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按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等,种下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10~11月播种,翌年5~6  相似文献   
2.
3.
漠斑牙鲆又称南方鲆,鲽形目,牙鲆科,是美国在上世纪末开始进行海水养殖的新品种,其外型和牙鲆很相似,但肉质更细嫩,是深受市场欢迎的高档鱼类。漠斑牙鲆的养殖性能较佳,具有生长快(可以当年养成)、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棚蔬菜面积的迅速扩大,各种有色农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有色农膜使用得当能起到增产、增收、防病的作  相似文献   
5.
野生蓝点马鲛鱼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捕野生蓝点马绞鱼亲鱼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受精率60%左右,孵化率90%以上,采用混合育苗方法进行人工育苗,获得全长3cm以上鱼苗上万尾。  相似文献   
6.
<正>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使玉米提早成熟,并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由于近年连续遭受低温冷害,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地膜覆盖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一、低洼地地膜玉米增产的原因地膜覆盖的作用主要有增温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养料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田间光照强度、抑制杂草病虫害的发生等生态效应。并且还可以使植株根叶  相似文献   
7.
虾蛄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青松  郑春静 《海洋渔业》1998,20(4):169-171
<正> 虾蛄又名虾钩弹、虾拔弹、虾壳子,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是我国沿海常见的海产经济动物。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被人们所喜食。我国沿海虾蛄多达几十个品种,但由于近年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海洋自然虾蛄的产量明显下降,加上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8.
采用冷休克法进行黑鲷三倍体人工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冷休克法可成功诱导出黑鲷三倍体。在20℃培育水温条件下,诱导黑鲷三倍体的适合条件为受精后3min,在0~2℃海水中处理10~12 min;获得三倍体黑鲷初孵仔鱼10万尾,培育出体长3 cm三倍体黑鲷苗2万余尾。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一种名贵海水经济鱼类,从上世纪90年初开始大黄鱼在南方地区大规模育苗和养殖。由于没有对大黄鱼实施种质改良,故近几年养殖大黄鱼种质衰退,导致养殖大黄鱼生长速率下降,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大黄鱼的经济价值。如何改良养殖大黄鱼的种质,保持大黄鱼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实现鱼类种质改良成为大黄鱼遗传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多倍体大黄鱼的诱导技术研究较为热门。 本文就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诱导大黄鱼四倍体的实验进行了总结。 …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和掌握象山港海域鱼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变化,2015年4~5月,对象山港海域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鱼卵数量分布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域鱼卵平均丰度为10.02粒/m3,仔稚鱼平均丰度为4.46尾/m3,其中蓝点马鲛仔稚鱼丰度平均值为0.84尾/m3;共鉴定仔稚鱼12种,优势种为大黄鱼、蓝点马鲛鱼、梅童鱼、银鱼、棱鲻、梭鱼等。春季鱼卵数量分布以象山港港口和中部较为集中,仔稚鱼以港中部站位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