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多年冻土Cu、Pb元素分布特征,文章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冻土36个样点144个样品进行了Cu、Pb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Cu元素含量范围在12.0~19.0mg/kg之间,Pb元素含量范围在14.0~25.0mg/kg之间。在不同冻土层深度、不同坡位、不同坡向上,其冻土Cu、Pb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对冻土Cu、Pb元素含量影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土层深度>坡向>坡位。  相似文献   
2.
姜利  张丽娜 《森林工程》2014,(1):117-119
热棒主要是在冬季将地下的热通过热棒导向大气,使冻土范围和冻土上限都变大,这样使冻土路基更加稳定.由于热棒只能影响一定的区域,所以热棒的埋设位置对热棒保护路基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MRDT600温度监测系统对埋设直插型热棒的试验路路基与埋设了斜插型热棒的试验路路基进行温度监测.通过对监测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直棒、斜棒与L型热棒在保护冻土路基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4.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根据490个植被调查样点数据和3种遥感数据集的27个变量,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模拟出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10个气候系统模式在2050年和2070年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裸地)潜在分布结果。同时为保证数据分析的一致性,利用数据对当前高原草地类型也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相比当前高寒草地分布面积,预计在2050年和2070年裸地和高寒草甸面积微弱减少,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面积在微弱增加,高寒沼泽草甸面积变化不明显。结果在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研究不仅可以为高寒草地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植被类型相关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碳循环的探讨提供部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典型冻土区土壤制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青藏高原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的东部边缘,青海省兴海县温泉地区的野外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区遥感数据的分析,开展了土壤制图方法的探讨。以成土因素学说和土壤-景观模型理论为基础,筛选土壤分类潜在变量,在不同的变量组合下运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建立土壤-景观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预测性分类。为了更好地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五折交叉方式进行结果的验证。并通过对比不同变量组合的交叉验证结果和分布模拟结果图,确定了适合典型冻土区土壤分类的环境变量组合,以较少的样本知识较好地预测该区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冻土活动层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活动层增加,冻土活动层相对较深地区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较高,冻土区比非冻土区均有降低;2)随活动层的增加,冻土区中各活动层样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出现升高趋势,均比非冻土区样地有所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出增加趋势,比非冻土区有所减少,全钾含量表现出减小趋势;3)RDA分析结果显示,冻土土壤因子中,冻土地表地温因子和活动层厚度因子影响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8.
刘秀  贾艳敏 《森林工程》2007,23(3):45-47
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热量引起了桩周冻土一定范围升温及融化,本文按照桩周冻土颗粒的不同,编制Visual Basic6.0程序计算桩周融土压力,从而计算回冻初期单桩承载力。所得结果与按照铁路桥涵与公路桥涵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多年冻土地区的钻孔灌注桩回冻初期的单桩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所得结论可为多年冻土地区桥梁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海-西藏500 kV直流联网工程输电线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已有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勘察结果,结合输电线路工程特点时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冻土工程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输电线路沿线跨越540 km的连续片状多年冻土区和80 km的岛状多年冻土区,其中高含冰量冻土区占一半左右,低含冰量冻土区占25%;工程稳定性差的冻土地温带分布广;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普遍存在,冻胀融沉是输电线路塔基失稳的主要原因,其中冻拔问题将是输电线路工程面临的新问题;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于沿线,对线路构成较大危害;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冻土退化较为显著,对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结合地下冰发育规律和工程特点,提出了输电线路选线选位的原则,以及塔基设计建议方案,并针对可能存在的工程问题给出施工建议.其研究成果将为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崔志平  伍永秋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39-141,144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2001-2006),大量人员、材料、设备和生活物资的运输都依赖于青藏公路,使得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段)的交通量大大增加,对公路路面和桥涵的承载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对青藏铁路建设期青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从冻土环境的角度分析公路整改工程与冻土环境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建议,为青藏公路整改工程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