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林业   3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林探幽     
<正>山珍好久没来雨林了,心里欠欠的,我决定到雨林中去转转。沿着一条小溪溯流而上,溪愈清,林愈暗,小草更加稀疏了。这是一片高大乔木林,树枝耸入云天,阳光从枝叶间渗流而下,给林子里点点斑驳,依稀可见林中景物。进得林来,才消除入林前的种种恐怖情绪。人  相似文献   
2.
祖山林区不同高程森林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祖山林区不同高程的森林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祖山林区森林类型分为灌木林类型和乔木林类型,灌木林类型为8种,乔木林类型为9种。对不同高程的森林类型进行调查,可以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也能为各地营、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3S"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乔木林得到了逐步恢复,面积、蓄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保护区乔木林类型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祁连圆柏林次之,其他乔木林地占比很小。保护区建立以来,森林类型结构比例变化较小。提出了加强祁连山保护区乔木林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核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体,全面的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应该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2个方面。文中提出森林资源物量这一概念作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进一步提出以“标准森林单位”为核算森林资源物量的基本单位,通过将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森林折算为标准森林单位来核算森林资源物量;最后,基于中国第7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乔木林省域汇总数据进行了试算。结果显示:乔木林资源物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最低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宁夏等;第7和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乔木林资源物量增幅最高的省份为江苏、天津、北京等,物量出现下降的为湖南和江西;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各省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之和与根据全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相差不大,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乔木林资源物量核算体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乔木林碳储量现状与固碳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木垒分局从2010年开始实施森林抚育试点项目,截止2015年,完成任务4 733.33公顷。通过近几年项目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森林抚育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亟待探讨和改善,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和成效。  相似文献   
7.
准确评估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趋势,系统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能力时空异质性,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固碳增汇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研究了河南省乔木林植被的碳储量及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河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7 422.78万t,其中栎类、杨树2个(组)树种植被碳储量占全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67.32%。河南省乔木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24.31 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乔木林以幼、中龄林为主,其植被碳储量分别占全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34.09%和40.84%。河南省天然林、人工林植被的碳储量相差不大,分别为3 512.35万t和3 910.43万t;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6.72 t/hm2,22.49 t/hm2。研究表明河南省乔木林植被,特别是人工林,未来固碳潜力巨大,将会在森林植被碳储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乔木林生物量估算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4年上海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报告和2013-2014年乔木林典型样地实测数据,采用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CM法)和单木异速生长方程法(AM法)对上海全市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种方法估算的乔木林总生物量较为接近,分别为4.828×106和4.805×106 t,前者仅比后者高0.47%。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其他硬阔类,阔叶混,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其他软阔类和杨树Populus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CM法估算这6个树种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8.7%,AM法估算占比为85.7%。幼、中龄林是上海乔木林生物量的主体部分,CM法估算这2个龄组在总生物量中占比为86.2%,AM法估算占比为79.3%。自1999年起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持续快速增长,到2016年接近6.400×106 t;1999-2016年乔木林总生物量年均增长率为19.2%,超过同期乔木林总面积的年均增长率(16.8%)。乔木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同样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到2016年达75.7 t·hm-2。由此认为:CM法和AM法在上海市乔木林总生物量估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过去20 a,上海城市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且仍存在一定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述敖汉旗双井林场乔木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并结合林场实际情况提出今后经营发展对策,切实提升林场乔木林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胡启东 《现代园艺》2019,(17):186-187
阐述了峡江县乔木林现状,并分析了该县乔木林低产低效林分形成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法,低产低效林改造一定要因地因林制宜,科学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