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68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846篇
林业   6849篇
农学   2394篇
基础科学   1856篇
  688篇
综合类   14943篇
农作物   1328篇
水产渔业   416篇
畜牧兽医   3324篇
园艺   4342篇
植物保护   329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621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747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603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922篇
  2011年   2192篇
  2010年   1959篇
  2009年   1990篇
  2008年   2390篇
  2007年   2003篇
  2006年   1932篇
  2005年   2004篇
  2004年   1661篇
  2003年   1645篇
  2002年   1334篇
  2001年   1497篇
  2000年   1216篇
  1999年   764篇
  1998年   660篇
  1997年   770篇
  1996年   769篇
  1995年   776篇
  1994年   621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808篇
  1991年   579篇
  1990年   454篇
  1989年   543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22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5篇
  195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褐黄血蜱是我国中东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势蜱种,其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由于该蜱偏好于侵袭野生动物,尤其是刺猬,故长期被忽视。该论文对褐黄血蜱产卵和孵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褐黄血蜱卵呈椭圆形,其大小约535.63μm×361.56μm,重量0.064 mg。26℃~30℃均是褐黄血蜱产卵的适宜温度,在这些温度下,雌蜱产卵量与体重有正相关关系;产卵过程受培养温度、雌蜱体重影响较大。在26℃~30℃下,孵化温度升高则孵化时间缩短。32℃不是孵化褐黄血蜱卵的最适温度。研究温度对黄血蜱产卵和孵化的影响,对建立实验种群、开展试验研究和防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铭 《上海蔬菜》2020,(2):23-24,80
为确定浙江余姚地区不同松花菜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作者以长胜70天和长胜80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对松花菜植株性状、生育期、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胜70天7月10日播种的较7月20日播种的生育期短、单球重、产量高,且花球大小无差别;长胜80天7月30日播种的较7月20日播种的花球大、单球重、产量高,且生育期相同。因此长胜70天适合在7月10日播种,长胜80天适合在7月30日播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振动深松作业时振频和振幅的无级调节,以适应不同物理性质的土壤进行深松作业,达到减阻深松、节省能耗的目的。为此,采用伺服油缸振动技术设计了一台可变频变幅的振动深松试验台,以测试不同土壤条件下振动深松的最佳工作参数,为振动深松机具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最大振动幅度大于20mm,最大振动频率响应大于50Hz、振动频率0~30Hz、振动幅度0~10mm时,频率响应小于1dB,振幅误差小于4.2%,性能稳定且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截干修剪的方式对20株大规格(胸径15cm)香樟残次绿化苗木进行为期3年的改造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知,改造苗木平均胸径增长量小于未改造苗木,但二者差距随着生长时间逐渐缩小;改造苗木平均树高增长量大于未改造苗木,且第二年较第一年差异达显著水平;改造苗木平均冠幅增长量大于未改造苗木,且二者差距随生长时间持续增大,改造苗木平均冠幅增长量在整个生长时期表现为显著性差异水平。通过效益分析可知,改造苗木与未改造苗木每亩效益差距达2.75倍,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的效益巨大,可根据全县实际情况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因其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治理难度大,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本文总结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规律,并以宣州区为例,介绍了该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辣椒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培养基理化性质、各类植物激素和防褐化添加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愈伤组织褐化机理、再生苗移栽的方法等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辣椒的快繁育苗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书讯     
谌有光和王春华研究员新著《陕西果树昆虫图谱》已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该书介绍了我国北方落叶果树害虫及其主要天敌,以作者50多年采集、制作的数百种果树害虫及其天敌标本彩色照片为主线,重要种类配以彩色生态照片和黑白形态图,文字描述简明扼要,并有新颖、有效、实用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县特庸镇进行抗病毒病家蚕品种"菁松N×皓月N"与常规品种"苏菊×明虎"的对比试养。结果:二个品种龄期相近,习性、产量都没有明显差别,"菁松N×皓月N"对血液型脓病有很强的抵抗力表现,深受蚕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9):34-3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对饲喂霉变饲料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20日龄的60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空白对照组(Ⅰ组):饲喂正常玉米日粮;阴性对照组(Ⅱ组):饲喂用50%霉变玉米替代正常玉米的日粮;试验Ⅲ、Ⅳ和Ⅴ组,饲喂在阴性对照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添加量分别为1.0‰、2.0‰和4.0‰。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蛋鸡产蛋率、显著提高日耗料量、料蛋比和破软壳率;与阴性对照霉菌毒素组相比,2.0‰和4.0‰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组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显著降低日耗料量、破软壳率和料蛋比,其中以4.0‰添加量组效果最优。(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饲喂霉菌毒素日粮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黄色泽分别降低19.44%、16.29%和20.50%,差异均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0‰和4.0‰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量组蛋壳厚度分别提高20.69%和27.59%、蛋壳强度分别提高17.79%和15.77%、4.0‰添加量组蛋黄色泽提高19.00%,差异均显著(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血清中ALT、AST和ALP含量。4.0‰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降低25.04%、16.19%和17.46%,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知,霉变饲料中添加该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及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伤,综合比较以试验Ⅴ组4.0‰添加量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有色黏虫板对柑橘木虱的监测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重大病害,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蔓延,该病已成为近年来柑橘生产和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主要虫媒,对柑橘木虱种群的准确监测与有效防控是控制柑橘木虱传播黄龙病的关键所在。有色黏虫板是一种利用昆虫趋色性,对小型飞行昆虫进行监测与诱杀的重要物理防治手段。有色黏虫板同样适用于监测和诱捕柑橘木虱,但黏虫板的颜色、光源、气候条件、悬挂黏虫板的植物种类及其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成分等都会影响黏虫板对柑橘木虱的诱集效果。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将近年来利用有色黏虫板,监测与防控柑橘木虱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有色黏虫板的发展前景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