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林业   9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篇
  30篇
综合类   492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819篇
畜牧兽医   3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Although the Mekong River is one of the world's 35 biodiversity hot spots, the large‐scale patterns of fish diversity and assemblage structure remain poorly addressed.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ish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Lower Mekong River (LMR) and to identify their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Daily fish catch data (i.e. from December 2000 to November 2001) at 38 sites distributed along the LMR were related to 15 physicochemical and 19 climatic variables. As a result, four different clusters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in assemblage composition and 80 indicator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While fish species richness was highest in the Mekong delta and lowest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MR, the diversity index was highes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MR and lowest in the delta. We found that fish assemblages changed along the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and that the main drivers affecting the fish assemblage structure were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dissolved oxygen, pH and total phosphorus. Specifically, upstream assemblages were characterised by cyprinids and Pangasius catfish, well suited to low temperature, high dissolved oxygen and high pH. Fish assemblages in the delta were dominated by perch‐like fish and clupeids, more tolerant to high temperatures, and high levels of nutrients (nitrates and total phosphorus) and salinity. Overall, the patterns were consistent between seasons.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establishing the first holistic fish community study in the LMR.  相似文献   
2.
政府渔业补助政策与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补助政策是政府为弥补市场经济缺陷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本文应用博弈论对政府与渔民的互动博弈展开研究,并确立了混合策略模型下的政府和渔民各自最佳选择概率,达到纳什均衡,这对于解释当前政府渔业补助政策内涵与指导修订补助政策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北地区渔业现状的分析,从中挖掘出西北地区渔业落后的社会经济原因,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渔业发展形势,总结了西北地区渔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市场宣传和资源开发、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及政策引导等发展西北渔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5种抗球虫药的抗药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130只21日龄雏鸡,研究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南京株和凤阳株对地克珠利(Diclazuril)、马杜霉毒(Maduramicin)、氯羟吡啶(Clopidol)、氯苯胍(Robenidine)和氨丙啉(Amprolium)的抗药性。试验鸡随机分成13组,其中每株球虫均设5个感染用药组,1个感染不用药组,另设1个不感染不用药组,每组10只鸡。以POAA,RLS,ROP,ACI作为指标。结果表明,2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均对氨丙啉轻度抗药,对地克珠利敏感或轻度抗药,对氯羟吡啶中度抗药。对马杜霉和氯苯胍中度抗药或安全抗药。提示:目前在凤阳地区可合理地使用地克珠利和氨丙啉,对氯羟哟啶应慎用,对马杜霉素和氯苯胍须减少或暂停使用。  相似文献   
5.
兽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兽药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兽药对陆生植物、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与原生生物等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浮游类生物与微生物、鱼虾与水体甲壳动物等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毒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及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兽用抗寄生虫药物由于使用频繁,其给药技术研究一直备受重视.目前,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缓释控释制剂和脂质体制剂,其次是透皮给药系统、微囊、微球、环糊精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等.但这些新剂型和新技术大多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处方设计或制剂工艺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加强这些新剂型的工艺和技术研究,以真正发挥这些新剂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抗鸡球虫药的筛选分为体内筛选和体外筛选。体外筛选具有简易、迅速、准确和经济的优点。本文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体外筛选的全过程,并分述了细胞培养筛选法和鸡胚培养筛选法。  相似文献   
8.
河北沿海焦氏舌鳎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氏舌鳎过去利用价值较低,但随着渔业捕捞能力的增强,渔业资源衰退的问题日益突出,焦氏舌鳎的生态优势逐步显现。通过对河北省沿岸焦氏舌鳎近年资源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近两年其生态优势度有所提升,群体组成存在小型化、低龄化的特点,就此提出了渔业资源养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最佳中药处方,确定其合理用药剂量和适用范围,试验将478头确诊为黄白痢的哺乳仔猪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3种预选处方(处方一、处方二和处方三)、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与诺氟沙星联合用药进行治疗,比较预选处方与对照药物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筛选最佳的中药处方;并对每种中药处方按照低、中、高3种剂量进行用药,确定预选处方的合理用药剂量;按照发病特点进行用药。探讨预选处方对不同病症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预选处方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药物,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3种中药处方中,处方一的疗效最好,治愈率为82.9%,总有效率可迭84.7%,显著高于其他处方;处方一中剂量组的疗效最好,治愈率为88.9%,总有效率可达91.1%,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而且治愈后无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0.
抗球虫药物在畜禽业应用广泛,可预防治疗球虫病,提高家禽饲料转化率,提升肉品质。但是,随即会出现饲料交叉污染,对非目标动物产生毒性作用,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球虫药物残留极为重要。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能够完成快速检测,高通量筛选,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基质中抗球虫药物残留的免疫检测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法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并对免疫检测技术在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抗球虫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为新方法的建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