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6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190篇
基础科学   164篇
  331篇
综合类   1042篇
农作物   231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382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花青素是由类黄酮合成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时会使茶树新梢呈现红色或紫色。同时,花青素相比儿茶素等具有更明显的抗氧化、预防肿瘤等药理保健作用。文章就茶树花青素合成途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高花青素茶树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为探究施氮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的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78(A1)和中麦5051(A2)、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A3)和扬麦24(A4)为供试品种,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底施(B1)和追施(B2)处理。结果表明:在其他栽培措施相同条件下,强筋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优于弱筋小麦,其中A1籽粒产量分别比A2、A3和A4高0.44%、49.81%和15.27%;施氮处理中B2的株高、穗长、穗粒数、总小穗数和籽粒产量均高于B1;不同处理组合中,强筋小麦品种A1B2的植株和产量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强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弱筋小麦品种,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中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051在氮肥追施处理中可以兼顾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4.
鸡脑脊髓炎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脑脊髓炎是由鸡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是共济失调 ,头颈部震颤和非化脓性脑炎 ,近年来河南许多鸡场有本病的发生 ,为找到本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鸡 选择健康蛋用鸡 50只 ,经检查没有白痢等垂直传播的疾病 ,由郑州牧专微生物教研室饲养。1 .2 疫苗 鸡 AE弱毒苗 ,购自河南兽医防治站 ,鸡AE油乳剂灭活苗 ,由郑州牧专微生物教研室自制。1 .3 鸡 AE琼扩抗原及阳性血清 由郑州市畜牧工作总站提供。1 .4 试验鸡免疫 一免 ,每只鸡分别肌注 AE弱…  相似文献   
5.
耕牛血吸虫病检测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解几种检测耕牛血吸虫病的敏感性进行本试验。方法将经粪便毛蚴孵化法检出血吸虫病阳性的水牛(6头),同时进行干卵聚酯薄膜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快速诊断试纸盒检验的测试。结果以其检测结果与粪便毛蚴孵化法相比,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和83%,3种方法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快速诊断试纸盒检测法以其操作简便且准确、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在动物血防普查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分管理方式对香根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种不同的水分管理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研究发现:香根草最适宜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湿润环境中生长,这时它的成活率最高,分蘖速度最快,植株高度生长也最快,定植后3个月,其对应的根体积、根干生物量、茎叶干生物量和根茎比也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真丝纤维织物的抗菌防皱性能,根据真丝纤维蛋白质主体的结构,研究了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单体接枝真丝的影响因素,并对DMC接枝真丝后的回潮率、单丝强力和泛黄指数进行了研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真丝的化学结构。当DMC浓度为06mol/L,CAN的质量分数为10%,pH=3,温度60℃保温120min时,接枝效果较好。接枝后回潮率改善,但泛黄指数有上升趋向,单丝强力也有所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单体已接枝到真丝纤维上。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维生素E、吡啶羧酸铬对于肥育猪肉品品质的影响效果.试验将45头体重80 kg左右二元杂交猪(杜长),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共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于肉色、滴水损失、肌乳酸、肌糖原、挥发性盐基氮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于大理石花纹评分、pH值、肌内脂肪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吡啶羧酸铬对于肉色、肌乳酸、挥发性盐基氮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于大理石花纹评分、pH值、肌内脂肪、肌糖原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对于滴水损失还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朝阳市图书馆依托于本地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借助本身具有的资源优势,将本馆的地方文献进行优化整合,开辟了地方文化专题文献,积极为朝阳的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Context

Common indicators are needed to monitor biodiversity los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ES). A plethora of different sets of indicators may hind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endpoints for large-scale assessments of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BES).

Objectives

We aim to describe the main challenges of indicators for BES assessment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system.

Methods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We review the main challenges of indicators for BES assessment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s from our perspectives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Results

The main theoretical challenges of existing indicators include inconsistent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ES, misunderstanding of linkages among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s and service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relate to such issues as indicator representativeness, data availability, and uncertainty. Our suggested improvements include clarifying the main terms,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dicators, establishing a robust conceptual framework with clear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indicators, selecting indicators based on ecosystem properties, streaming existing data into one platform, and strengthening validation of proxies. The steps for 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system for BES assessment are summarized.

Conclusions

Clear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are indispensable to classify indicators and constru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 among indicators of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ES across multiple scales ca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The integrated indicator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BES assessment to support decision mak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