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尖峰岭地区荔枝栽培及区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锦华 《热带林业》2001,29(1):23-32
尖峰岭地区是我省的主要荔枝产区,有着几十年的栽培历史。近几年荔枝生产得以较大发展,但由于对栽培品种的生产发育与区域分布等问题了解欠缺,栽培品种较杂,没有形成主要生产品种,影响了本区荔枝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特对本地区荔枝栽培作了调研,基本掌握了本区荔枝栽培品种的生长发育表现,对荔枝生产区域化问题有了较深认识,形成了尖峰岭地区荔枝栽培类型及区域布局的初步意见,同时分析了本区当前荔枝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荔枝生产的初步意见和建议,为指导本区荔枝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莫燕妮  郑海强 《热带林业》2011,(3):I0002-I0002
2011年8月25至26日,全省林业自然保护区工作现场会在鹦哥岭保护区鹦哥嘴分站召开。来自各市县林业局、各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尖峰岭林业局、霸王岭林业局、吊罗山林业局的负责人和省林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的白蚁,已鉴定种名的有44种,这些白蚁除3种广布于热带区域外,都分布在东洋区,其中属海南特有的共26种,占尖峰岭白蚁和种群数的59.1%;待发表新种11种,占尖峰岭白蚁种群数的25%。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的白蚁最多,共36种。这是该被类型气温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2001年旱季,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主要光合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中华厚壳桂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800μmol·m-2·s-1)、光补偿点(15~20μmol·m-2·s-1)和最大光合速率(≤7μmolCO2·m-2·s-1)等耐荫性光合特性,并且缺乏对高光强改变的光合调节能力,但对光斑却有快速的光合响应能力;短期内高CO2浓度会使其光合速率增加,但对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有抑制作用;在光合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将明显促进光合作用,温度升高4℃能够使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 6倍,但一旦超过此范围,温度的升高却将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光照、温度、CO2浓度及气孔导度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在控制条件下却呈显著的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5.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保护区青皮林资源与乔木层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三分区位于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区内有海南岛保存最好的青皮林.根据1.38 hm2的样地资料,林分平均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平均胸径28.6 cm,最大胸径143.3 cm;林木组成复杂,记载种类300多种.青皮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表征种和建群种,重要值为16.8,该种群的径级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反J曲线的正常增长型种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属于典型热带常绿季雨林类型的青皮林群落分布在海拔300~650 m处,伴生树种有白茶、细子龙、野生荔枝等.调查区内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坡垒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青皮是关键种,该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尖峰岭次生热带山地雨林的边缘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次生林及周围的保留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组建了一个基于分割线段模型的边缘效应测度公式:Y=α e0[1-(D/Dmax)](式中Y为与边缘垂直距离D处的测定指标值,e0为边缘效应强度的最大值,Dmax为边缘效应作用的最大距离,α为常数),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用组建的测度公式来分析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边缘的次生林及保留林的边缘效应强度及其作用距离,结果是有效和可靠的;(2)热带山地雨林采伐后形成的边缘,其效应的作用距离一般都不超过15m;(3)边缘对保留林和次生林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岛尖峰岭35年生鸡毛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特点、净初级生产力和林分生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达285 53t·hm-2,其中树干为190 82t·hm-2,树皮为19 19t·hm-2,树枝为35 93t·hm-2,树叶为7 96t·hm-2,根为31 63t·hm-2,鸡毛松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比例为树干∶树枝∶根∶树皮∶树叶=24 0∶4 5∶4 0∶2 4∶1 0。12~22cm径级的立木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0 9%,而8m以下的树干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80%以上。1~25a内生物量增长迅速,年平均净生产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25a后生物量增长相对较慢,进入生长的平稳期。35a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力可达10 34t·hm-2·a-1,最大可达13 99t·hm-2·a-1,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鼎湖山和尖峰岭土壤及凋落物中微生物数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海南岛尖峰岭和广东鼎湖山两样地采集的土壤样品及森林凋落物样品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类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样地的土壤及凋落物中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同一微生物类群在凋落物和土壤中的数量均有明显而相似的季节变化;凋落物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都较土壤中的多。  相似文献   
9.
灵芝菌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采用醇沉水提法提取灵芝菌丝多糖,并用蒽酮一硫酸法测定不同菌株灵芝分别在不同制种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灵芝菌株的菌丝多糖含量均是一级种比二级种高,二级种比三级种高;一级种和二级种的菌丝多糖含量均是野生灵芝比人工栽培灵芝高;三级种菌丝多糖含量,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菌丝多糖含...  相似文献   
10.
方洪  罗文  陈焕强 《热带林业》2004,32(1):49-50
本文报导了对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的结果。该核心区保持原生植被状态,很少受人为干扰,调查到的重点保护植物共有12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8种,保存了大片的植物的原生青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