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6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角蛤蜊(Mactra venerformis Reeve),隶属于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蛤蜊科贝类。营埋栖性生活,其资源丰富,主要分布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的泥沙滩中。四角蛤蜊皮薄肉厚,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海岸潮间带的石英砂表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扫描电镜对秦皇岛现代海岸潮间带的石英砂表面进行研究,发现了该岸带正遭受海水侵蚀并有海水不断进侵的趋势。而该证据与海岸带的地貌第四纪研究的诸手段所获得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小露 《海鲜世界》2008,(2):43-48
海星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隶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星纲(Asteroidea),俗称海星或“星鱼”。海星类分布世界各海,垂直分布从潮间带到水深6000米。海星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1600多种,以北太平洋区域种类最多,已知中国分布100多种。  相似文献   
4.
江苏濒临黄海,有漫长的海岸线,并多为泥沙质浅海,沿海滩涂广布,潮间带多产各种贝类、虾蟹及软体动物,为海滨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广袤的盐蒿苇荡自古就是大型涉禽及其他动物的天然栖息地。  相似文献   
5.
6.
《海洋与渔业》2008,(8):5-6
世界海草协会全球海草监测网日前将一套全球标准化海草监测工具赠予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合作在北海市设立中国首个全球海草科学监测站。全球海草科学监测站是全球海草监测网设立的海草监测机构,使用统一的方法和工具,对各海域的海草资源现状进行监测,为保护海草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地处亚热带,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栖息着丰富的贝类生物资源。其中,巴非蛤数量较大,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大,是具有开发价值的贝类品种之一。巴非蛤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巴非蛤属。贝壳呈卵圆形或三角卵圆形,主要栖息于潮间带下区至浅海区域。  相似文献   
8.
大弹涂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善 《福建水产》2006,(3):48-50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是潮间带滩涂上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个体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大弹涂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鱼体湿重的6.685~9.891%,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7.35~48.06%。大弹涂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其和酒炖服,可治耳鸣、重听、腰酸、肾虚、盗汗和头晕病。大弹涂鱼多为鲜食,以清炖和油炸为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沿海滩涂不断被围垦,水质受污染,因此大弹涂鱼的天然资源渐趋衰退,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大弹涂鱼在我国台湾省和日本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很高,国内每公斤高达120~180元。  相似文献   
9.
鲍的人工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鲍的养(增)殖方式,大体可分为3大类型6种形式:一是池式养殖,包括工厂化(陆地池)养殖、潮间带水池养殖;二是箱(笼)式养殖,包括网箱养殖、筏式养殖、沉箱养殖;三是岩礁增殖。除工厂化养殖将作较详细介绍外,其余养殖方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省大亚湾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潮间带生物标本共70科150种,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出现的种类最多,二者占了总种类数的80%,其中部分属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潮间带生物全年平均生物量为1954.26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003.77ind·m-2。全年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及栖息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其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J)属中等水平,分布范围在1.419~3.562,平均为2.6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