猴的各种行为,详细地记...  相似文献   
8.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要评星级了。商务部目前已会同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单位起草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业技术条件”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级划分及评定”2个国家标准,目前正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社会意见,在年内一旦修改完成后,将按场地环境条件、设施设备条件、综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个方面,把全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四个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四A级(AAAA)、三A级(AAA)、双A级(AA)、A级(A)。与往常的市场管理标准不一样的是,商务部与有关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规定得很详细,比如市场里“场内道路与建筑面积比例大于或者等于1∶3,…  相似文献   
9.
槐山羊板皮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山羊板皮亦称“槐皮”、“汉口路槐皮”,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之一,畅销国内外市场。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槐山羊板皮进行研究。本文将20年来槐山羊板皮的研究进展概括总结,供同行参考。 1 板皮名称及其由来 清朝中期,河南省沈邱县槐坊店(今槐店镇、沈邱县城)的皮行购集周围的山羊板皮,运至汉口,尔后销往全国各地;1861年远销英、法、德、美及日本等国,受到好评。为区别于其他山羊板皮,槐坊店的皮行将其购集的山羊板皮打成捆后,在其皮肉面印上“行号”并印上“槐”字,故称“槐皮”、“汉口路槐皮”。1981年槐皮山羊命名为“槐山羊”后,称“槐山羊板皮”[1]。 2 板皮产区、产量与出口概况 槐山羊板皮产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的黄淮地区,主要产于河南省周口地区,其中心产区位于该地区的沈邱、项城、淮阳和郸城县(市)。产区系平原农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林茂粮丰,饲草丰富,六畜兴旺,除产槐山羊板皮外,还产黄牛皮、水牛皮、马皮、骡皮、驴皮、猪皮、狗皮、兔皮等[2]。 据周口地区统计局资料,全地区1962年产槐山羊板皮18.7万张,1978年109.5万张,1997年达339.9万张,其中中心产区196.6万张,占57.84%。全地区1981~1988年每年出口槐山羊板皮平均108.16万张,1995~1997年平均每年出口近300万张。1998年河南省约产槐山羊板皮1 000万张,出口900万张;全产区约产槐山羊板皮1 300万张,出口1 000万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