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地区冰菜温室大棚越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菜作为国内最新引进的一种保健蔬菜,主要食用部分是带结晶状颗粒的嫩茎和叶片,目前在山东省寿光地区冬季采用温室大棚商业化种植,产量高,每667m~2产量达2 000~2 500kg。该文总结了冰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并从冰菜的种苗选择、定植前准备、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寿光地区温室大棚冰菜越冬栽培技术,以期为北方地区冰菜越冬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冰菜对盐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了探究NaCl对其生长发育及重要品质的影响,用0.1%、0.3%、0.5%、0.7%NaCl分别处理冰菜种子和4叶期幼苗,分析并总结种子萌发率、株高、株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黄酮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均能抑制冰菜种子萌发和植株的高度,且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显著。在处理10~20 d内,除了0.7%NaCl处理外,其他浓度处理后冰菜株幅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处理30~50 d内,0.5%、0.7%NaCl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植株生长前期,高浓度的NaCl(0.7%)显著抑制了植株叶绿素含量,而30~50 d内,NaCl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也越大。对照和处理植株的POD、SOD活性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1%、0.3%NaCl处理的植株中POD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0.5%、0.7%NaCl处理的2种酶活性总体小于对照。处理前期,0.1%、0.3%、0.5%NaCl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40 d后,各处理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同时NaCl处理(除第10天外)显著地降低了植株体内黄铜含量,各个处理在20~50 d内黄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低浓度的NaCl(0.1%、0.3%)处理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这为扩大冰菜种植范围和利用冰菜改良盐碱土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规格穴盘对冰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冰菜幼苗期有关生物量的积累规律,以冰菜为试验材料,探讨穴盘规格对冰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0和50孔穴盘培育的冰菜幼苗的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72孔穴盘的冰菜幼苗生长指标显著弱于32和50孔;随着穴盘孔数增多,冰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降低、抗性降低、新陈代谢缓慢。  相似文献   
4.
冰菜作为一种新兴保健蔬菜,在浙江湖州引种效益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介绍了冰菜的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在浙北地区气候条件下冰菜的种子育苗、扦插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留种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低温胁迫处理的冰菜进行测序,构建冰菜转录组数据库.分别得到24.13 Gb有效数据和24045条Unigene的注释,得到DEGs 1902个(T0 vs T1)和2134个(T0 vs T2).T0 vs T1组和T0 vs T2组分别有40和41个功能小类化归GO数据库;分别有20和24个功能分类注释到KOG数据库;155和272条基因注释到KEGG数据库,并分别富集在74和105条代谢通路.T0 vs T1组DEGs主要注释到植物信号转导等4个代谢通路;T0 vs T2组DEGs注释到苯丙醇类生物合成等11个代谢通路,其中正向影响代谢途径:丙酮醇类生物合成、嘌呤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脂肪酸代谢、类黄酮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等;负向影响代谢途径: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途径.通过对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关键基因分析表明:低温胁迫1 h (T1),海藻糖6-磷酸合酶、海藻糖-6-磷酸酯酶、β-淀粉酶、葡萄糖-1-磷酸腺苷酰转移酶、糖原磷酸化酶等5个关键基因表现为上调表达,未见下调表达基因;低温胁迫36 h (T2),海藻糖-6-磷酸合酶、己糖激酶、β-淀粉酶等3个关键基因上调表达,葡萄糖内酯-1,3-β-葡萄糖苷酶基因下调表达.选取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8个DEGs,经RT-qPCR分析,8个DEGs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表达水平相符.  相似文献   
6.
棉花冠层设计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花产量的高低与棉花栽培技术措施密切相关。棉花冠层设计超高产栽培技术是以长江下游地区9、10月丰富的热量资源条件为基础,以提高棉花顶部经济性能为目标的栽培技术措施的集成与优化,通过推迟打顶时间,推迟治虫结束时间,增加盖顶肥用量,增加化控量,即“两推迟,两增加”四项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单产较大幅度的提高。试验田测产及生产示范推广结果均表明,棉花冠层设计栽培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棉花顶部成铃和单铃重,平均增产幅度在两成以上。这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利用好本地区秋季优越的热量资源和棉花顶部优势结铃部位,实现棉花生产高产高效将起到积极的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3叶1心的冰菜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60%土壤持水量,CK)、中度干旱胁迫(40%土壤持水量,D)、盐胁迫(6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S)、旱盐胁迫(4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DS)4个处理,测定35 d后的冰菜生长、生理特性、光合特性指标,分析干旱、盐胁迫和旱盐胁迫对冰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处理的冰菜生长最佳,D处理冰菜生长最差;D处理极显著增加冰菜叶片MDA含量,DS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POD、CAT、APX活性和Pro含量;S处理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的Pn、Tr、Gs、Ci、Fv/Fm、Fv/Fo、Fm/Fo,提高了冰菜的光合效率,DS处理的Pn、Fv/Fm、Fv/F...  相似文献   
8.
不同红蓝LED光照时间对冰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照时间对冰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冰菜为研究对象,以红蓝光为人工光源,在植物工厂及水培条件下,采用可循环营养液(EC2.8 dS/m,pH6.5),待冰菜幼苗长至4片叶后移植到水培立体培养系统中,设置红光与蓝光比例为(3:1),光强统一设定为300μmol/(m2·s),补...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水晶冰菜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效果,同时探究水晶冰菜作为天然降血糖药物的潜力,对水晶冰菜总黄酮粗提物(以下简称粗提物)进行大孔树脂纯化,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对6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D101、AB-8、NKA-9、HPD-100、X-5、S-8)进行筛选,再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探讨粗提物质量浓度、pH值、洗脱液体积分数、上样流速与上样体积、洗脱流速与洗脱体积对水晶冰菜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阿卡波糖为对照,考察纯化前后体外降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当粗提物质量浓度0.30 g·L~(-1)、pH值4、上样流速60 mL·h~(-1)、上样体积56 mL、洗脱液为体积分数80%乙醇溶液、洗脱液pH值6、洗脱流速60 mL·h~(-1)、洗脱体积128 mL时,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水晶冰菜总黄酮纯度为57.67%,较粗提物提高了2.98倍。水晶冰菜总黄酮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发挥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粗提物、纯化物和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均显著高于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其中纯化物对2种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与阿卡波糖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粗提物。  相似文献   
10.
冰菜营养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冰菜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留种等方面总结了昭通地区冰菜全年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