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96篇
  免费   2240篇
  国内免费   2855篇
林业   6282篇
农学   3015篇
基础科学   6850篇
  3364篇
综合类   30267篇
农作物   2166篇
水产渔业   1707篇
畜牧兽医   11003篇
园艺   2924篇
植物保护   1613篇
  2024年   543篇
  2023年   1793篇
  2022年   1552篇
  2021年   1812篇
  2020年   1739篇
  2019年   2382篇
  2018年   1096篇
  2017年   2029篇
  2016年   2461篇
  2015年   2254篇
  2014年   3628篇
  2013年   3079篇
  2012年   3882篇
  2011年   4407篇
  2010年   3981篇
  2009年   4073篇
  2008年   3939篇
  2007年   3827篇
  2006年   3963篇
  2005年   3674篇
  2004年   3644篇
  2003年   3262篇
  2002年   1456篇
  2001年   1605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早花忍冬组培苗的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早花忍冬茎段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早花忍冬组培离体快繁体系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激素的添加范围,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的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对早花忍冬组培苗茎段继代培养的影响顺序依次为:6-BA>IAA>IBA,并且在6-BA浓度为1.9 mg/L、IBA浓度为0.76 mg/L、IAA浓度为0.27 mg/L时,茎段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为7.66,与方程预测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番茄原产自热带地区,是全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是限制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挖掘抗旱基因用于番茄抗旱育种意义重大。番茄的抗旱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而转录因子能通过转录级联效应同时调控干旱胁迫响应通路上的多个基因来调节植物的抗旱性,是培育抗旱番茄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转录因子调节番茄抗旱性和参与干旱胁迫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综述了bHLH、MYB、NAC、bZIP、ERF、WRKY、HD-Zip等家族转录因子调控番茄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在干旱胁迫下,这些转录因子参与的调节网络主要涉及脱落酸(ABA)和活性氧等相关通路。对转录因子在培育番茄抗育品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增强转录因子遗传改良在时空水平的特异性用于抗旱番茄品种选育的方法,旨在为番茄抗旱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8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开展区域试验观察,连续3年试种,发现其果穗圆锥形,较紧凑,平均单穗质量460.19 g;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平均单粒质量10.15 g;果肉硬脆,草莓香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鲜食品质优良;不裂果,耐贮运;未见明显病虫害。"天工墨玉"葡萄适宜在福建避雨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4.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_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_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_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_N)和氮素回收率(RE_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_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_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_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_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_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大麦籽粒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β-葡聚糖积累特性,及淀粉各组分与β-葡聚糖的关系,以2个皮大麦、1个裸大麦和1个糯裸大麦为试验材料,测定花后7、14、21、28d淀粉各组分及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甘啤6号淀粉各组分含量随灌浆推进均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甘垦啤7号和甘垦6号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花后21d有1个峰值。糯大麦C 2-1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非糯大麦;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整个灌浆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β-葡聚糖含量均随灌浆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成熟期含量最高;整个灌浆期糯大麦C 2-1含量显著高于非糯大麦。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与β-葡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值作为高β-葡聚糖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直链淀粉、β-葡聚糖最终积累量与积累起势与有效积累时间有关,支链淀粉最终积累量取决于最高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7.
8.
西藏“一江两河”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障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藏高原农业活动对耕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青藏高原耕地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出发,提出由3类要素、13种指标所组成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1985—2013年期间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讨不同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活动强度较大,尤其2000年以来,化肥、农药的成倍施用给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20世纪,各县耕地生态安全基本处于“优秀”水平;2000—2010年,各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下降,逐步向“差”转化;2010年以后,耕地生态安全有所改善,逐渐恢复为“优秀”或“良好”。整体来看,“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为一致,仅个别县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为落后。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双重特征,单位面积氮肥、磷肥施用量是限制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揭示了高原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过程,可为制定差别化的生态安全调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别名木梨,为蔷薇科榅桲属植物。原产于高加索和中亚细亚,目前在世界各国都有分布,我国新疆、陕西、北京、云南等地有零星栽培,但多处于半野生状态,大规模应用及栽植较少。国外梨生产上以西洋梨栽培为主,常用榅桲作为西洋梨的矮化砧木,并从中选育出很多树体紧凑、早果、丰产、矮化效果好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