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901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28篇
  112篇
综合类   55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森林火灾蔓延模型,但是由于林火行为的复杂性,此模型在准确率和普适性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改进王正非模型,增加了可燃物湿度对林火蔓延速度的影响,改进了林火初始速度的计算方式。针对各种坡度对林火蔓延行为的影响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模型使其对林火蔓延情况的预估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2.
合理运用护林防火技术可以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整体质量,推动林业不断发展。本文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结了护林防火技术,提出了相关应用对策,以期为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于遥感数据,以2015年“4·16”特大草原火灾为例,利用ENVI和ArcGIS等软件,分别对NDVI和GPP指数及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DVI和GPP指数的火后植被恢复过程表现相似,不同年份植被恢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火灾发生当年(2015年)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状况高于未发生火灾区域,而在火后第1年(2016年)却又稍低于未发生火灾区域,直到火后第2年(2017年),火烧迹地植被基本恢复到火前状态。同时,不同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在存在明显差异。草原火灾发生后当年(2015年),中强度火烧下植被恢复最好,其次是轻度,重度表现最差。草原火烧严重度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后第1个植被生长季。在之后的年份里,由于草原更新能力强大,不同火烧严重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丰富草原火灾及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草原火灾管理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The population of male Kirtland's warbler (Dendroica kirtlandii) in the breeding season has averaged 206 from 1971 to 1987. The Kirtland's warbler occupies dense jack pine (Pinus banksiana) barrens from 5 to 23 years old and from 1.4 to 5.0 m high, formerly of wildfire origin. In 1984, 73% of the males censused were found in habitat naturally regenerated from wildfire or prescribed burning. The rest were in plantations (11%) or in harvested, unburned jack pine stands stocked by natural regeneration (16%). Twenty-two percent (630 of 2,886) of the Kirtland's warbler males counted in the annual censuses from 1971 through 1984 were found in 26 stands that were unburned and naturally regenerated following harvest. From 1982 to 1987, suitable regenerating areas were barely sufficient to replace currently occupied maturing stands, so population growth was impeded. Ecosystems of suitable size and 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wildfire and plantation) doubled in area by 1989. In response, the population of Kirtland's warblers increased from 167 to 398 males between 1987 and 1992, but they withdrew almost entirely from the unburned, unplanted barrens by 1989 when the area of more suitable regeneration types increased. Minimum (368 males) and maximum (542 males) population estimates for 1996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1984 average density (1.9 males per 40 ha) and peak population in burns (2.8 males per 40 ha).  相似文献   
5.
GENERALCoNDlTloNABoUTCLI-MATECHANGEINHElLoNGJIANGPRoVINCEDtlrlngthepasscdll)()}ears(l88l-l`)8(j)ors().tllctcndenc}'ofmcanairtc111pcraturcincrcasct\ithfluctuationcl11ergcdin\ariousrcglonsofHcllonViangproxincc.Airtcmpcra-turcinl98()s-rcachcdtl1emaxil11un1uithinthcpasscdll)()y'cars.Thisphcl1ol11enonaccordcd``iththctcndenc}'ofglobalclil11ate\"ar1ni11g.Thel11eanairtc111peralurcil1tl1creccl1tl()}car(l()8()-l()8`))incrcascdb}l).6"Cascom-pal-cd\`ltl1tl1atll1tl1clbrl11er3())'carsacc…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系统的新木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次惨痛的图书馆火灾事故中,探究图书馆火灾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入新木桶理论,探索建立适合图书馆消防安全的安全木桶模型,从安全系统的人、物、环境这3个安全指标,人力、技术、财力的保障,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几个方面讨论了安全木桶的适用性,并针对所在图书馆的安全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草原灌丛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生态学、畜牧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紧扣草原灌丛化过程、发生机理及其生态学后效等关键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灌木入侵途径包括有意识引进入侵和自然入侵2类,入侵过程分为传播到达、定居建群和扩散入侵3个阶段。放牧、火烧、温室气体增加,干旱以及降水格局改变等均可导致草本向木本的转化,且机制复杂,主要有影响草本,木本植物盖度、水分利用效率、化感作用等。木本植物入侵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表现出沃岛效应,影响动植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阐明草原“草本-木本”群落演替机制,可为我国研究草原灌丛化和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1-2007年黑龙江省夏季森林火灾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夏季林火种类有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这3种蔓延方式之间相互演变,多数为地表火与地下火同时存在。夏季林火蔓延速度普遍较慢,地表火蔓延速度大多在0.05m/s以下;浅层地下火在有林地的燃烧速度为2-4m/h、草甸为1-3m/h,深层地下火在有林地的燃烧速度为0.2m/h以下、草甸为0.05m/h以下;树冠火蔓延速度一般为180-600m/h。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检测是国内外林业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及时准确地检测到森林火灾,对于森林健康及环境安全意义重大。现有的利用视频技术检测森林火灾的方法大多针对单一波段,如可见光波段或红外波段的视频信息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森林环境复杂,基于单一波段视频信息检测火灾的结果欠佳。现阶段,基于多个波段的森林火灾检测方法非常少。本文综合利用红外及可见光视频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微分视频融合的森林烟火检测算法,将分数阶微分理论引入红外视频和可见光视频融合中,利用分数阶微分算子对两个波段视频进行融合,然后利用背景去除法检测融合视频中的异常帧,且对异常帧图像及其与背景帧的差分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分割,最终得到检测出的森林烟火区域。采用空间频率、平均梯度、森林火灾检测准确率和森林火灾检测时间误差度4个测度对本文算法和基于区域能量融合算法、基于窗口方差融合算法、基于HSI变换融合算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融合视频的融合效果最佳,并且森林火灾检测准确率和森林火灾检测时间误差均明显优于其他3种算法,说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森林火灾检测提供了有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本文针对提出实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