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施与国外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组分和含量及与国外白肋烟的异同,以恩施不同产区及美国、马拉维白肋烟样品为材料,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样品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在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香叶基丙酮、苯甲醛、糠醇等单一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异较大。以巨豆三烯酮为代表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以美国烟叶最高,恩施次之,马拉维最低;恩施白肋烟苯丙氨酸类、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均高于美国和马拉维,而西柏三烯的主要降解产物茄酮则低于国外烟叶。聚类分析将供试样品分为3类,80%的恩施样点与美国同属一类,表明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美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密度对白肋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种植密度对白肋烟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及品质的影响,确定白肋烟最佳种植密度,为优化其农艺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OPA、FMOC联合在线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白肋烟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种植密度对白肋烟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天冬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胱氨酸;总游离氨酸的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以行株距100 cm×50 cm、种植密度19995株/ha烟叶的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总得分最高,行株距110 cm×45 cm、种植密度20190株/ha和行株距120 cm×40 cm、种植密度20835株/ha次之,行株距120 cm×50 cm、种植密度16665株/ha得分最低。【结论】种植密度对白肋烟中的天冬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含量的影响最大,而对胱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影响较小。行株距110 cm×45 cm,种植密度20190株/ha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大,可获得质量好、品质优的白肋烟烟叶。  相似文献   
3.
不同白肋烟品种叶面腺毛密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白肋烟品种为材料,对烟叶成熟过程中叶面腺毛形态和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总腺毛密度随着烟叶的成熟呈下降趋势.移栽后56~86天,长柄腺毛密度逐渐减少,短柄腺毛密度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腺毛密度差异明显,不同部位腺毛密度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长柄腺毛是白肋烟叶片上腺毛的主要类型.随着烟叶成熟,长柄腺毛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腺毛头部的分泌物增多充盈,到过熟期,腺毛萎缩、衰老和脱落的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选择、种植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白肋烟-甜玉米-豌豆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白肋烟马铃署Y病毒病连年发生。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防治马铃署Y病毒病的途径,综述了其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措施。要控制马铃署Y病毒病的危害,应尽快选育抗病品种,注意烟田选择和田间卫生,加强栽培管理,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微肥亚硒酸钠对白肋烟TS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肋烟品种TN86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微肥亚硒酸钠 ,然后分别进行杀青烘干和自然晾晒调制处理 ,最后分析测定其不同部位叶片的TSNA含量。结果表明 :自然晾晒调制处理的叶片TSNA含量远高于杀青烘干调制处理的叶片 ;对于自然晾晒调制处理的叶片 ,当微肥浓度为 10 μg/ml时 ,其上、中、下部烟叶的TSNA水平均有所提高 ,随着微肥浓度的增加 ,其TSNA水平逐渐降低 ;当微肥浓度增加到 40 μg/ml时 ,其TSNA水平达到最低 ,以后逐渐平稳。对于经过杀青烘干处理的叶片 ,当微肥浓度为 10 μg/ml时上、中部白肋烟烟叶的总TSNA含量分别降低了 5 2 %和 3 7% ,随着微肥浓度的提高 ,变化趋于平缓 ;对下部叶来说 ,喷施微肥浓度在 10~ 40 μg/ml范围内 ,其TSNA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 ;当喷施浓度≥ 40 μg/ml时 ,TSNA含量又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组分和含量及与国外白肋烟的异同,以恩施不同产区及美国、马拉维白肋烟样品为材料,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样品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在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香叶基丙酮、苯甲醛、糠醇等单一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异较大。以巨豆三烯酮为代表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以美国烟叶最高,恩施次之,马拉维最低;恩施白肋烟苯丙氨酸类、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均高于美国和马拉维,而西柏三烯的主要降解产物茄酮则低于国外烟叶。聚类分析将供试样品分为3类,80%的恩施样点与美国同属一类,表明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美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将刚调制结束的白肋烟在模拟恩施仓库的存储条件下存储,分阶段取样,利用minitab软件对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和4-(N-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NNK)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NNK含量上部叶最高,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并且区域差异不大;白肋烟NNK含量与烟碱、总氮、总钾及总氯的相关性不显著;调制结束至打叶复烤环节白肋烟NNK含量随时间变化呈二次曲线趋势,因此可以利用二次曲线方程来预测调制结束至打叶复烤环节白肋烟NNK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对恩施白肋烟烟碱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总干物质积累量,并能增加叶片表皮细胞的饱满程度;打顶处理能够改善调制后白肋烟叶片的物理和化学品质,各部位叶片烟碱含量随打顶时期推迟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综合各品质性状表现,宜在初花期至盛花期打顶,以期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恩施白肋烟品质。  相似文献   
10.
烟草研究所主要开展以优质烟叶生产为中心,研究攻关烤烟、晒烟、白肋烟的新品种选育、配套规范化栽培、调制技术、土壤肥料以及烟草营养诊断、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近20年来,承担科研项目有47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