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华 《油气储运》2009,(3):46-46
抗菌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杀菌物质,具有抑制他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阻碍其生理机能的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抗菌素有2000多种,大部分属放线菌的分泌产物,其中约有50种用于医药卫生方面,称医用抗菌素。有10多种用于农业上,称农用抗菌素,简称农抗。使用比较普遍的有链霉素、井冈霉素、内疗素、庆丰霉素、灰黄霉素、放线菌酮、灭瘟素等。  相似文献   
2.
对兔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方法进行探讨,为兔的体细胞核移植奠定良好的技术平台。体外成熟培养20~22h的兔卵母细胞随机分组,分别进行以下试验:采用不同脉冲电压、脉冲次数和脉冲时间,电激活兔卵母细胞,摸索最佳电激活参数;比较不同的激活方法处理免卵母细胞的效果,Ⅰ:Ion5min+6-DMAP3h,Ⅱ:Ion5min+CHX3h,Ⅲ:Ion5min+6-DMAP联合CHX3h,Ⅳ:电激1次联合6-DMAP+CHX3h;优化6-DMAP与CHX作用时间。结果显示:当电激参数为:电压40V/mm,脉冲时间20μs和脉冲次数3次时,兔孤雌胚的分裂率和囊胚率最高,可达80.64%和14.51%;采用第Ⅳ种方法激活兔的卵母细胞,胚胎的分裂率和囊胚率(80.64%,13.71%)均显著高于Ⅰ组(66.67%,8.6%)和Ⅱ组(43.21%,1.24%,P〈0.05),略高于第Ⅲ组(77.59%,12.07%);当兔孤雌胚分别在含6-DMAP和CHX的CM中培养1。h和3h时,1h处理组在分裂率(80.68%vs77.59%)和囊胚率(15.91%vs12.07%)上都略高于3h处理组。结果表明:兔卵母细胞经Ion处理5min,或先电激1次(参数为电压40V/mm,脉冲时间20μs,脉冲3次),再用2mmol/L6-DMAP+5mg/LCHX处理1~3h,均可获得较好的激活效果,有利于兔孤雌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电脉冲激活对体外成熟猪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索了电脉冲结合细胞松驰素B(CB)、放线菌酮(CHX)以及6-二甲基嘌呤(DMAP)等化学物质,对猪卵母细胞激活后发育的影响.在电脉冲激活时,0.6 kV/cm和1.3 kY/cm,80μs,1次电激活后,(1)用2 mmol/LDMAP处理6 h的卵裂率分别为(60.39±6.71)%和(60.35±8.95)%,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率分别为(9.51±5.93)%和(14.53±3.38)%,差异显著(P<0.05);(2)用7.5μg/mL CB+10μg/mL CHX处理6 h的孤雌胚,卵裂率[(1.82±10.76)%vs(58.50±8.33%)]和囊胚率(8.91±4.37)%vs(14.53±3.38)%]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母细胞经1.3 kV/cm、80μs和单次电脉冲激活后,分别用7.5μg/mL CB、10μg/mL CHX、2 mmol/L DMAP、7.5μg/mL CB+10μg/mLCHX和7.5μg/mLCB+2 mmol/LDMAP处理2~8 h,结果表明CB处理4 h,CHX、CB+CHX和CB+DMAP处理6 h,DMAP处理8 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高于其它时间处理组.在电脉冲/CB、CHX、DMAP、CB+CHX和CB+DMAP 5种激活方法中,CB+CHX和CB+PMAP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78.46±8.46)%、(33.13±7.84)%和(75.84±10.61)%、(39.12±7.15)%,囊胚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  相似文献   
4.
蛋白核酸合成抑制剂对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调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氮素诱导下,进行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最佳的氮素诱导处理,研究核酸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GS在酶活水平上的表达调控。结果表明,NO3-:NH4+=80:20处理时,GS活性最高,并且在此处理下放线菌素D和放线菌酮均能抑制GS活性。说明甜菜GS的表达可能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受到调控。  相似文献   
5.
实验筛选了绵羊卵母细胞同期化培养的放线菌酮(CHX)浓度,研究了CHX处理后减数分裂进程的改变和CHX处理时间对减数分裂恢复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了体外成熟不同阶段CHX处理对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g/mLCHX处理24h后处于GV期的卵母细胞比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10μg/mL组(P0.05);CHX处理24h再正常培养16、20h的成熟率显著高于正常培养12h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卵母细胞经CHX处理8、16、24h后再正常培养20h,其中8h和16h组卵的成熟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和24h组;体外成熟不同阶段用CHX处理后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囊胚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20μg/mLCHX可较大程度地抑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CHX处理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将加快,但影响其后期发育。  相似文献   
6.
文章比较了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和放线菌酮对土壤内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黄绿绿僵菌(M.flavoviride)和6种非目标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伊曲康唑对毛霉(Mucor racemos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抑菌效果较差,浓度达200μg/mL时对毛霉的抑制率仅达54.84%,且对绿僵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两性霉素和放线菌酮(P<0.01),不适宜用于土壤绿僵菌的分离。两性霉素和放线菌酮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6种非目标真菌抑制率达69%以上,可作为绿僵菌分离的真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MRS培养基、马丁培养基中添加放线菌酮0、5、10、20、40、80、160、320mg/L和640mg/L的5个试验,研究了玉米青贮饲料乳酸菌检测中放线菌酮在培养基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放线菌酮40mg/L以上时能够极显著(P<0.01)抑制青贮玉米霉菌的生长。因此,确定40mg/L为检测或纯化培养青贮玉米乳酸菌时的适宜添加量;鉴于青贮玉米中乳酸菌是真菌的100倍以上,在乳酸菌培养时通过加大接种液的稀释倍数可达到避免样品真菌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放线菌酮(CHX)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和体细胞核移植中的作用效果,并验证其对胚胎发育的促进作用,实验对比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经电激活后结合6-二甲氨基嘌呤(6-D)、细胞松弛素B(CB)或CHX激活后的孤雌囊胚率,及3种激活药物对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能力的影响;在孤雌激活前用CHX预处理卵母细胞5 min,研究其对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孤雌激活过程中,CHX在激活8 h条件下囊胚率为48.0%,而CB和6-D处理4 h即可达55.2%和63.3%。而在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激活中,采用CHX进行激活囊胚率为19.6%,高于CB的10.5%和6-D的16.5%,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孤雌激活前,卵母细胞经CHX预处理15 min可以提高CB或CHX激活的孤雌囊胚率。结果说明,CHX在孤雌激活能力较差,但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保护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角帆蚌外套膜碱性磷酸酶与钙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切片染色确定了碱性磷酸酶在三角帆蚌外套膜中主要分布在黏膜层.在培养的细胞中分别加入碱性磷酸酶激活剂、抑制剂和放线菌酮,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离子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当加入碱性磷酸酶激活剂时,其活力升高,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加入抑制剂时,其活力降低,钙离子浓度相应下降;加入放线菌酮时,碱性磷酸酶和钙离子浓度开始升高,后来下降,其结果与蛋白质抑制剂的作用相一致,综合上述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外套膜的碱性磷酸酶有促进钙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非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雌雄异株植物银杏的种子及幼苗无法区分性别 ,因而在研究其性别时不能用传统的种子萌发取根的方法来进行染色体制片 ,而从雌、雄成株上取根也不切实可行。为解决该问题 ,本文以银杏的幼小花药、叶、胚珠以及小孢子、雌配子体游离核为材料 ,主要采用放线菌酮 (Cycloheximide,1 0 0mg/kg)作预处理药物 ,常规制片均得到了优良的染色体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