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人工草地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问题,首先对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进行变形,具体将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细化到三种产业得到变形的生产函数,同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新的生产函数进行模拟。为反映单个产业自身的投资累积效应,进一步引入自反馈环建立递归神经网络(RNN)模型。该模型可确定投资诸要素间关系,同时反映产业本身及产业结构间的内在联系。数值试验证明该变形生产函数及其RNN模型符合实际,且网络结构简单、算法易于实现、模拟及预测精度高,该算法还可广泛用于投资决策、投资产出预测等经济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与风险预防的相关工作,国际组织及部分发达国家开展得早于我国。世界卫生组织较早地提出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控制的要求,部分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与技术规范。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预防食品安全事故方面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鱼油脱胶、脱色脱臭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鳀鱼油不仅腥味重、颜色深、凝固点高,而且还含有少许蛋白、胶质、粘液质、游离脂肪酸、水分、脂溶色素等杂质,尤其是鱼油中多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非脂肪成分的腐败产生的臭味物质,更是有毒害作用。为此,本研究对鳀鱼油精炼工艺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试验工作:对经典的油脂加工中的脱胶、脱酸、白土脱色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研究超临界和亚临界状态下的几种有机和无机溶剂对粗鳀鱼油中非理想成分棗游离脂肪酸、脂溶性色素、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醛类、酮类、醇类臭味物质的选择性溶解,来达到脱酸、脱色、脱臭目的,以代替经典的填料塔脱酸、脱…  相似文献   
5.
以南极海冰细菌(Colwellia sp.NJ341)为材料,从蛋白质、酶和脂肪酸等方面对0 ℃下低温适应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15 ℃相比,0 ℃下菌株NJ341的生长量和蛋白质含量处于较高值;不饱和脂肪酸C16:1ω9和C16:1ω7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C18:1显著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的重要参数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在4~-5 ℃变化幅度不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在8~22 ℃温度范围内没有检测到,而在4~-5 ℃范围内其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这些重要生理参数的变化将有助于了解低温微生物在接近冰点温度下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的1株新型融合微藻(Tetraselmis sp.-1)进行摇瓶混合培养,并分析光照强度对该培养条件下融合微藻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对融合微藻的生长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融合微藻生长速率为0. 576 g/(L*d),是自养培养的7.38倍;2)在光照强度为3 000 lx混合培养时,葡萄糖消耗速率达最大值3 g/(L*d);3)在光照强度为2 000 lx混合培养时,藻细胞密度最大,为2.60 g/L,以葡萄糖计算的基质得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融合微藻叶绿素a含量在混合培养条件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5)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光照对NH4+的同化为正影响,融合微藻氮含量和CC/CN分别为5.68和6.06,均介于自养培养与异养培养之间.  相似文献   
7.
细胞融合法构建EPA和DHA高产异养藻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富含EPA和DHA的自养微藻绿色巴夫藻和生长迅速的异养微藻四鞭藻相融合,并筛选出兼养的融合藻株,融合藻株的聪 脂,EPA,DHA和EPA/DHA等各指标均比异养亲本四鞭藻有较大提高,在兼养条件下生长速率高于亲本微藻,脂肪酸组成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在异养条件下以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抗氧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以及了解冰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不同温度下(包括最适温度6℃、高于最适温度10℃和15℃)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自由基的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相应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高于最适生长温度的初期(24~72h),Chlorophyceae L4中自由基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迅速提高,但随后(96~144h)很快降低,恢复到细胞能容忍的水平。各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在初期显著降低,但随后响应温度的变化很快升高,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而且温度越高酶活性增幅越高。  相似文献   
9.
草本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在我国农村能源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沙打旺不仅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而且周期短,早期能量生产能力高于木本能源植物同期生产能力,能较早的取得生产效益,是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农村能源问题的一个优良草本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10.
鳗弧菌口服微胶囊疫苗的制备及其对鲈鱼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分离自患病鲈鱼(Lateolabr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